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财报看机器人公司的2020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作者:李东耳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同比|财报看机器人公司的2020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文章图片

2020年 , 虽然机器人行业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 , 吸引了很多关注 , 然而热归热 , 机器人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可能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乐观 。
据GPLP犀牛财经独家梳理部分机器人2020年报发现 , 家用服务机器人行业也就是扫地机器人一枝独秀 , 其他专业服务机器人虽然需求有所增长 , 但还难以担当企业的盈利增长点 。 工业机器人除少数企业机器人相关业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外 , 其他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并没有获得理想的业绩 。
家用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仍一家独大
让我们来看一下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情况 。
随着AI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 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层出不穷 。 然而 , 虽然家用服务机器人种类繁多 , 但由于这些机器人或市场规模不足 , 或被包含在各家大厂的生态中 , 在2020年 , 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规模 , 较为成熟且较为独立的还是以扫地机器人为主的清洁机器人 。
除石头科技(688169.SH)、科沃斯(603486.SH)等专门做扫地机器人的企业外 , 海尔智家(600690.SH)、美的集团(000333.SZ)等传统家电企业 , 海康威视(002415.SZ)等科技公司都纷纷制作自己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 由于其他公司未列出扫地机器人的营收状况或占比很少 , 这里先看看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的情况 。
2020年 , 石头科技与科沃斯给出了两份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 石头科技实现营收45.30亿元 , 同比增7.74%;实现净利润13.69亿元 , 同比增74.92% 。 科沃斯实现营收72.34亿元 , 同比增36.17%;实现净利润64.12亿元 , 同比增431.22% 。
再对比两家公司近三年来的营收净利润情况 。 2018-2020年 , 石头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0.51亿元、42.05亿元、45.30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08亿元、7.83亿元、13.69亿元 。 科沃斯分别实现营收569.37亿元、531.22亿元、723.3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4.85亿元、1.21亿元、6.41亿元 。
不难看出 , 虽然两家公司在2020年都实现了业绩增长 , 但增速却大相径庭 。 石头科技营收的高增速不再 , 净利润增长也开始放缓 , 科沃斯虽然实现了业绩的高增长 , 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2019年业绩下滑 。 同时 , 石头科技的营收规模虽然不及科沃斯的十分之一 , 但净利润却是科沃斯的2倍多 。
从双方2020年的销售量上不难看出为何两家公司的营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 2020年 , 石头科技智能扫地机销售量同比降5.16%至238.47万台 , 另一大主营产品手持吸尘器的销量同比降71.99%至8.91万台 。 若非毛利率增长明显 , 销量下滑的石头科技当前净利润增速恐怕也难以保持了 。
科沃斯方面 , 虽然外购服务机器人销售量同比大降85.16%至4.40万台 , 但这类机器人销售量占比很低 , 对科沃斯的影响有限 。 同时 , 科沃斯自主生产服务机器人销售量同比增7.17%至310.60万台 , 智能生活电器销售量同比增32.80%至479.30万台 。
双方销量一降一升的背后是二者经营模式的差别 。 众所周知 , 石头科技主要依靠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产品 , 委托加工费占了其营业成本的43.56% , 因此即便毛利率增15.20个百分点至51.32% , 也才勉强赶上科沃斯 。
2020年 , 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和旗下添可品牌智能生活电器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0.49%和64.67% 。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 , 高毛利并没有给科沃斯带来高利润 , 代工厂出身的科沃斯虽然拥有完整的生产线 , 但近九成的营业成本都来自于原材料 。 因此 , 如何在保住现有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是科沃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
专业服务机器人:难以成为上市公司的增长点
在上游技术不断成熟以及疫情的影响下 , 除家用服务机器人外 , 其他服务机器人在2020年也迎来了高速增长 , 送餐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多种商用服务机器人在餐饮、物流、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都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
不过 , 从各机器人公司的财报中来看 , 专业服务机器人仍处于起步阶段 。
商用服务机器人方面 , 由于主营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企业多为规模相对较小的非上市公司 , 在包含商用机器人业务的上市公司中 , 由于营收占比较小且对净利润贡献有限 , 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给出详细数据 。
如大立科技(002214.SZ) , 虽然机器人业务营收同比增129.61%至6596.71万元 , 是其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 , 但营收占比也还只有6.05% , 销售量也不过243台 。 真正促进大立科技营收翻倍的是其红外及光电类产品 , 销售量同比增262.35% 。
