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太阳辐射“聚”于1根发丝?
【|10个太阳辐射“聚”于1根发丝?】新华社上海3月30日电(采访人员周琳、董雪)采访人员近日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悉 ,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已于近期逐步向用户开放 , 其输出功率高达10拍瓦 , 即1亿亿瓦 , 脉冲压缩后宽度达到飞秒量级 , 相当于10个太阳辐射到地球的总功率汇聚到一根头发丝上 , 由此得名“羲和”——传说中“十个太阳的母亲” 。
“‘羲和’输出的功率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0的22次方瓦 , 为人类科研提供了只有在恒星内部或是黑洞边缘才能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 , 既可以用于探索大量‘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性假设 , 如真空里到底有什么、反物质是如何生成的;也能为癌症治疗、生物成像、精密加工等民生领域的新技术提供支撑 。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副总工程师梁晓燕说 。
据介绍 , “羲和”激光装置2016年1月4日立项 ,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共同支持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法人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为共建单位 。
在科学家们为期5年的艰苦奋斗下 , “羲和”终于发光 , 成为稳定输出的最高功率达10拍瓦并向用户开放的激光实验装置 。
目前 , “羲和”激光装置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 , 提供先进的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手段 , 已与数十家科研单位签订意向协议 , 正处于从实验装置转向用户平台的优化过渡期 。
产生相当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总功率汇聚到一根头发丝上的强度 , 全球都有这样的科研“竞赛” 。 欧盟、美国、韩国等都有类似计划 , 欧盟的相关计划起步较早 , 虽然近期达到10拍瓦输出 , 但还没有提供物理实验的能力;我国是首个实现10拍瓦输出并能向用户开放的国家 。 如今 , “羲和”科研团队又迈向新目标——建设100拍瓦激光装置 。
推荐阅读
- 太阳轨道|冬奥会奖牌里 蕴含着古老的天文知识
- 模型|神经辐射场去掉「神经」,训练速度提升100多倍,3D效果质量不减
- 太阳能发电|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年内首超一万亿千瓦时
- 太阳系|哈勃的继任者韦伯空间望远镜成功升空
- 电池|迈为股份:银浆降本新突破,推出全新全开口太阳能电池钢板印刷技术
- IT|Thundertruck概念车:配折叠式太阳能遮阳篷及卡扣式6轮驱动车架
- the|美国政府将在加州部署两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并提议建立第三个
- 实验|我国“人造太阳”开启新一轮实验
- 能源系统|全球首台钠离子太阳能发电机亮相
- IT|东芝发布新型太阳能电池 每天可为电动车提供35公里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