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美国的全面打压 , 华为很“受伤” 。 据全球行业著名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4月发布的2021年度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的销量数据 , 华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暴跌至4% 。 去年一季度 , 华为手机销量还位居全球第一 , 现在退至第六 , 前五位变成了三星(20%)、苹果(17%)、小米(13%)、OPPO(12%)、vivo(10%) 。 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下滑之快、之剧 , 超出很多人的预测 。 有分析认为 , 华为手机落幕将成定局 。 除手机业务外 , 市场持续关注华为手中还有几张牌可打 , 华为还能不能挺得住 。
2019年5月17日、2020年5月15日、2020年8月17日 , 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 , 先后三次宣布对华为实施所谓的制裁 , 滥用国家力量对华为进行极限打击 , 试图将华为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之外 , 以此釜底抽薪 , 欲置华为于死地 。
美国以芯片等关键元器件断供为手段 , 对华为的围堵猎杀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 美国对华为、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的打压 , 没有底线 , 只有超极限 。 我们一定要做最全面的最充分的预计和准备 。
虽然华为很“受伤” , 但我认为 , 华为可以赢 , 华为终将赢 。
从企业个体看 , 华为有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 , 有融汇中西智慧的一流管理 , 有比较超前、成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准备 , 有永远不会屈服于压力的奋斗者精神与文化 。 而且 , 华为不只是一棵大树 , 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 , 实现了“榕树式”生长 , 一木已成林 。 不仅如此 , 它的核心理念是做技术基座、做技术“土地” 。 你可以砍倒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棵树 , 比如某种应用场景或产品 , 却很难封死、割裂这片厚实而广阔的土地 。
从市场规律和全球大势看 , 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流狂风 , 但大势不可逆 , 大道不可违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深度融合 , 要想以一方之力实现技术、产品、产业、市场的完全脱钩 , 无异于痴人说梦 , 就像要把世界经济的大海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 , 是不可能的 。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就明确表示 , 唯有合作共赢才是出路 。
华为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 , 是中国企业战略科技力量的代表 , 具有标志性意义 。 华为突围输不起 , 必须赢 。 这是实力的较量 , 也是精神的较量 。 进一步讲 , 面对缺“芯”之痛和更大范围的产业安全风险 ,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形成共识 , 形成合力 , 形成默契 , 以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 , 共同培育打造战略科技产业自主生存发展的能力 , 协同培育产业链供应链能经受超极限打击的能力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是根本保障 。 其中 , 要把握两个重点 , 一个是更高水平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 , 确保极端条件下产业可正常持续;一个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 确保正常条件下能应对极端冲击 。
发挥好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 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又是我们坚实的底气 。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 。 14亿人的超大市场 , 是中国之市场 , 也是世界之市场 , 足可以支撑起无数个中国华为的生长 , 也足可以巩固世界各国企业对共同创造和分享发展机遇的信心 。 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 , 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势头 , 同比增长39.9% 。 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初发布的报告指出 ,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 一方面 , 我们支持培育本土企业壮大要不遗余力;另一方面 , 积极吸引外资的力度不能减 , 步子不能停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发挥 , 可以赋予中国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强大的活力与韧性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是基本路径 。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 , 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益更大、效率更优 , 解决“卡脖子”问题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也要注重依托企业这个主体 。 政府要完善并用足用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工具箱 , 在破除科技、教育体制机制障碍上要有胆识有魄力有力度有速度 。 给科技创新企业市场机会 , 优化营商环境 。 在一些领域和环节 , 比如全局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 , 政府要当仁不让发挥决定性作用 , 包括投入的倾斜 , 要素的集聚 , 力量的协同 , 保障的到位 。 强化科技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 , 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 完善体制机制 。
世界经济史的无数案例已经证明 , 并将继续证明 , 谁先关门谁先死 。 华为的突围 , 中国科技产业的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 是攻坚战 , 也是持久战 , 但开放的华为 , 开放的中国 , 将必定勇毅前行 , 收获最终的笑容 。 (作者 徐立京)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邢宇
校对:吕天颐
【华为|拿什么来根治“芯”痛之患?】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推荐阅读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