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入“云”的概念、协同快手各业务板块的数据及生态 , 快手云剪和云直播有机会优化视频生产的整体流程 , 帮助专业创作者们便捷、高效地产出作品 。
【软件|推出云剪云直播,快手要用技术赋能创作者】作者 | 任彤瑶
短视频消费正在升级 。
用户对优质视频有了更强烈的需求 。 在生产端 , 大量专业、准专业创作者在打磨短视频上耗费了大量心血 。 与此同时 , 短视频直播在各类大型活动、赛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对直播技术支持有了新需求 。
这些专业创作者们亟需量身定制的新工具协助生产 。 对各个平台而言 , 掌握视频生产上游也至关重要 。 生产工具对视频形态、社区氛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平台们需要符合自身生态的工具 。
为满足内容创作者更专业、多元的需求 , 4月22日 , 快手在光合大会上发布了两款全新的免费视频工具:云剪和云直播 。 目标是向专业自媒体、MCN机构、媒体机构等专业和准专业创作者 , 提供易用高效、便于协作的云端产品 。

文章图片
除了视频剪辑工具的常见功能 , 基于快手强大的音视频处理算法能力 , 快手云剪还提供了智能封面、自动配音、自动字幕、画质增强、视频去抖、自动横屏转竖屏等系列智能工具 , 并聚合了丰富的版权素材供创作者使用 。
更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一款WEB端产品 , 创作者无需下载软件 , 打开浏览器即可使用 , 尤其适合团队多个成员之间共享和协作 。
快手云直播则全面开放了直播能力 , 创作者可以通过OBS等专业软件 , 利用专业设备推流 , 还支持延时直播、插播垫片、实时导播、多平台转推等能力 , 通过开放直播OpenAPI的方式接入了运动相机、全景相机、无人机、编码器等累计140家合作伙伴 , 并基于平台用户反馈 , 开发出诸如“直播剪辑”等智能生产功能 。

文章图片
从生产端改造的角度看 , 这两款产品不止是工具 , 通过引入“云”的概念、协同快手各业务板块的数据及生态 , 快手云剪和云直播有机会优化视频生产的整体流程 。 这两款新产品将赋能快手的专业、准专业创作者 , 帮助他们能便捷、高效地产出更精致的视频作品 。
01 | “专业”的痛点
对已经拥有快影和直播伴侣两款终端工具的快手而言 , 推出云剪、云直播目标明确:满足一部分更专业的创作需求 。
2019年 , 一段名为“存在即完美”的快手短视频刷爆全网 。 这个总长3分多钟的视频 , 运用了160 段快手老铁们的视频片段 , 展现出从孩童到老人、从城市到乡野的众生百态 。 这段视频其实就是大量素材拼贴配上音乐 , 没有炫酷的特效转场 , 但实际耗费心力并不少 。 创作者赵明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找齐素材 , 在每段视频中反复调试筛选 , 逐帧挑出那些长度只有一秒、零点几秒的合适片段 。

文章图片
和赵明明类似的创作者不在少数 。 在快手 , 除了那些随手打开摄像头、轻松分享日常的普通老铁 , 还有一批对视频精度、制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专业自媒体、MCN机构、媒体机构 。 这些专业和准专业创作者的数量逐步增加 , 正面临工具不够用的状态 。
创作者们处理大体量素材有困难 , 还可能面临团队难以协同、硬件设备跟不上等问题 。 比如做航拍的创作者 , 一般是出差取材 , 拍完回酒店传给后方剪辑 , 云盘、社交软件传输各显神通 , 还需要面对修改过程中漫长的反复传送 。
直播是另一种挑战 。 2020年快手一共进行了17亿次直播 , 其中不乏如春晚转播、一千零一夜晚会、周杰伦直播首秀、董明珠带货专场等多机位的大型直播活动 。 如春晚的快手转播就创下了2524万人同时在线的最高记录 。
据快手音视频中台负责人曾凡平介绍 , 这些大型直播的背后 , 是无线图传、专业编码器、网络、切换台、调音台等一系列专业设备的保障 , 还有一支大型直播经验丰富的团队做现场技术保障 。 快手技术团队希望能够把其中尽量多的能力转移到云端实现 , 让更多主播在更多场景下顺畅接入快手强大的直播基础设施 。

