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作者:刘意默
编辑:秦安娜
第九城市又双叒叕转型了 。
在《穿越火线》手游难产后 , 九城在游戏圈逐渐失去声音 , 一度传出跟贾跃亭合作造车 , 也没了下文 。 甚至因为股价连续30天低于1美元 , 收到过纳斯达克的警告 。
主业萎靡的九城 , 却靠币圈火了一把 。 今年初 , 九城宣布以发行新股的方式 , 收购26007台比特币矿机 。 消息传出后 , 九城股价三天暴涨超过300% , 涨势都超过了比特币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转型区块链和比特币 , 不是九城的第一次“赌”机遇 。 不过 , 这次业务转型步子之大 , 让人几乎忘了九城曾是国内游戏领域前三的厂商 。
被媒体称为“赌徒”的朱骏敢想敢干 , 信奉“不赌就没有机会”的商业逻辑 。 细数九城兴衰史 , 不可否认 , 赌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也是九城当年崛起不可或缺的因素 。
如今 , “赌”也令九城的发展毫无章法 , 甚至在游戏圈“查无此人” 。
九城也曾赌对过
虽然近几年九城都是以投资贾跃亭、转做区块链这种难以评价的新闻获得关注 , 但在九城发家那几年 , 朱骏几次重要的下注都让九城赢得盆满钵满 。
九城一开始所做的业务 , 与代理游戏和虚拟货币都无关 。
1998年 , 朱骏在香港注册了名为“Gamenow”的外资公司 , 创建了虚拟社区GameNow , 也是国内最早做虚拟社区的企业之一 。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用户 , 虽然质量很高 , 但要做虚拟社区这类社交属性的产品 , 仍然缺乏一个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 , 即使是奠定腾讯崛起基础的腾讯QQ , 也是探索了很久才找到QQ秀这一盈利方向 , 非即时通讯的虚拟社区就更难快速变现 。
因此就有了九城的第一次下注——代理游戏业务 。
九城选择进入游戏赛道的时代背景 , 是国内单机游戏业务受到盗版冲击损失惨重 , 即使是开发出日后被认为是国产神作《刀剑封魔录》的像素软件 , 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开始走向网游开发 , 付费制网游逐渐成为主流 。
可能考虑到研发成本过高 , 九城先是以代理商身份进入游戏领域 , 但选择代理哪款游戏很有讲究 。 当时大陆第一游戏企业盛大虽然代理了世纪初头几年赤手可热的《传奇》 , 但也因为代理商的身份与开发商发生旷日持久的纠纷 。 这导致之后陈天桥对于代理网游始终抱有谨慎的态度 , 但也因此给了九城崛起的机会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在《魔兽世界》之前 , 国内网游品类无论是MMO还是休闲游戏 , 都受到韩国网游的深刻影响 , 《传奇》《泡泡堂》都是出自韩国开发商 , 部分国内自研网游也有着模仿韩游的影子 , 因此代理一款韩国热门网游 , 在当时被视作是更容易成功的一条路径 。
九城选择押注《奇迹MU》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奇迹MU》的韩国主创以美术人员为主 , 这也奠定了《奇迹MU》的美术体系十分特别 , 虽然现在看来 , 《奇迹MU》的美工在人物装备和技能特效上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的审美(如加大加亮的装备光效)已经过时 , 但在当时绝对是吸睛之作 。
再加上玩法上借鉴了已被证明成熟的《暗黑破坏神2》 , 《奇迹MU》在韩国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 , 上线一年为开发公司网禅赚了两千多万美元 。
