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高校助力九天梦圆】4月29日11时23分 , 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 ,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轨道 。 此次发射任务成功 ,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 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这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天宫”建造历程中 , 高校始终“在场” 。
围绕天和核心舱研制攻坚技术难题 , 来自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等学院的多支师生团队 , 就“空间结构在轨自主组装的动态控制”“空间站大功率电源系统”“核心舱复杂结构原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技术”等问题开展研究 , 为天和核心舱的顺利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作用;北京理工大学研制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和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 , 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实验舱的系列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相对定位测量信息 。
以郭万林院士为代表的南航科研人员为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 , 尤其是2017年第二次发射以来的归零和验证工作提供“南航智慧”;北航多个学院的师生科研团队 , 以“做隐姓埋名人”的情怀担当 , 聚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 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长征五号火箭和天和核心舱;针对空间站发射及在轨运行的火工装备设计需求 , 北京理工大学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器可靠性设计开展了仿真验证及可靠性建模理论研究 , 为空间站发射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先进的火工理论支持……围绕长征五号发射任务 , 高校敢为人先 , 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
空天报国 , 逐梦九天 。 在迈向载人航天的道路上 , 大批从高校走出的毕业生 , 为浩瀚星河而奋进 。 一代代航天学子有力服务了我国空间站研制和发射任务 。
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 , 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5级本科生 , 总指挥王珏是北航2009届博士毕业生、宇航学院兼职博导;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副总指挥兼型办副主任傅学军 , 是南航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自北航的数据显示 , 在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中 , 超过三分之一是北航毕业生 , 每年学校有近400名优秀毕业生赴航天系统工作 。
“为航天梦而继续奋斗”“不忘初心使命 , 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 , 今天的学子、未来的航天人摩拳擦掌 , 待来日重装上征途 。
北理力量、南航智慧、北航贡献……这些为人知晓的代名词 , 见证着无数高校人奋力托举航天梦的艰辛历程 。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30日第1版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梁丹
推荐阅读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数据|中标 | 数梦工场以数字新动能助力科技优鄂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
- 网络化|工信部等联合发文 助力智能制造发展
- 服贸|京东云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案例入选中国信通院“云安全守卫者计划”
- 平台|京东云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案例入选中国信通院“云安全守卫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