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建自己的空间站?

■专家解读 
据新华社海南文昌4月29日电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任务的“首飞”航天器 , 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 。 核心舱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哪儿?有哪些黑科技?中国为什么要建自己的空间站?对于这些问题 , 看看相关专家是如何剖析的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 , 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 , 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 算是“豪宅”了 。 “三室”指核心舱天和、实验舱问天和梦天三个舱段 , “两厅”指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 , 整体呈T字构型 。  
“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智慧大脑”和中枢 , 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 , 它好比是大树的树干 , 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 , 它也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主要生活场所 。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介绍说 , 核心舱内部其实分为资源生活舱、居住舱 , 以及节点舱 。 从未来空间站的基本功能来讲 , 此次发射的核心舱有这几个功能—— 
第一个是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 , 因为将来整个空间站建成后 , 在货运飞船不断给送补给的情况下 , 每批航天员或许都要在空间站里连续驻留很长一段时间 。  
要实现连续驻留就要有一个居住条件 , 最基本的就是它不能太小 。 目前看 , “天和”核心舱在设计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突破 , 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 , 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后 , 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米 。  
【|中国为什么要建自己的空间站?】“开展空间站工程 , 将从国家全产业链角度 , 极大地引领和带动包括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多种前沿学科和原材料、元器件、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 ,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认为 , 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 , 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 ,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