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魏婕编辑 | 黎明
来源:深燃
“约个剧本杀局吗?”已然成为90后、00后社交新潮流 。
一套服装 , 一个剧本 , 便能与三五好友共度四五个小时 , 体验百态人生、收获推理的成就感 , 这是剧本杀 , 如今年轻人最喜欢的线下娱乐活动之一 。
就连字节跳动 , 也开始把剧本杀当作员工福利了 。 近日 , 字节跳动公开招募剧本杀服务供应商 , 为字节跳动员工提供剧本杀服务 , 采购金额50万元/年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2/6

在剧本杀店里 , 有人沉浸在情感本(以感人故事为卖点的剧本)里跪地痛哭 , 有人在推理本里过足了当侦探的瘾 , 也有玩家在恐怖本里被吓到大脑一片空白 。
2016年 , 芒果TV播出的综艺《明星大侦探》开始让这个游戏走进大众视野 。 伴随剧本杀火爆出圈 , 行业迎来了大批入局者 。 美团的研究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全国已经有超过3万家线下剧本杀门店 。 目前 , 国内“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 但在从业者和投资人看来 , 这个行业的想象力远不止如此 。
春泥资本合伙人周文静认为 , 剧本杀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这意味着这一行业的生命周期会较长 , 未来剧本杀极有可能成为95后、00后线下娱乐的首选 , 消费频次甚至超过电影院或KTV 。
不过 , 蓬勃发展中的剧本杀也有成长的烦恼 。 不少从业者都向深燃表示 , 在剧本杀产业里 , 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就是剧本 , 然而盗版将这一竞争力瞬间瓦解 , 剧本一出来 , 盗版便同步售卖 , 一些店家为了节省成本 , “知假买假” 。 盗版猖狂 , 但从业者们只能依靠行业自律来遏制这一现象 。
谁在剧本杀里赚钱?
在剧本杀江湖里 , 剧本创作者将剧本创作出来 , 剧本发行商收集并推广剧本 , 卖给剧本分发平台(类似行业电商) , 分发平台再将剧本售卖给下游的线下实体店 。
深燃在和上下游从业者交流时发现 , 虽然剧本是剧本杀的核心 , 但是创作者们不仅收入普遍偏低 , 还饱受盗版的困扰 , 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
但是在火爆的行情之下 , 年轻人都想玩剧本杀 , 不少从业者称 , 由于需求过于旺盛 , 线下店都接待不过来 。 精心经营的店、浑水捞钱的店在市场上共存 , 赚钱可以说是比较容易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3/6
剧本杀产业生态来源/36氪研究院报告
剧本杀剧本创作者小鱼告诉深燃 , 近一到两年是影视小年 , 同时 , 剧本杀崛起 。 与影视行业相比 , 剧本杀能够更快地孵化、面世 , 也能更快获得回报 , 于是一部分电影网剧编剧、网文写手等流向了这一行业 。 不过在生产形式上 , 剧本创作普遍还是小作坊式生产 , 两三个写手就能成立一个工作室 , 同时面向爱好者征稿 , 然后给发行方供稿 。 “新闻中那种年入百万的剧本杀编剧极其少数 , 大多数的剧本写2、3万字 , 只能卖几千块钱 , 而且销量严重受到盗版影响” 。
根据剧本分发平台“黑探有品”数据 , 目前全国剧本创作者数量在4000-5000之间 。
作者将剧本卖给发行商获益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买断式” , 即付给作者固定的价格 , 另一种是“分成式” , 按照销量 , 给作者一定比例的分成 。 目前内容端在整个产业链当中赚到的利润占比仅有20% 。
深燃在黑探有品上看到 , 盒装剧本的售价在400-600元之间 , 城市限定剧本的售价在1500-2500元之间 , 独家剧本(整个城市只有一家有)的价格更高 , 1-2万居多 , 最贵甚至能达到12万一个 。 其中 , 400-600元的盒装剧本占大多数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4/6
不同类型剧本的售价来源/黑探有品
周文静告诉深燃 , 普遍来看 , 剧本杀创作者基本没有赚到什么钱 , 导致上游的优质内容不多 。 “品牌化的门店还是太少 , 剧本杀的商业模式必须要有一定的门店数量支撑 , 才能良性循环起来” 。 门店多了 , 卖IP相关的衍生品、提供餐饮服务 , 能赚到更多的钱 , 才能提高创作者的待遇 , 给作者更多的分成 。 而上游作者赚到钱了 , 才能够提升线下店的吸引力 。
产业链的一边 , 作者不赚钱 。 而另一边 , 线下门店赚钱相对容易 。 线下剧本杀门店通常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主打桌面剧本 , 玩家们围在一张桌子前 , 根据每个人的角色剧本和一些线索卡片上提供的信息 , 通过表演加聊天的方式 , 还原案件真相 , 找出真凶 。 另一种形式主打实景剧本 , 店家会通过装修、服装、布景 , 把剧本内容变成实景 , 给玩家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
目前大多数的剧本杀门店都是一到两个实景剧本加上几十个纯桌面剧本相结合的模式 , 通过实景剧本吸引新客 , 主要针对入门级玩家 , 通过大量的桌面剧本来吸引老用户不断回店复购消费 。
