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魏宇奇
来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2006年 , 亚马逊上线了一款产品名为S3的产品 。 然而亚马逊的光环并没有给S3带来多大的帮助 , 它与亚马逊的电商业务相比简直就是个小透明 , 甚至一度中断了整整9个小时都没被客户发现 。 这就是被李彦宏视为“新瓶装旧酒” , 如今为亚马逊贡献了近500亿美元营收和六成以上利润(2020年)的AWS(亚马逊云服务)的第一款产品 。
为了让这个小透明跑到市场第一 , 亚马逊等了数年并且投入了巨资 。 贝索斯曾在内部明确说 , 云计算服务像是一粒种子 , 我们都知道它将来会成为大树 , 会对公司营收有非常大的影响 。 为了这棵大树 , 今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 哪怕是短期的盈利下降 , 或是投资者的质疑 。
AWS的神话为后来者揭开了云计算行业的现实:云计算行业大有可为 , 实力不足者勿cue 。
奋起直追者如BAT , 家大业大 , 虽然辛苦些但结果总不会太差;创业公司虽然实力不如大厂 , 但好在没包袱 , 灵活性更强 。 而金山云则介于二者之间 , 有金山集团、小米集团做股东 , 让它不至于像创业公司那样为生存发愁;在综合实力不足的情况下 , 只能选择避开巨头的“视线” , 选择专注游戏云、视频云等细分场景 。
如今来看 , 差异化路线虽然帮助金山云拿到了云计算市场的入场券 , 但也增加了它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 一方面 , 其年度营收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 2020年两个支柱业务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另一方面 , 在未来重点的金融云和政企云 , 以及混合云方面都存在激烈的竞争 。
剑走偏锋之下 , 金山云既有打入第一梯队的可能 , 也有沦为other的风险 。
01 喜忧参半的2020
在过去的2020年 , 云计算行业作为少数受疫情利好的行业之一 , 这让市场份额并不高的金山云得到了意外的助力 。 而3月17日发布的这份财报 , 对站在聚光灯下的金山云来说 , 是有些矛盾的 。
一方面 , 金山云此前有两个备受质疑的地方 , 分别是过于依赖大客户以及巨额亏损 , 2020年的财报算是为金山云找回了些许颜面 。
在上市前的2017年至2019年 , 其亏损额从7.14亿元增加到11.12亿元 , 三年总亏损达到28.32亿元(人民币 , 下同) 。 金山云为此不得不在招股书中强调 , 有净亏损的历史并且不确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公司的风险之一 。
2020年四季度 , 金山云的净亏损同比缩减了20.4% , 规模从2019年同期的2.3亿元降到了1.05亿元 。 全年的净亏损也实现了大幅收窄 , 从2019年的11.112亿元下降到了9.2亿元 。 净亏损率则连续四年下降 , 2017-2020年分别为57.8%、45.4%、28.1%、14.6%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2/7

同时 , 金山云的年度总营收实现了向上的三连跳 , 并创下新高 。 其2018至2020年的总营收分别22.18亿元、39.56亿元、65.77亿元 。
另一方面 , 金山云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和行业大势是不匹配的 。 在财报发布后 , 金山云盘前股价下跌超10% , 其直接诱因正是四季度的营收不及预期 。 这并不是因为金山云的营收规模低于外界预期 , 而是它的增速出现了下滑 。
2020年四季度的营收为19.227亿元 , 同比增长了63.8% , 增速低于此前三个季度 。 金山云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64.5%、64.1%、72.6% 。
金山云给出的2021年一季度的营收指引为18.3亿元-19.3亿元 , 环比几乎无增长 。 这表明 , 在疫情缓解后金山云的高增长即将成为过去式 , 这也是资本市场不看好这份财报的关键原因之一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3/7

2020年全年 , 金山云营收的同比增速为66.2% , 不仅低于2019年同期的78.4% , 也低于2018年同期的79.5% 。 也就是说 , 金山云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营收同比增速下滑的情况了 。 在更早的2015年 , 金山云的增长高达256.1% 。
营收的增速下滑 , 其实和支柱业务表现不佳有关 。
目前 , 金山云的营收组成有三部分 , 其中的其他(广告刊登代理、辅助服务)业务规模比较小 , 对整体的影响不大 。 2020年只有3770万元 , 高于2019年的1120万元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4/7

