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滩涂上 , 生长着一些特殊的植物 , 它们每日面对潮涨潮落 , 一起构成了海岸的防护墙 , 这就是红树林 。
本文图片
绿色的海上森林
没有见过红树林的人 , 会误以为红树林如香山红叶那样红彤彤一片 。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 和其他森林的颜色一样 , 红树林其实是绿油油的 。 红树林的“红”得名于红树科植物富含的酸性物质——单宁 , 单宁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 呈现红褐色 , 树皮可以提炼红色染料 。 红树林的英文mangrove , 就是由西班牙文的红树(mangle)与英文的树丛(grove)组合而成 , 源于葡萄牙语mangue和西班牙语mangle , 是“红树植物染料”的音译 。 由于红树科植物是红树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所以称为红树林 。
本文图片
红树科植物富含单宁 , 被氧化后呈现红褐色 | 三蝶纪
红树林里并不只有一种树 , 红树泛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河流及海岸潮间带的一大类乔木和灌木植物群落 , 全世界约有110种红树植物 。 与其他植物不同 , 红树植物生长环境十分特殊 , 深受海水潮汐的影响 , 从而也发展出了很多适应潮间带生活的技能 。 涨潮时 , 红树林的下半部几乎全部泡在海水中 , 退潮时又露出水面 , 所以红树林又有“潮汐林”的别称 。 连绵的绿色红树林挺立在海水之上 , 形成独特的“水上森林”自然奇观 。
专一性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被称为真红树;有些木本植物既能在潮间带成为红树林群落的优势种 , 又能在内陆生长 , 我们把它们称为半红树植物;在红树林中 , 所有的草本及藤本植物被称为红树林伴生植物 。
本文图片
海上的森林 | 三蝶纪
并非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红树林 , 适合红树林生长的环境 , 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 适宜的气候:红树林的生长需要热带型的温度 , 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需高于20℃ , 年平均温差需小于5℃ 。
2. 细粒冲积扇:在河口或三角洲地区冲积平原的软泥 , 最适合红树林的生长 。 不过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些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岩礁之上 。
3. 较弱的潮汐:巨大海浪不但会带走沙泥 , 也会冲刷幼苗 , 使红树林难以形成 。 只有较弱的潮汐 , 沙泥才能够沉积 , 红树林幼苗也才能够着床生长 。
4. 含盐分的水:红树林具备耐盐的特性 , 含盐分的水会排除其它陆生植物 , 使红树林成为海岸、河口的优势植物 。
5. 宽广的潮间带:宽广平坦的潮间带 , 可提供大面积的红树林栖地让红树林生长 。
在中国 , 红树林只在南方沿海省份有分布 , 包括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 。 红树林的天然分布最北到福建省的福鼎市 , 浙江乐清县为人工引种红树的北界 。
本文图片
红树林 | 三蝶纪
本文图片
适应海水的秘密
相比于其他植物 , 红树植物的生活环境可谓恶劣至极 。 如果我们光脚站立在红树生活的地方 , 感受潮起潮涌的咸水 , 松软的泥沙 , 暴晒的日光 , 就能深刻体会到这种环境对生命是一个严酷的挑战 。 在漫长的进化中 , 红树植物发展了一些特殊的结构 。
普通植物都无法适应高盐分 , 而红树植物每天都浸泡在高盐度的海水里 , 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活和健康的生长 , 它们的叶片演化出多样的结构维持植物体内盐分的平衡 。 红树植物的叶片多为厚角质层构造 , 表皮细胞外壁很厚 , 内有贮水组织 , 可以储存水分 。 树叶看起来光滑厚实 , 表层的蜡质让叶片表面光滑发亮 , 有利于反射阳光 , 减少水分蒸发 。 一些红树的叶子有特殊的盐腺构造 , 可以将盐分从叶面上排走 。 还有一些红树会将盐分储存在老叶的液泡里 , 落叶就可将多余的盐分一并带走 。
本文图片
红树植物的叶表面凝结着盐 | 三蝶纪
一棵树能稳稳地站立在潮水来回冲刷的泥沙土壤上 ,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红树能在这种环境立足得益于它们强大发达的根系 。 有些红树是支柱根 , 由树干分支出来向不同方向延伸的根 , 从不同方向牢牢支撑着主干;有些红树侧根向上侧隆起生长 , 与树干基部相接部位形成发达隆起的板根 , 牢牢支持根上的结构;还有些红树长出了很多直立的呼吸根 , 突出于泥土之上 , 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 。
本文图片
向上突出的板根 | 三蝶纪
本文图片
整整齐齐站立的呼吸根 | 三蝶纪
对于红树植物 , 还有一个挑战是繁殖 。 高盐分和缺氧的泥土加上海水的冲刷 , 对于植物脆弱而幼小的种子来说相当不利 。 对此 , 一些红树发展出了“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 这些红树植物的果实成熟后 , 并不会马上掉落 , 果实里的种子继续萌发 , 发育成带有胚轴的胎生苗 , 继续在母体吸收水分和养料 。 直到胎生苗变得坚硬、成熟后才脱离母体 , 扎入潮间带的泥土中 , 生根发芽 , 长成新的植株 。 就算胎生苗没有幸运地直立插在泥土里 , 漂流海上 , 它们也能随海潮漂流 , 在退潮后生根发育成长 。