文章图片
新工具不仅是老铁们的需求 , 也是快手平台本身的需求 。 随着视频生产人群扩大 , 剪辑软件的多端化与易用化是必然的趋势 。 它解决的是贴近视频供应端的问题——以更低的门槛 , 刺激更多的原创内容 。 如B站、抖音等视频社区平台 , 都在积极迭代自己的剪辑软件 。
工具不仅会影响内容产出的效率 , 甚至会从根本上影响内容产出的形态 。 中国的视频生态竞争激烈 , 工具常常与头部分发平台之间呈现出绑定关系 。 换句话说 , 软件在功能设计上必须考虑平台特性 , 也反过来影响平台的内容供给与整体生态 。
“市面上根本不缺工具 。 ”快手云剪的产品经理余世兵在采访中坦言 。 快手的音视频团队意识到 , 专业生产者们在短视频制作的每一环都有痛点 , 但这些痛点不是快影、直播伴侣、乃至市面上已有的任何终端型视频工具能完美解决的 。
2020年中旬收购视频技术公司OnVideo后 , 快手的音视频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新的剪辑与直播工具 , 他们决定引入“云”的概念 , 从整体生产流程上做变化 , 为上述提到的专业生产问题提供解答 。
02 | 深入视频制作每一环的“云”
“有没有云 , 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 , 其产品逻辑和未来方向都会不一样 。 ”余世兵告诉《三声》 。 目前市面上的视频工具主要瞄准剪辑这个环节 , 产品迭代也集中在这一方向 。 但在云端 , “工具”的作用有机会深入到视频制作的每一环 。
终端软件下载后 , 使用时无法与用户发生更多连结 。 而云端软件 , 不仅提供了多人协作的空间 , 创作者的行为、数据也有机会被保存整理 , 进而与平台、素材发生交互 。 从素材选择、内容组织到分发流程 , 都有可能因此产生改变 。
在云剪上 , 素材上传后会直接保存在云端 。 快手音视频中台负责人曾凡平举例 , 比如当下有现场的团队把素材上传到云剪 , 同事可以无缝地进行立即剪辑包装 , 比手机屏幕更大操作也更简单 。 合成也是在云端进行 , 创作者可以同时继续剪辑其他视频 。

文章图片
快手还提供了热门素材库 , 包含“旅游片头”、“古风素材”等二十多个细分类目 。 这些素材都是根据站内动态及时更新的 。 此外还进一步优化了剪辑流程 , 为用户提供智能封面、横屏转竖屏、视频去抖、智能去痕等功能 。
在云直播上 , 快手提供了多种直播方式 , 支持更专业的直播设备 。 导播导演的工作方式也因为“云”而变得即时而轻便:据介绍 , 云直播无需硬件设备 , 能为多路直播提供迅速的实时切换 , 垫片视频随意编排 , 并在素材库中提供水印、贴纸、特效等 。
快手还开放了自己的发布功能 , 支持各种第三方平台、设备制作的视频一键发布至快手 , 也支持直播云转推至多平台 。 快手音视频中台负责人曾凡平介绍 , 在快手合作伙伴的手机应用内都可找到快手的直播入口 。 比如“全景相机”的直播功能在360手机应用内就能找到 。
在开发过程中 , 为了将端的视频剪辑能力移植到云上 , 让体验接近本地软件 , 产品团队在视频侧做了很多技术优化 , 甚至可以说是突破浏览器的极限 。

文章图片
产品团队还与数千人的核心种子用户群保持频繁交流 。 这个群体囊括了快手各个垂类 , 不同领域的专业创作者为功能完善提供意见 。 余世兵还记得 , 有一位创作者每周都给产品团队70多条反馈意见 , 用Excel表格列得整整齐齐 。
比如”直播剪辑“这一功能 , 就是根据快手游戏主播们的需求研发出来的 。 主播们的直播时间一般都很长 , 如果让他们播完后重新在动辄十几个G的素材中拉片下载、剪辑、包装渲染 , 会耗费很大精力 。 直播剪辑能让主播们在直播过程中 , 就通过智能识别快速筛选电商、游戏、比赛场景的精彩片段 , 快速剪辑短视频争首发 , 刺激创作者群体从直播到短视频的二创产出 。
03 | 改造生产侧 , 助力创作者
余世兵表示产品功能会逐步迭代 。 “我们有一点能力就提供出来 , 在哪个领域跑得好就开放给这个垂类 , 一个个类别跑 。 比如把游戏做得更好 , 接下来可能做体育直播的垂类 , 循序渐进 。 ”云端的部分功能也会跟快影APP做更多的联动和协同 。
据他介绍 , 云剪未来的迭代有两个大方向:一是继续优化制作与协作的流程 , 把从前割裂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二是智能化 , 真正提升生产效率 。
“我们的目标是 , 基于人工智能的AI粗剪能达到成品的80%效果 , 创作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去调整创意表现效果就行了” 。

文章图片
一个可能的问题是:便捷的智能识别和剪辑 , 会影响创作者的原创能力吗?余世兵觉得 , 要相信算法 , 更要相信创作者 。
每个人创作习惯不一样 , 同一场直播 , 给到每位创作者的智能推荐也不一样 。 除了音视频团队本身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领先积累 , 3亿DAU、每天有超过3000万条短视频被上传的快手 , 还拥有搜索、消费、创作习惯等丰富的分析维度 , 为AI识别的灵活应用提供了具体的结合场景 。
千人千面、智能推动、消费互动……目前技术对视频消费侧的改造已经很丰富 , 内容理解、分发、变现通道都已变得通顺 , 但对生产侧的改造还处于初步阶段 , 而快手正在成为改造的尝试者 。
云剪云直播 , 加上快影和直播伴侣等产品 , 快手正逐渐形成便捷智能的视频工具版图 , 实现从便捷快速到专业处理 , 从非专业到准专业、专业创作者等多层次需求的全覆盖 , 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高效的创作工具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微信上架优麒麟软件商店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