对此 , 大立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对GPLP犀牛财经表示 , 商用机器人市场扩展的关键是开拓新的行业应用 , 紧盯用户的实际需求 , 帮助用户解决日常重复性、必要性和危险性的工作 。 目前主要难点还是需要提升产业规模 , 只有规模做大 , 规模效应才有望带来边际成本的改善 , 才能使产品的盈利空间维持在高位 。
盈利问题是上市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 曾在安防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领域有所布局的GQY视讯(300076.SZ)在2019年便全面收缩了智能机器人业务 , 整个2020年都没有生产过一台机器人 , 将生产重点放在更为赚钱的大屏拼接显示系统、系统集成业务上 。
医疗机器人是当前国内发展较快的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 , 但也与其他专业服务机器人的情况一样 , A股虽然也有不少企业在研发医疗机器人 , 但这些上市公司的医疗机器人产品要么包含在其他业务中 , 要么还处于研发中 。
楚天科技(300358.SZ)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中明确列出机器人相关业务的企业 , 其控股子公司楚天机器人从事医药医疗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 承担年产300台套高端生物智能装备及医疗机器人建设等项目 。 但根据其财报 , 当前其涉及机器人且实现营收的主要是后包装线业务 , 即药品、化妆品及食品等各类物品灌装封口完成后的包装 , 2020年该业务共实现营收5.97亿元 , 同比增16.01% , 营收占比16.70% 。
工业机器人: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是工业大国 , 在机器人领域 , 相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 , 工业机器人无论是在种类还是市场规模上都要成熟一些 。
据了解 , 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在汽车行业 , 并逐渐步拓展至3C、金属加工、化工、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 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数据 ,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1万台 , 同比增长19.1% 。 受此影响 , 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大多实现了业绩的正向增长 , 部分企业甚至净利润增长超过50% 。

同比|财报看机器人公司的2020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 GPLP犀牛财经整理
从上表列出的10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据中不难发现 , 除机器人(300024.SZ)外 , 其他企业营收均实现了增长;净利润方面6家上市公司实现了增长 。 不过 , 这种增长与其工业机器人业务有多少关系还需看其具体业务数据 。
仅从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数据来看 , 新时达(002527.SZ)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2020年实现营收25.19亿元 , 同比增11.26% , 营收占比63.66% , 是其中表现较好的一家企业 , 但营业成本的提升导致毛利率同比降1.30个百分点至16.51% 。
机器人是国内较早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公司 , 2020年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营收116.49亿元 , 同比增19.85% 。 根据其年报 , 其产品虽然被用于多个领域 , 但前四大客户均属航空航天行业 。 不过 , 除工业机器人外 , 机器人其他业务表现不佳 , 其中只有交通自动化系统实现了1.44%的营收增长 ,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和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营收同比分别降28.85%、10.68% , 这也导致其全年营收同比降3.13% 。 再加上疫情影响 , 机器人的净利润也是3年内首次出现亏损的情况 。
华中数控(300161.SZ)作为一家拥有除减速机外全部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 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45.95%、81.19% , 并将在教育、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布局 。 不过 , 仅从财报中的数据来看 , 华中数控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 , 该业务共实现营收6.20亿元 , 同比增51.87% 。 机器人与智能产线虽然营收增长1.18%至4.23亿元 , 但营收占比却从2019年的46.15%降至31.99% 。
博实股份(002689.SZ)在2020年也迎来了连续3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长 , 但机器人业务对营收增长的贡献并不大 。 2020年 , 博实股份的机器人及成套系统装备共实现营收2.42亿元 , 同比降1.21% 。 真正带动营收增长的是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 , 营收同比增52.64%至6.64亿元 。
与机器人、华中数控等企业一样 , 华昌达(300278.SZ)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也没有实现大规模增长 , 工业机器人集成装备业务同比仅增2.86% 。
主要生产码垛机器人的泰禾智能(603656.SH)单独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仅实现营收1046.74万元 , 不仅在其三大主要产品分类中营收占比较低且同比降26.71% , 而且其主要营收增长还是靠智能检测分选装备以及智能包装装备 。
在其他企业中 , 天奇股份(002009.SZ)虽然已有机器人产品完成先下交付 , 但未公布机器人业务具体营收数据 。 亚威股份(002559.SZ)虽然表示工业机器人全年订单增长108% , 但也未公布具体的营收情况 。 此外 , 由于佳士科技(300193.SZ)、巨星科技(002444.SZ)也未单独公布机器人业务的具体数据 , 2020年其工业机器人经营状况也不得而知 。
【同比|财报看机器人公司的2020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整体来看 , 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仅有少数企业真正因工业机器人实现了业绩增长 , 虽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疫情期间停工停产 , 但想要真正享受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红利恐怕仍需要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