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一、螺旋上升的过去
把时间往前推十几年 , 那个时候并没有如今大火的“全能本”概念 , 要么是粗笨厚重 , 但性能还过的去的普通笔记本 , 要么是各种小巧轻便 , 但性能羸弱的“上网本” 。 笔者至今还记得 , 小学的时候在小伙伴的家里 , 用一台塑料感非常强的蓝白色上网本一卡一卡地玩了一个暑假的生化金字塔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直到 2008 年 , 乔布斯从信封里掏出那台 Macbook Air 的时候 , 全世界都沸腾了:原来轻薄本也可以做得这样轻薄而富有质感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后来 , 英特尔因为受到苹果的 MacBook Air 的影响 , 提出了“超极本”的轻薄笔记本电脑架构 。 这类笔记本通常都搭配英特尔的低电压 CPU , 相比于原来的超低压 Atom 架构性能提升了不少 , 并且由于制程的进步 , 续航时间也有了进步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自此开始 , 大家对轻薄本的需求开始上升了 , 从以前的能上上网刷刷IT之家就行 , 到需要满足日常文字办公、PPT 制作需求 , 甚至于能玩玩简单的网游 。 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 , 笔记本领域渐渐开始泾渭分明 , 游戏本的归游戏本 , 轻薄本的归轻薄本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慢慢的 , 低压 CPU 已经很难满足用户们的需求了:“平时我是一个打工人 , 需要一台轻薄的办公本 , 但我哪天想玩玩网游 , 你也得跑的动 。 ” 正是这种无奈又普遍的需求 , 促使着轻薄本们向轻薄全能本转变 。 市面上也因此渐渐开始出现大量的搭载标压处理器的轻薄全能本 , 比如机械革命之前的明星产品 code 01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二、超越当下的答卷
但是完美的产品是几乎不存在的 , 大家想要标压处理器 , 但这往往意味着发热严重 , 外出时续航差;大家想要大电池 , 但做大电池就很难做轻 , 要做轻就只能用塑料 , 没法用全金属;大家想要更大更清晰的屏幕 , 但机身就很难做小;大家想要丰富的接口 , 但机身就没法做薄;以上都满足的“六边形战士”也不是没有 , 但价格基本五位数起跳……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机械革命看到了大家的需求 , 于是研发出了他们家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轻薄本:机械革命 F1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消费者要标压处理器是吧?OK , 机械革命 F1 搭载了 11 代酷睿 H35 处理器 i5-11300H , 10nm 工艺 , 4 核 8 线程 , 主频 3.1Ghz , 睿频可达 4.4GHz. 可以看作是 i5-1135G7 的标压增强版 , 同时也有 i7-11370H 版可选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在 CineBench R15 的测试中 , i5-11300H 单核 190cb , 多核 747cb 。 在 CineBench R20 的测试中 , 单核 494pts , 多核 1810pts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在 3D Mark 的 Time Spy 测试中 , 机械革命 F1 在 Time Spy 达到了 1362 分 , 其中 , 显卡分数 1220 , CPU 分数 4011 , 理论跑分非常接近 MX350 的独显轻薄本了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消费者要好屏幕是吧?OK , 机械革命 F1 拥有一块拥有超高屏占比的高分高刷屏;14 英寸 2880*1800 分辨率 , 色域接近 100% sRGB , 亮度为 400nit , 刷新率更是达到了 90Hz , 是一台少见的高分高刷轻薄本 。 由于上下边框都很窄 , 屏占比非常高 , 所以整机尺寸也非常小巧 , 三围尺寸仅为 308.8*215*15.6mm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消费者要轻薄便携是吧?OK , 机械革命 F1 采用了比不锈钢更轻的航空镁合金材质 , 在保留金属质感、高强度的同时 , 航空镁合金还做到了足够的轻量化 。 对于那些经常背着笔记本上下班通勤的办公族来说 , F1 这个仅仅 1kg 出头的重量就非常友好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消费者要接口丰富是吧?OK , 机械革命不仅有最新的雷电 4 接口、全功能 USB-C 接口 , 还有传统的 HDMI 2.0 接口以及两个 USB-A 接口 , 甚至还有 SD 读卡器 , 在轻薄本中无出其右 , 完美解决了轻薄本出门需要带拓展坞的两难问题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这年头 PD 充电确实是已经普及了 , PD 充电确实是非常方便 , 但有两个小问题:一是两脚插座没有地线 , 手碰到金属机身会有麻麻的漏电感;二是会占用一个珍贵的 Type-C 接口 。 但机械革命 F1 标配了一个 90W 的 DC 三脚适配器 , 同时也兼容 PD 充电 , 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 这个解决方案非常棒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出色性能 + 优秀屏幕 + 丰富接口 + 轻薄机身 , 笔者对一款轻薄本的大多数需求在机械革命 F1 身上基本都已经实现了 , 到此为止 , 它已经相当令我满意了 。 但当笔者拆开它的后盖时 , 还是被惊到了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对于绝大多数轻薄本来说 , 内存焊死 + 硬盘不可拓展都是基本操作 , 哪个轻薄本预留了一个内存插槽或者一个 M.2 硬盘位都会被夸“扩展性出色” 。 而机械革命 F1 给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 选择的权利 。 机械革命 F1 的双通道内存、硬盘和网卡都是可插拔的 , 同时还预留了一个额外的硬盘插槽 , 消费者们可以按需自行扩容 , 原来轻薄和扩展性是可以共存的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其他方面 , 机械革命 F1 采用了 53Wh 的电池 , 双风扇 , 威刚的固态 , 英特尔 AX201 网卡 , 支持 WIFI6 。 IT之家发现 , 在主板上左侧位置 , 还留有一处虚焊(上图黄框) , 显然是留给独显的区域 , 可以期待一下未来的独显版本 。
三、展望一下轻薄本的未来
有一说一 , 今年各大厂商的轻薄本产品线都进步得非常快 , 高分辨率屏幕变得越来越普遍 , 性能释放普遍得到重视 , PD 充电全体标配 , 雷电接口四处开花…… 但进步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 有些产品为了轻薄牺牲了接口 , 浑身上下只有 C 口的轻薄本比比皆是 , 既没有 USB Type-A 也没有 HDMI , 出门还得随身带个拓展坞 , 这显然与轻薄本的便携初衷背道而驰 。 还有些产品为了加大一点点电池 , 完全放弃了可扩展性 , 标配 512G 的硬盘对于很大一部分用户来说都是不够用的 , 出门还得随身带个移动硬盘 , 这更是与轻薄本的便携初衷相去甚远 。

未来|轻薄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机械革命 F1 给出了它的答案
文章图片

机械革命 F1 算是给所有的大厂们上了一课 , 只要好好设计 , 1kg 的超轻机身下也是塞得下好配置的 , 15.6mm 的厚度下也是放得下所有常用接口的 , 14 寸的小巧机身也是可以有游戏本级别的拓展性的 , 如果后续更新了独显版本 , 那必将绝杀 。
更重要的是 , 机械革命 F1 目前售价仅为 5299 元起 , 而市面上主打轻薄的轻薄本们往往价格不菲 。 比如 LG Gram 售价 7999 元 , ThinkPad X1 Carbon 售价 8199 元 , 如果你并不在乎什么品牌溢价 , 只需要一台便携好用的轻薄本 , 那么机械革命 F1 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