南京一名剧本杀店主称 , 以实景剧本《墓中无人》为例 , 7名玩家 , 每人268元 , 一场下来的收入就是1876元 , 一个月下来就有将近4万元左右的收入 。
《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 线下剧本杀的单次平均消费金额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 。 二线城市的剧本杀单人票价多在百元以下 , 一线城市则以200-300元为主 。 加上装修、人工和剧本采购等费用 , 一家剧本杀线下实体店的前期投入在30-100万元不等 , 运营良好的店家半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 , 实现盈利 。
在剧本杀品牌推理大师CEO赵江波看来 , 几十万投入的剧本杀店仍是较为初级的形态 , 剧本杀店更高阶的形态是投入更多、玩家游戏体验更好的店 , 这种店的模型搭建出来之后 , “门票费”的收入也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 内容的价格也可以大幅上涨 。
“内容高度溢价之后 , 我的判断是 , 现在一个500块钱的剧本 , 未来可能会卖5万 。 ”赵江波表示 , 当内容端能够赚到全行业30%的利润的时候 , 商家就可以掏出来一部分钱去做宣发、营销、推广 , 甚至找一些流量艺人来站台 。
赵江波认为 , 内容的价格提升之后 , 商家对内容的尊重程度和包装程度也会提升 。 “1万块钱买来一个剧本 , 和100块钱买了一个剧本 , 对剧本的尊重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 1万块钱买的剧本 , 肯定要做些布景、装修这些去配合它 。 ”
盗版:剧本杀的软肋?
内容的价格相对低廉 , 盗版猖獗又让内容端的盈利状况更加恶劣 。
“我们的剧本覆盖全网 , 线索齐全、排版整齐、更新及时、直接打印、到手即玩” , 在淘宝上 , 搜索“剧本杀”三个字 , 只需9块9就能获得超过2000个剧本的高清电子版 。
深燃了解到 , 不少剧本杀玩家、甚至店主会选择从淘宝上购买电子盗版剧本 。 淘宝卖家不仅“贴心”地在网盘上更新剧本 , 还会帮你找到想要的剧本 。 在淘宝上 , 其中一家声称“一次购买 , 永久更新”的店铺已有7232人付款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5/6
搜索“剧本杀”之后网店提供的服务来源/淘宝
玩家购买盗版最直观的原因就是省钱——“量大管饱东西好 , 几个朋友在家玩个够”、“和我之前在实体店里用的剧本一模一样 , 感觉去实体店血亏!”有玩家向深燃表示 。
许多玩家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些电子版的剧本是对于正版的侵权 , 或者他们有说服自己购买盗版的理由:“知道是盗版 , 但上次玩的时候DM(剧本杀主持人)讲解不清楚 , 就想买来看看”、“我所在的地方没有我想玩的剧本 , 只能买电子版的了”……
而店主购买盗版剧本的动力就是压缩经营成本 。 与正版剧本成百上千的价格相比 , 电子剧本算上打印装订费也堪称一本万利 。 除了电子版 , 还有卖家提供代打印服务 , 只要多缴纳30元 , 便可实现剧本铜版纸打印 , 并附赠与正版外观相同的包装盒子 , 而若多缴纳50元 , 不只是剧本 , 线索也可铜版纸打印 , 并在赠送包装盒子的同时 , 还附赠书皮、塑封等 。
这门看似不起眼的生意对剧本杀这一行业的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 因为这直接把剧本杀的核心竞争力拦腰砍半 。 西安一名剧本杀店主北北告诉深燃 , 对于大多数门店而言 , 能找到一个故事引人入胜、逻辑通顺没有硬伤的好本子非常难得 , 过程既辛苦又费钱 。 很多店主都是通过线上或是参加展会买剧本 , 其中 , 线上买来的可能实际发现存在很大的bug , 根本用不了 。
线下参加展会 , 亲自测试、选本更是低效 , 因为一个剧本就需要3-4个小时的时间 , 一天可能也就只能测试3个剧本 , 其中可能一个合适的也没有 , 还得算上参加展会搭进去的机票酒店钱 。 而那些购买盗版的商家 , 用低价采购剧本 , 还把门票费降得更低 , 来店里的还是“小白玩家”居多 , 没有什么辨别能力 , 他们这些坚持买正版的玩家可谓有苦说不出 。 甚至一些购买过正版剧本的店家禁不住盗版的利益诱惑 , 会复印原版剧本 , 再把盗版的剧本卖出去 。
《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指出 , 行业盗版现象猖獗 , 这不仅给遵守行业规则、坚持购买正版的店家带来极大困扰 , 也严重打击剧本创作者积极性 , 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
根据北京商报2019年的报道 , 一位剧本杀店的工作人员表示 ,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 , 北京超七成的商家都使用盗版剧本 。 ”而这一行业发展到2021年 , 盗版的现象依然没有太大的好转 。
“发行工作室本身维权能力弱 , 而且维权代价过高” , 赵江波向深燃分析称 , 大部分的剧本一套只能卖四五百元 , 但追责成本远不止四五百元 , 最后得到的赔偿可能未必能覆盖维权的成本 , 很多人就没有维权的动力 。 一个工作室也就三五个作者 , 没有人手做这件事 , 想着还不如多写几个剧本划算 。