当陈天桥凭借代理《传奇》让盛大起死回生 , 而九城的虚拟社区迟迟难以变现连年亏损时 , 朱骏便盯上了《奇迹MU》 , 最终以2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奇迹MU》的中国代理 , 当时200万美元的价格被业界认为偏贵 , 但事实证明九城的200万美元花得很值 。
2002年10月 , 《奇迹MU》在中国正式公测 , 在当时引领了行业审美的《奇迹MU》一经上线便一跃成为能和《传奇》掰手腕的顶流网游之一 。 不仅两个月就回了代理费的本 , 而且在2003年预计为九城创造近了6亿人民币收入 , 注册用户也突破千万 , 作为对比 , 同时期《传奇》的收入约为8亿 。
仅用两年《奇迹MU》就把九城抬进了纳斯达克 , 朱骏几乎复制了2005年的中国首富陈天桥的经历 。
代理魔兽世界
如果说代理《奇迹MU》让九城站上了游戏行业的牌桌 , 那成功拿下《魔兽世界》的代理则直接让九城跻身当时国内前三的游戏厂商 。
《魔兽世界》对中国游戏行业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 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是说 , 某个游戏公司的老板对策划说 , 《魔兽世界》有的我们要有 , 《魔兽世界》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
这个故事背后的意思是 , 《魔兽世界》建立了一个对玩家来说更真实可感的游戏世界 , 除了打怪刷级外 , 玩家还有很多生活技能可以提升(如采药等技能的加入) , 大大加深了游戏的厚度 , 对各类玩家都非常友好 。
这样一款对游戏设计和运营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优质网游 , 在海外的商业成绩也非常优异 , 因此很多国内玩家也都在期待《魔兽世界》能尽快进入中国 。
在《魔兽世界》的代理权争夺中 , 有两个因素影响了最终的结果 。
一是当时中国市场对于韩国以外的网游信心不足 , 在《魔兽世界》之前成功的大部分是韩国网游 , 而欧美网游如《无尽的任务》和《魔剑》等都遭遇了失败 , 因此有着欧美基因的《魔兽世界》国服也被部分业内人士看空 。
二是暴雪在《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和《星际争霸》三款游戏都获得成功的情况下自视甚高 , 为《魔兽世界》国服的代理运营商设置了过高的门槛 , 包括较高的分成比例和权利金、运营商要负担前期的宣传费用、使用装有8个CPU的服务器等 。
这基本意味着把风险都抛给了运营商 , 暴雪自己只要坐地收钱 , 即使在中国市场失败也不会影响营收 。
当时争夺《魔兽世界》中国代理权的厂商包括九城、之前代理暴雪单机游戏的奥美 , 以及当时国内游戏第一企业盛大 。
奥美虽然在此之前与暴雪有着合作关系 , 但在《孔雀王》发行折戟后失去了暴雪的信任 , 同时告急的财务状况也让奥美告别了《魔兽世界》的国服代理 。
而陈天桥则因为之前盛大与《传奇》的代理纠纷 , 希望对接下来代理的游戏有更大的控制权 , 而这显然与同样争夺游戏控制权的暴雪意见相左 , 于是盛大最后也放弃对《魔兽世界》国服代理的争夺 。 但日后陈天桥也承认了自己的判断失误 , 认为盛大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 。
而九城方面则一直秉持着朱骏“不赌就没有机会”的商业逻辑 , 凭借之前成功代理《奇迹MU》的经验获得了入场券 , 也接受了暴雪苛刻的条件 。
2005年4月 , 饱受玩家期待的《魔兽世界》终于开始公测 , 然而玩家的热情超乎想象 , 开服当天所有服务器都在排队 , “一个世界在等待”的市场文案也被玩家称之为“一个世界在排队” , 服务器排队文化也因此成为游戏火爆的代名词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魔兽世界》有多挣钱?
