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海博 朱诺怡 融媒体采访人员 谈洁)为患者扎针仅用时15秒 。 近日 ,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团队发明出能为病人扎针输液的智能机器人 , 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效率 , 也避免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
【静脉|15秒!智能机器人可给病人扎针输液】“由于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对近红外线光吸收较强的特点 , 红外线照射下 , 血管的脉络轮廓会很清晰地显示出来 。 利用这个原理 , 扎针机器人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原始静脉图像 , 经过图像分析计算 , 进而执行扎针动作 。 ”创新项目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技术专业学生代军解释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 这款机器人虽然外形简单 , 但核心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 尤其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和云计算难题都已经攻克 , 在实际应用中 , 患者只需将手放入设备中 , 机器人会对血管进行加强显示 , 最终“一针命中” 。
“目前 , 输液扎针还是护士凭借个人经验去完成的 , 如果遇到肥胖人群、婴儿的话 , 血管不明显则可能需要扎好几针 , 患者会比较痛苦 。 ”代军正是因为在生活中发觉到这样的情况 , 才有了发明智能扎针机器人的想法 , “即使患者血管肉眼看上去不明显 , 我们的机器人还是能通过红外线反射准确判断出血管的位置和深浅 。 ”无疑 , 这个智能扎针机器人是肥胖人群看病时的福音 。
不过 , 代军团队还是有个小小的遗憾 , “如果能早点做成这个发明的话 , 去年疫情暴发的时候 , 医护人员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 ”代军有些惋惜地说 , 他甚至畅想着机器人在抗疫中的作用 , “医护人员不会那么疲惫 , 患者不会那么焦虑 , 还会降低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的概率 。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医疗手段逐渐走向智能自动化 , 而智能扎针机器人也有望在未来被医院大规模使用 。 代军说:“相比于大部分静脉辅助设备 , 本设备成本较低 , 且集合了静脉增强、识别与穿刺以及消毒等功能 , 具有更高性价比 , 我将投入更多精力去推动这项科技创新技术得到落地和推广 。 ”
作者:谈洁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