本文图片
红树植物秋茄的胎生苗 | 三蝶纪
正是这些特殊技能 , 才让红树植物在海边围成了一道绿色长城 , 为其他生物营造出了一片绿色家园 。
本文图片
拯救红树林
在盘根错节的水上森林里 , 红树的枯枝落叶供养和遮蔽了众多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动物 , 在红树林的泥土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底栖动物 , 这些动物又吸引来了更高级的消费者 , 它们一起构成了庞大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 。 每年南来北往迁徙的候鸟 , 都会来到红树林湿地越冬和中转 , 红树林为它们提供了栖息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 , 让它们在长途跋涉中驻足停留 , 补充能量后再继续完成迁徙过程 。
本文图片
红树的支柱根 | 三蝶纪
茂密高大的红树林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 , 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 一条500米长的红树林带就能将波浪高度降低50%到99% 。 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 , 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 , 防止土壤流失 。 此外 , 红树林还是天然的水处理系统 , 能过滤水中的有机物与重金属 。 如果没有红树林 , 海岸将失去一道天然的屏障 , 在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中遭受更大的损失 。
本文图片
红树林里的各种生物 | 三蝶纪
虽然全世界有123个国家的海岸拥有红树林 , 但是现存红树林的面积在全球森林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到0.4% , 由于人类活动 , 红树林消失的速度是全球森林总消失速度的3~5倍 , 在过去的40年中 , 有近乎一半的红树林都消失了 。
在这几十年间 , 红树林数量减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 特别是孟加拉国、缅甸、印度等地的红树林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 。 红树林受到的威胁主要有海洋污染、围海造田、养殖、海岸工程、填海造楼等等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将每年的7月26日设定为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日 , 希望人们能更加了解独一无二又十分重要的红树林 , 努力寻找持续管理、保护和使用红树林的方法 。
本文图片
秋茄的胎生苗在海水里“落地生根” | 三蝶纪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 红树林的面积已锐减了约60% , 好在近20年 , 保护红树林的呼声和行动越来越多 , 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不减反增的地区 , 目前已建成52处红树林保护地 , 将55%的红树林纳入保护范围 。 但是 , 红树林面积大并不代表红树林就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 城市化与工业化对红树林的冲击依然很大 , 红树林总体仍然面临群落退化、生境破碎化、栖息地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降低的危机 。
2020年 , 中国自然资源部、林草局发表通知 , 印发了有关保护红树林的文件 , 要求对红树林严格保护 , 促进生态修复 。 但愿在这一系列举措下 , 中国的红树林能够兴旺长存 。
本文图片
海边森林
真·红树
潮间带的生物们
海边歇脚的候鸟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 , 欢迎转发
【植物|长在海水里的树,为什么没有腌成咸菜呢?】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推荐阅读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植物|稻壳醋液,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炭厂家推荐: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公司
- 成功|我国科学家成功揭示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的奥秘
- 蛋白|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植物中独特的双链RNA合成机制
- 植物学|食堂讨论带来灵感,两名学者解开植物学难题成果登上《科学》
- 降低|植物细胞为什么有的怕冻,有的在零下几十度的东北却不怕冷,细胞内有防冻冷液吗?
- IT|丰田旗下零部件厂商开发植物纤维材料 网友:甘蔗造车
- 中科院植物所|我国科研人员首次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空间结构
- 香菇|餐饮巨头热捧的植物肉,到底“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