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让科技之光洒满大地,让希望之花生根发芽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青年科学家潘教授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 技术领先世界 , 令世界同行感佩不已 , 但国内民众并不十分了解他的经历和精神 。 郑导演认为 , 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今天 , 如何对待科技创新典型 , 关系到一个民族科技的未来 , 因此想以潘教授为原型 , 将他的事迹搬上荧屏加以宣传;但潘教授却不同意 , 他认为核心技术研发不需要宣传 , 需要的是“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 。 消息传出 , 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 , 完成写作 。
(1)如果你是郑导演 , 请给潘教授写一封信 , 说服他同意将其事迹搬上荧屏 。
(2)如果你是潘教授的学生 , 请给郑导演写一封信 , 阐明潘教授不同意的合理性 。
(3)请给《中国青年报》写-篇文章 , 表明你的观点 , 回应大众关切 。
要求:选好角度 , 明确立意 ,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大地|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让科技之光洒满大地,让希望之花生根发芽
文章图片

【佳作赏析】:让科技之光洒满大地 , 让希望之花生根发芽
不汲汲于富贵 , 不碌碌于功名 , 潘教授的实干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 诚然 , 核心技术的研发不需要大肆宣传 。 然而 , 在这纷繁的俗世中 , 在这逐利的浪潮中 , 我们却需要潘教授这样一股清流 , 涤荡污秽 , 铲除芜杂 , 升起一颗耀眼的科技巨星 , 滋养华夏大地 , 让科研的种子在更多的有识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
扬清去浊 , 为青年学子亮一盏明灯 。 黄国平博士的一封致谢信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 艰辛求学路让人赞叹;袁隆平院士参加高校活动引发广大学子追捧 , 别样的追星引来点赞 。 众人纷纷感叹 , 原来我们不乏国家柱石 , 他们都一路风雨走来 , 沉默无言但步步铿锵 。 涤荡这个时代最好的方式 , 不应是多多宣传潘教授这样的科技人才吗?青年学子要追的明星 , 不也应是为百姓谋福祉的科研人员吗?
各领风骚 , 为纷繁社会扬一波清流 。 在这个稍显浮躁的社会 , 精致利己主义者经营于名利 , 为自己打造金子做的翅膀 , 却常常忽略自己的社会价值;各路网红为了利益钻研于博眼球的技巧 , 却很少关注正确价值导向 。 更有甚者 , 大肆叫嚣“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的功利理念 。 恰因此 , 我们更需多多弘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 为社会正正风气 , 为青年学子正正方向 。 清除野草的最好方式不恰是种下庄稼吗?
【大地|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让科技之光洒满大地,让希望之花生根发芽】祛魅除邪 , 为民族国家立一处高标 。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 有英雄却不去尊重的民族更是悲哀的 。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团队、嫦娥团队 , 从墨子号到祝融号 , 一代代科研人稳步走来 , 成为了共和国屹立不倒的最坚强柱石 。 如今 ,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 , 要突破关键技术 , 不再被西方“卡脖子” , 不更需要大力宣传科研领域的英雄吗?不更需要唤醒全体国民尊崇科学的热情吗?
当然 , 对科研人员的宣传不应流俗于流量明星式的热捧 , 只看个轰轰烈烈却内中空虚;更不应舍本逐末 , 刻意拔高 , 过度宣传 , 干扰正常科学研究 。 我们的宣传应真正挖掘其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 , 才能得其精髓 , 激励他人 , 才能真正在全社会营造起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 。
志不求易者成 , 事不避难者进 。 科技突破非一朝一夕之功 , 科技创新也不是只靠潘教授一个团队进行 , 仍需广大青年学子扎扎实实求学 , 以他们为榜样 , 卸下功利的枷锁 , 插上学术的翅膀 , 怀着理想主义的浪漫 , 热情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