企业云业务的规模稍大 , 2019年为4.863亿元 , 占总营收的12.3% , 2020年达到13.637亿元 , 同比增长了182.3% 。 这个速度和营收一样 , 也是持续下滑的 。 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长率为518%和417% 。
公有云业务才是金山云的营收支柱 。 2019年它为金山云贡献了34.588亿元的营收 , 在营收中的占比为87.4% 。 2020年的规模达到51.669亿元 , 占比为78.5% , 同比增长了49.4% , 低于2019年同期的61.9% 。
在“大客户”这个问题上 , 金山云存在两个问题 。
其一是老生常谈的过于依赖大客户 。 招股书显示 , 尽管前三大客户在金山云营收中的占比在逐年降低 , 但份额仍超过了50% 。 金山云前三大客户是与其关系密切的金山集团、小米集团、猎豹 。 2017年到2019年三者分别为金山云提供了56% 、60%、57%的营收 。
与之相对的则是金山云的高级客户数在2019年达到了243个 。 也就是说 , 其他240个客户加在一起的贡献都不如“金山+小米+猎豹”对金山云的贡献大 , 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 虽然金山云没有披露2020年大客户的具体信息 , 但鉴于2020年没出现大变动 , 来自这三者的营收依然占有不小的份额 。
其二是 , 金山云的客户增速出现了下滑 , 其2020年四季度的客户数为322家 , 增速从2019年的57 %下跌到了32.5% 。
02 Al in之后的利与弊
金山云从诞生起 , 就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其五年甚至十年后发展的选择 , 那就是在巨头已经在国内外占据了优势的情况下 , 它只能选择从“小路”切入 。
金山涉足数据存储服务并不晚 , 早在2007年金山就成立了互联网存储实验室 , 但金山云直到2012年才成立 , 正式上线云计算服务则是在2013年 。
此时国内的云计算行业虽然没有今天这样火热 , 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巨头 。 其中 , 阿里云已是业内的领头羊 , 腾讯也在2013年全面开放了腾讯云 , 百度旗下的百度云偏向C端用户 , 此时其C端用户数突破了1亿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5/7

也就是说 , 金山云要和BAT掰手腕 , 而金山集团和小米都无法给它提供更多的帮助 。 以资金为例 , 2015年 , 阿里集团曾宣布向阿里云战略增资10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加速部署数据中心 。 2020年 , 阿里云又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2000亿元(约280亿美元) , 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核心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建设 。
腾讯和百度也在投入重金 , 前者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 , 后者表示在十年内将服务器规模扩展到500万台 , 根据市场测算 , 约等于投入3000亿人民币 。
而金山云上市前的融资总额 , 仅有10.2亿美元 , 即便加上上市时募得的5.1亿美元 , 依然无法和BAT相抗衡 。 这个趋势贯穿金山云诞生到现在 。
这在营收上体现得更加直接 。 阿里云单个季度的营收规模已经超过了金山云全年 , 其2019年四季度的营收为107.21亿元 , 全年营收达368亿元 。 而且阿里云2019年的季度平均增速在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仍高于67% 。 可见 , 金山云和业内一线相比 , 差距十分明显 。
雷军在金山云上市后发布的公开信中也表示 , “云服务投入巨大 , 并且潜在对手超强 , 金山整体实力不足 , 困难重重 。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金山云贯彻了雷军为其提出的“Al in云服务”的策略 。 金山云放弃跟随巨头的大而全模式 , 选择押注细分场景 , 如视频、游戏 。
从结果看 , 金山云的差异化策略初战告捷 , 帮助金山云成功上市 。 但是 , 金山云的差异化选择同时也加大了它需要承担的风险 。
在具体路线上 , 金山云选择专注具体的应用场景 , 早期是视频和游戏 , 近年又增加了金融和政企 。
金山云的差异化逻辑是 , 在全场景上没有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单点突破 , 在细分场景做到第一 。 这其实和综合电商平台与垂直电商平台的关系相似 , 区别在于云计算行业的技术属性更强 , 金山云的先发优势可以帮助它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6/7

