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OPPO被传也造车 手机厂商这波跨界你看好吗?
又一大厂入局造车!今日有媒体爆料 , 接触到OPPO相关高层人士的知情人表示:OPPO也要开始造车!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前脚小米刚宣布造车 , OPPO就跟上了”、“车圈越来越热闹了”、“手机品牌大战打到了汽车市场 。”
访问购买页面:
OPPO自营旗舰店
文章图片
推动OPPO造车计划的被爆正是OPPO创始人陈明永 , 而且目前陈明永已经在产业链资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调研 。就在近几周 , 陈明永就与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朱威会面 , 据说双方畅聊了数小时 。而宁德时代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 。
有知情人表示:“OPPO确实在做调研了解 , 但暂时还未正式立项 。”
另外 , 陈明永主动携团队拜访了中汽研等机构 , 在执行层面 , OPPO 软件工程副总裁吴恒刚也参与其中 。
关于OPPO是否造车的报道 , 新京报贝壳财经向OPPO方面进行了求证 , OPPO方面表示 , 目前内部暂无回应 。
不过据公开资料显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公开了一项名为“车联网通信设备和其方法”的发明专利 , 申请日期为2018年9月 , 该专利主要是提供了一种车联网(V2X)通信设备和其方法 。
其实 , 2019年12月 , 陈明永在深圳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就发言表示一直在思考做汽车这件事情 。但是他还表示“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 , OPPO可能会做汽车”、“目前看来还没有这个可能” 。
没想到才过了一年 , OPPO就被传开始筹划造车了 , 网上有爆料OPPO汽车事业部的地点在成都 。
文章图片
大厂纷纷入局造车行业
近期关于造车的新闻不绝于耳 , 如阿里、华为、百度、360、大疆等企业 。
- 阿里巴巴
- 百度
在2021年4月上海车展 , 百度Apollo首次以独立展商的身份出现 , 并推出了“四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即:“智驾”、“智舱”、“智图”、“智云” 。
- 360

文章图片
- 大疆
- 创维集团
- 华为
4月20日 , 在华为旗舰店内 , 华为消费者业务掌舵人余承东宣布 , 华为智选正式开卖赛力斯SF5 , 这款车型会进入华为的门店和旗舰店 。对于卖车 , 余承东表示 , 赛力斯SF5不是PPT汽车 , 将于5月份交车 。
- 小米
今年三月底 , 小米正式官宣造车 ,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 , 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4月11日 , 在小米11周年的“米粉节”直播上 , 雷军在直播间就回应了小米造车的事情 , 也回答了粉丝们对于造车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 例如小米第一辆车究竟是什么 。
关于小米造车 , 雷军表示小米在汽车领域有一定的积累 , 但是汽车是刚刚立项 , 所以小米的首款汽车至少3年时间才能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
而近日 , 关于腾讯是否造车的疑问 ,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公开给了最终解释:”“腾讯有所为有所不为 , 早年我们不做手机 , 现在也不会做整车 , 但会在软件方面给予车企支持 。”
手机厂商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些年的发展 , 全球手机头部品牌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 其他品牌的出货量与之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
近日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 , 智能手机总共的出货量达到了3.4亿部同比增长24% , 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出货量都有一定的增长 , 然而“Others”下滑了23% 。

文章图片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 , 除了市场份额也要看实际利润 。
4月26日 ,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表示 , 苹果的市场份额为13% , 利润为66% , 三星市场份额为20% , 利润为17% 。而中国及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为67% , 利润仅有17% 。
曾经的LG手机很辉煌 。2008年 , LG手机年销售量超过1亿部;2013年 , LG手机到达了业务巅峰 , 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 , 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
然而 , 公开数据显示 , 自2015年第一个季度开始LG的手机业务就不再盈利 。6年里LG电子已经累计亏损近5万亿韩元(约293.1亿元人民币) 。为了止损 , LG电子采取了多种方法挽回利润 , 例如2016年撤出国内市场并收缩全球市场布局 。4月5日 , LG宣布将逐渐关闭手机业务 , 预计将于今年7月31日完成 。
业内人士表示 ,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 , 受到疫情、缺芯、新型技术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 纯粹的手机厂商想要继续发展需要有新的突破 , 在智能手机业务以外需要找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 。
为什么纷纷选择造车?
如今 , 用户对于汽车的关注重点与此前不同 , 汽车行业也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 , 这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
雷军曾在直播中表示 , 小米的生态链有非常多的部分与用户体验有关 , 因此这对小米汽车来说是很大的优势 。当时雷军还列举了几个他对未来小米汽车应用方面的联想:
- 汽车里安装新风空调
- 汽车里放加湿器
- 汽车自带空气净化器
- 汽车里直接接冰水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羽曾向中国电子报表示 , 汽车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消耗型产品 , 技术含量较高 , 能够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 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 , 更容易受到资本的关注 , 实现融资和容错 。
然而资本看好、时机正巧、条件具备、不差钱不缺人的情况下 , 跨界者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取得成功 , 挑战同样不少 。在行业加速转型、市场快速增长、新技术爆炸式突破的今天 , 踏准节奏并不容易 , 对跨界者而言挑战也很大 。
业内人士表示 , 手机厂商在智能系统和软件系统上有丰富的经验 。像苹果的CarPlay , 未来手机厂商造车或将有类似体验更好、更完善的联动交互体验 , 加上AI助手的加持 , 在UI体验上会更好 。而关于供应链 , 目前产业龙头相对透明化 , 当地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沟通 , 相信对于手机厂商来讲不是难事儿 。
“核心难度在于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掌握和传统技术经验的结合 。”
写在最后
据IDC于12月3日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及增长率预测显示 , 未来五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 。其中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将由2020年的116万辆增至2025年的542万辆 。
在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上 , 2020年的年度销量达到125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 , 尽管经过了补贴大幅退坡、疫情冲击 ,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降反升 , 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 市场成熟度正在逐步提升 。
亿欧汽车也曾发文表示 , 未来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将保持在70%左右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 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个汽车销量比值将超过10% 。

文章图片
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较明朗 , 但是对于纷纷入局的大厂来说挑战也存在 。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显示 , 特斯拉和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在2020年上半年销量份额超过了80% , 所以 , 大厂入局想抢占一块蛋糕并不容易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乘联会
如今看来各类企业挤进这条赛道 , 无疑会带来更多创新与活力 , 比如华为、百度、大疆等企业都推出了汽车智慧解决方案 。
4月14日 , 小鹏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小鹏P5 , 而激光雷达来自于大疆产品 , 而且实现了国产激光雷达进入“千元级”时代 。除了有各类企业的产品加持 , 新入局的企业或许可以打破固有的市场格局 。
手机厂商造的汽车你打算买吗?除了汽车领域以外 , OPPO今年还将大举进军芯片行业 , 更多信息请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支持|联发科OPPO携手推进5G普及,OPPO A72首发天玑720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