根据九城200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 开服24天的时间里平均每天收入217万 。 这之后《魔兽世界》也一路高歌猛进 , 在九城运营的四年里 , 多数时间九城收入的90%以上来自《魔兽世界》 。
但从九城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事 , 营收结构过度单一降低了九城的抗风险能力 , 这也为九城从高处跌落埋下了伏笔 。
九城陨落
九城最终没能在失去《魔兽世界》之前获得新的稳定增长点 。
2005年 , 意气风发但同时缺乏新增长点的九城再次开始下注 , 一口气从国外了拿下了包括《卓越之剑》《奇迹世界》《激战》《暗黑之门》在内的多款游戏 , 似乎想复制下一个《魔兽世界》 。
其中《暗黑之门》的代理费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500万美元 , 九城的游戏宇宙呼之欲出 , 然而事后证明这一时期九城的大部分投资未能换来对等的回报——没有哪款游戏能取代《魔兽世界》对九城的地位 。
新的增长点没有如期而至 , 之前把九城带到纳斯达克的《奇迹MU》也面临长期运营需要面对的重重问题 , 外挂与私服的泛滥影响了《奇迹MU》的后续收入增长 , 大量用户流失 , 加上当时九城运营的重心转移到《魔兽世界》 , 《奇迹MU》开始失宠 。
终于 , 对九城的最重一击来了 。
2009年4月 , 暴雪宣布与九城4年代理权正式到期 , 后续将由网易接手运营工作 , 同年6月7日 , 九城准时关闭了所有魔兽世界的服务器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关于暴雪与九城的恩怨 , 早在九城代理《魔兽世界》后不久就开始了 。
在《魔兽世界》国际服上线新资料片《燃烧的远征》时 , 暴雪希望九城更换更好的服务器以带给玩家更好的体验 , 但这就意味着九城之前购买的服务器用不上了 , 于是九城犹豫了 , 这被暴雪视作对游戏运营不够上心 。
此外 , 见识到《魔兽世界》强大吸金能力的盛大和网易 , 显然希望能从九城手中接过这只下金蛋的鸡 , 因此也在积极与暴雪沟通 。 面对有着更强运营能力和渠道能力的盛大和网易 , 九城显然没有优势 。
其实在合同结束的两年以前 , 暴雪老对头EA就以1.67亿美元入股九城15%的股权 , 这让暴雪感到十分忌惮 。 由于当时以纪录片《战网魔》为代表的国内舆论对电子游戏的偏见盛行 , 导致《燃烧的远征》资料片在国内迟迟不过审 。 再加上当时九城总裁陈晓薇曾表示“放弃魔兽是明智选择”的表态 , 种种因素相加 , 最终使得《魔兽世界》代理权易主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丢掉《魔兽世界》当天 , 九城市值缩水三分之一 , 当季财报显示九城营收直接从盈转亏——九城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
失去暴雪之后的九城难以再复现往日辉煌 , 而时代的洪流却没有停下脚步 。
2010年 , 由于与《奇迹MU》开发商网禅的知识产权官司 , 韩国首尔法庭宣判网禅从九城拿回“MU”的版权和商标权 。 九城自己研发的《奇迹2》之后也没了消息 。 同年 , 小米公司成立 , 并在第二年以1999的价格发布小米1 , 随着价格逐渐亲民 , 智能手机在中国开始逐渐普及 , 手游时代即将到来 。

魔兽世界|告别魔兽世界,“赌徒”九城迷失十二年
文章插图

2014年 , 比起游戏更喜欢足球的朱骏从上海申花回归九城 , 并且开启了一系列自救运动 。 同年 , 九城通过与奇虎360合资成立子公司花费1.6亿美元拿下《火瀑》5年国内代理权 , 并在2015年开启不删档封测 , 《火瀑》被九城寄予厚望 , 但始终未公测 , 直到2017年7月7日宣布正式停运 。
次年 , 九城和360联合宣布 , 旗下合资企业获得《穿越火线2》在大陆5年的独家发行权和运营权 , 但之后就失去了声量 , 《穿越火线2》至今未能发布 。
这一年国内手游市场规模超过400亿 , 接近中国游戏市场三分之一 , 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 , 手游已经成为行业热点 。 同样在这一年 , 端游时代大IP的手游版如《梦幻西游》等相继问世 , 手游种类的空白被逐步填补 ,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MOBA手游《英魂之刃》 , 举办的赛事总奖金一度超过1500万 。 九城的努力与行业的突飞猛进相比显得有些落寞 。
2017年 , 由于股价过低 , 九城收到纳斯达克的警告 。 2018年 , 九城宣布All in 区块链 , 但是从公开资料很难查到九城区块链业务的表现 。 直到今年1月4日 , 九城表示与合作伙伴成立子公司 , 专注从事区块链数字货币相关业务 。
同样在2018年 , 国内游戏市场的天平继续向移动端倾斜 , 销售收入已经占到游戏行业总收入的62% , 腾讯与网易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 , 其他数家游戏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 , 而此时的市场也更加看重自研能力 , 曾经靠代理一款成功网游鲤鱼跃龙门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了 。 而此时九城依旧没有在游戏领域再进一步 。
时间越往后 , 九城虽然仍然在做游戏 , 但始终未能获得十年前一样的关注 , 以至于有游戏媒体称九城在游戏圈已经“查无此人” , 或者说 , 九城是否仍能被称为一家游戏公司要被打个问号 。
“王权没有永恒” , 借用《魔兽世界》的经典台词 , 九城在游戏圈的“王权”已经结束了 , 但朱骏的尝试仍在继续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