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甲医院的智慧大脑

在公共建筑中 , 医院的复杂程度可以说排名前列 。 大型医院的机电设备和人流量“双高” , 且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对建筑的运维要求极其高 。 由四建集团研发的“基于BIM的医院建筑智慧运维技术” , 在新华医院、东方医院中得到示范应用 。  
去年7月底 , 上海新华医院儿科综合楼投入试运营 。 在医院后勤运维指挥中心 , 大屏上的医院数字模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 这是综合楼建筑的数字孪生模型 , 每层楼、每个房间乃至每根管道都清晰呈现在大屏幕中 。 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 , 医院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 , 进出人员的面部信息等所有建筑空间信息、建筑物运行信息以及建筑物维修管理、能耗信息 , 全部纳入一张屏 。  
【|解读三甲医院的智慧大脑】“基于BIM的医院建筑智慧运维技术”上线两年来 , 新华医院已有22家外包公司通过BIM运维平台实现维保工单化、在线化管理 , 实现公共建筑主动式、精细化运维管理 , 2020年维修工单相比2019年下降11.61% ,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重复报修、异常维保自动挖掘 , 提升了服务保障水平和病人满意度 。 四建集团工程研究院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许璟琳表示 , 对25万平方米建筑BIM静态数据和一整年约1TB动态数据综合分析 , 可以在10秒内完成能耗异常点挖掘、重复维修点挖掘、设备更新经济性评估等大数据分析 , 有效支持智慧运维决策 。 相比常规运维模式 , 使用BIM运维的建筑单位面积重复报修量减少50% , 单位面积报修量减少50% , 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