不可忽视的是 , 金山云在技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 研发投入力度也不弱 。 只是当BAT在云计算行业加码之后 , 金山云的先发优势还能保持多久要打一个问号 。
实际上 , 这个趋势已经有征兆了 。 据IDC数据显示 , 在金山云的优势地带“视频云”市场中 , 第一名是腾讯云 , 金山云则位列第四 。
而在政企云方面 , 巨头们也已经盯上了这块蛋糕 , 金山云很难在这个场景上再次“岁月静好” 。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 曾在2019年9月对政务云平台进行过公开采购 。 与一线城市政务项目动辄上亿的预算相比 , 这个项目的预算仅有5000万元 , 但还是引来了激烈的竞争 , 最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紫光云4家入选 。 政企云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金融云方面同样如此 。 作为互联网行业中与金融距离最近的阿里 , 它旗下的阿里云也推出了金融云 。 在2020年的云栖大会上 , 阿里云就展示了和十二家金融机构合作打造的特色云平台 , 覆盖了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租赁等多个细分金融领域 。
03 金山云如何实现十倍增长?
从第一代WPS算起 , 金山系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 , 随着金山云和金山办公的上市 , 金山集团凑齐了西山居、金山云、金山办公这“三驾马车” 。 “一奶同胞”的三驾马车 , 在某些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
金山云凭借差异化的选择 , 曾经冲到了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第三名 , 但强调“专注细分场景” , 也限制了发展空间 。 在整个云计算行业 , 还在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这个限制并不明显 , 然而云计算行业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 , 一旦行业出现与手机行业相似的内卷状态 , 目前在国内第一梯队排名靠后的金山云就有成为other的风险 。
游戏领域的西山居早就成为了other 。 多年以来 , 游戏行业内的大部分市场都被腾讯、网易占据 , 自2015年上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 , 这两家的市占比从49%提升到了74% 。 而西山居在尝试了多个方向后 , 武侠游戏仍是它最大的优势 , 其目前的支柱正是九十年代的《剑侠情缘》系列 。 尽管《剑侠情缘》系列依然能打 , 但西山居在业内的发展空间并不大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
文章图片
图7/7

金山办公则凭借WPS在线上办公行业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 然而在阿里、腾讯、字节等携办公平台切入 , 石墨文档从文档这个细分场景切入 , 金山办公也不再高枕无忧 。 尤其是2020年 , 金山办公的营收和月活增速都开始放缓 。
不难发现 , 金山系“三驾马车”的成功之道非常相似 , 那就是专注行业中的某个细分场景 , 然后快速迭代 。
这个逻辑 , 对于身处云计算行业的金山云来说有一个必备的前提 , 那就是它的规模必须足够大 , 因为云计算行业有较强的马太效应 , 也就是说 , 金山云必须要把规模做大 , 才能争取到更多的优势 。 雷军在金山云上市后的公开信中也提到:只有把规模做大十倍以上 , 金山云才能走到比较舒适的位置上 。
从云计算行业的趋势来看 , 有可能让金山云增长十倍以上的方向是混合云 , 只是金山云在这方面 , 动作和进展都有些慢 。
在混合云出现之前 , 云服务分为公有云、私有云两种 。 公有云的优势在于成本低 , 但在安全、合规方面无法与私有云相比;私有云则需要为客户做定制 , 成本更高 。 混合云在理论上集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 , 企业可以把核心数据放私有云 , 非核心数据放公有云 , 数据和成本更友好 。
与公有云发展轨迹相似 , 混合云也是先在国外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壮大 。 最早意识到机会的是微软 , 它在2015年就开始投入研发混合云 。 紧接着惠普和思科都宣布关闭自己的公有云平台转向混合云 , 亚马逊则在2018年推出了混合云产品Outposts 。 一言以蔽之 , 在美国 , 混合云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这股东风同样也吹到了中国 。 据计世资讯的研究 , 预计在未来几年 , 中国混合云市场将快速扩张 , 成为云计算的重要一极 , 2020年市场规模为253亿元 , 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2.9亿元 , 2020-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3% 。 “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了混合云 , 并将其称为行业重点 。
在混合云上 , 金山云的问题是时间和竞争壁垒出现了变化 。
一方面 , 与游戏、视频等场景强调“应用”相比 , 混合云对阿里云等综合实力更强的头部来说壁垒并不高 , 金山云很难再用“专注”建立起足够的竞争力 。
另一方面 , 阿里云在2014年就推出了自研的原生混合云 , 成立于2012年的青云科技从成立起就专注混合云 , 并且坚持核心代码自主研发 , 是国内少数能够实现云计算平台直接完全国产化替代的厂商 , 目前已在科创板上市 。
而据金山云官网显示 , 它在混合云上依然离不开股东的支持 。 目前 , 混合云的客户有三个 , 分别是小米科技、巨人网络和金蝶软件 。
总的来看 , 金山云未来的走向难以重现小米和金山办公的辉煌 , 大概率与西山居相似 , 即虽然做不了行业龙头 , 但凭借差异化模式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 只是这个“一席之地”能占据多久 , 就要看巨头们是否愿意吃这块蛋糕 , 以及金山云能建立起多大的技术优势了 。
【|刀尖上跳舞的金山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