“现在的应对方法就是同行之间的自我规范” , 赵江波说 , 比如说有店主用的是正版 , 发现隔壁有一个店用的是盗版 , 这个店主就会和行业平台、行业媒体以及协会来举报 。 “因为一样的剧本 , 用了盗版 , 客单价就低 , 另外一家用正版的觉得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意 , 就有动力来举报 。 ”
爆发前夜的大生意
据央视报道 , 目前国内“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 而在剧本杀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人看来 , 这门生意的想象力远不止100亿 , 剧本杀已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2017年 , 剧本杀相关企业新增数量首次突破1000家 , 2019年新增近2000家 。 2020年疫情过后 , 剧本杀更是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 如雨后春笋般开起了线下店 。 以工商登记为准 , 国内2020年共新增剧本杀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约3200家 , 较2019年同比增长65% 。
“有人觉得剧本杀和狼人杀、密室是一样的 , 但其实很不一样 。 狼人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密室很难标准化、更多的是单店分散化经营 。 ”在周文静看来 , 剧本杀和电影其实很像 , 剧本杀上游有编剧、服化道提供商、发行商、剧本杀主持人培训机构 , 还有剧本分发平台、线上游戏APP , 下游有线下店 。 电影行业有编剧、影视制作公司、演员、院线发行、影院 。 有了完整的产业链 , 行业的生命周期会比较长 。 “疫情之后还能有这么多剧本杀实体店开业 , 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行业的生命力 。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
文章图片
图6/6
来源/Unsplash
同时 , 资本也注意到了这一行业 。 线上剧本杀平台“我是谜”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了三次融资 , 投资方包括新进创投、金沙江创投、魔量资本等 。 我是谜于2018年赞助了《明星大侦探》第四季 , 并在2020年2月宣布通过加盟的方式大规模进军线下 。 2020年11月 , 线上剧本杀APP百变大侦探的研发商北京久幺幺科技有限公司获3000万元战略投资 , 投资方为武汉微派网络 。
“VR、AR技术成熟后将会是剧本杀新的增长点” , 周文静指出 , 2020年 , 马化腾提出“全真互联网”的概念 , 即借助VR、AR技术的逼真还原身临其境的体验 , 这将是移动互联网下一波升级的方向 。 “两三年后 , VR、AR技术肯定会嫁接到剧本杀行业 , 到时候将会突破地域的限制 , 也不一定要去线下门店 , 这个行业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按照年化25%的增速来估计 , 剧本杀行业再过五年就至少是500亿的体量了 。 ”
目前 , VR技术在一些线下剧本杀门店中已有应用 , 并为部分玩家所接受 。 《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指出 , 与实际布景每平米近千元的装修费用相比 , VR技术并未大幅增加店家运营成本 , 反而在相同成本下 , 引进VR技术的店家可以为消费者展现更加多元逼真的场景 , 有效提升游戏体验 。
此外 , 下沉市场也将是剧本杀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 赵江波指出 , 北京的场地租金比较贵 , 所以店主在选址的时候 , 要么会把房间做小一些 , 要么把房间放到地下 , 用户体验受限制 , 而如果是三四线城市 , 场地租金成本没有那么高 , 玩家的体验会更好 。
而且 , 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时间更宽裕 。 剧本杀一场游戏的时间大概在4-5个小时 , 对一二线城市来说 , 工作日很难空出这么长时间 , 客流量集中在周六日 , 而店面的载客率有限 , 绝大多数的客流量都浪费了 。 但三四线城市 , 如果店运营得好的话 , 工作日的客源也会很丰富 。
最一开始 , 剧本杀或许是属于推理发烧友的游戏 , 但在剧本杀破圈的过程中 , 它渐渐演化为门槛更低、娱乐性更强的活动 。
在赵江波看来 , 剧本杀的核心一定是做好内容 。 他认为 , 内容产业的跨界能力很强 , 无论是剧本杀里的IP , 还是跨界做一些合作 , 年轻人在里面玩、购物、拍照打卡、会觉得一天过得很充实 。
“未来年轻人会想要从屏幕里走出来 , 更愿意在重度体验类的娱乐活动上面花时间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我们是在和抖音、微信争夺年轻人的注意力 。 ”赵江波说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小鱼为化名 。
【|剧本杀想赚钱,但盗版不答应】(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