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奥体中心铜铟镓硒龙眼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光伏阵列面积5100平方米 , 总装机规模654KW , 年发电量60万kWh , 年节约原煤255吨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5吨 。 蚌埠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吕沁兰
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人员 | 刘宝
近日 , 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凯盛集团国家科技重点专项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厂房屋顶和墙面项目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 按照目前年发电超过1100万千瓦时测算 , 该项目自2020年2月28日以来累计收益约2.2亿元 , 节约燃煤约11.7万吨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万吨 , 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周年成绩单” 。
据介绍 , 国家科技重点专项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厂房与美国苹果总部大楼并列为世界最大的千万瓦级别自发电工程项目 。 该项目采用一体化同步设计和“自发自用 , 余电上网”模式 , 充分利用凯盛集团自主研发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取代了大部分外墙材料和屋顶材料 , 大幅降低了工业能耗指标及建筑屋顶的维修费用、用电成本 , 为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 , 打造绿色智慧能源试点城市做出了示范 。
【示范|安徽蚌埠:发展“绿色密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丛笑告诉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人员 , 多年来 , 凯盛集团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 成功开发出光伏玻璃核心技术和成套装备、碲化镉发电玻璃和铜铟镓硒发电玻璃 , 结合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 , 不断创新发电玻璃应用场景 , 积极服务国防建设、重大工程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 广泛应用于西藏阿里1400公里边防线、冬奥会张家口奥运会场等重大项目 , 实现了光伏技术与建筑技术的高度融合 。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 需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相关技术的深刻变革 , 对于推动这项工作 , 蚌埠有自己的‘绿色密码’ 。 ”安徽省蚌埠市经信局副局长解义平表示 , 未来几年 , 蚌埠市还将打造国内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 , 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领域发展“双领先” , 为新能源利用提供一系列示范样本和成功案例 , 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更多的“蚌埠贡献” 。
推荐阅读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示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65万公里
- 行动|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岳西|安徽省首个县域城市超脑上线
- 公司|中国电信首个“IPv6+”医疗行业切片专网成功落地安徽
- 示范|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正式启动
- 人物|薇娅家乡安徽庐江将取消薇娅“庐江县招商大使”称号
- 示范|全球首座!
- 示范|水利行业首个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