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AI巨头新战场:旷视的物流故事怎么讲?

作者|芦依 编辑|罗丽娟
粉色堆垛机在高达25米的仓库上下运转 , 将货物托上货架 , 托一次是16箱衣物 , 约是200件夏装 。 在仓库的高层密密麻麻挂装着服装 , 不需工人上下楼跑动 , 服装就能顺着轨道跨楼层、多方向地传输 , 再经贴码、分装、运输出库 。

巨头|AI巨头新战场:旷视的物流故事怎么讲?
文章图片

无锡梦燕服饰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立体仓库
这是无锡梦燕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燕)的智慧仓库 , 也是旷视智慧物流业务的一个合作案例 。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 , 以前我们工人一天的微信步数是5万5千步 , 改造后运动量是2万步 , 相当于为每位工人节省了3万5千步 。 ”梦燕公司业务负责人宋建军告诉全天候科技 。
旷视做智慧物流已不是新鲜事 , 毕竟CV“四小龙”们都在开辟新战场 。 他们以安防业务起家 , 之后又各有侧重 。 比如商汤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的平台型公司 , 云从主打“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而旷视则走上了“软硬件一体”道路 , 把智慧物流作为下个增长点 。
就在去年10月 , 旷视正式宣布了智慧物流战略 , 既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的2.0版本 , 也一口气发布了7款智能硬件机器人 。 旷视曾自称要做“最硬”的AI公司 。
“河图”是什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曾解释道 , “河图是一个致力于多种类型的机器人 , 与物流、制造业务系统快速集成 , 并且可以一站式解决从规划、仿真、实施和运营的一套全流程的操作系统 。”
在收购艾瑞思机器人后 , 旷视已经自研了包括AMR机器人、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等多款智慧物流硬件 。
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白建宏表示 , 旷视在智慧物流上的商业模式是卖产品解决方案 , 包括解决方案和机器人在内的硬件产品 。
虽然被给予厚望 , 智慧物流并不能在短期获得高回报 。 旷视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前三个季度 , 该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仅为7.5% , 对总营收的贡献仍然较小 。
白建宏还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 “接触客户时发现 , 工厂对转型智慧物流会有顾虑 , 往往是由点及面 , 先试水改造一条生产线 , 看到成效后再逐项进行升级 , 这总是需要一个时间过渡 。 ”这种普遍现象 , 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旷视智慧物流的推进速度 。
作为传统行业的物流并不是块好啃的骨头 。 梦燕方面向全天候科技表示 , 此前仓库没有智能化设备和管理软件 , 仓库的智能化程度较低;由于单纯依靠人工 , 其作业效率难以提升 , 不仅影响整个门店的销售 , 还会造成库存积压 。 这也是他们与旷视一起改造工厂的原因 。
除梦燕以外 , 旷视也在陆续拓展客户 , 向鞋服、医药、智能制造、零售电商等多家客户提供了仓库、工场及零售店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 徐福记也是案例之一 。
近日 , 全天候科技采访了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白建宏、梦燕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宋建军和信息化负责人王春建 , 就旷视的智慧物流业务 , 以及AI对物流行业影响等话题展开对话(对话经全天候科技编辑删减) 。
问:以前纯人工作业的方式存在哪些问题?
梦燕宋建军:原先的旧仓库是纯手工作业的 。 纯依赖人工会使得作业效率较低 。 梦燕每年要推出2000-3000款服装 , 日发货最多达到3-4万件 。 大量衣物需进行挂装、叠装 , 然后称重、贴标、分拣发货 , 单纯依靠人工作业不仅成本高 , 效率与库内作业时效也很难提升 。 这样的话 , 不仅影响到整个门店的销售 , 还会造成库存积压 。
除此以外 , 出入库作业需要熟练工将产品放到对应位置 , 导致梦燕在旺季时很难补充人手 , 在人力方面会对业务有制约 。
问:旷视的河图系统在哪些环节上对工厂进行了改造?
梦燕宋建军:2017年建造自动化立体仓库时 , 旷视就参与了 。 浇筑地皮、水泥厚度和货架摆放等细节问题都有关注 。 在仓储环节 , 从入库、库内的合理存储、拣货、分拨复核再到最后的运输 , 都会有改造 。 为提高拣货效率 , 我们要合理使用纸箱 , 安排合理的路线 。 分拨复核的话 , 需要优化每个分拨位的作业量 , 不能让工人的工作量差距太大 。
我们旧仓库的货架只有两层 , 因为工人上梯子举重物也就这么高了 , 再高会有危险 。 现在堆垛机能直接摆货 , 我们现在的仓库有25米高了 。
以前工人需要拿着一张单子 , 靠自己记忆寻找货品的摆放位置 , 新人记牢摆放位置大致得要半年的时间 , 他们还要坐电梯把货物拖放到合适的位置 。 而现在 , 通过机器给货品打好标签后 , 系统可以直接提示摆放位置 。
系统也会设置好码放规则 , 当季新货会放在同一区 , 不会让货散落到各个楼层里去 。 系统还能为工人做出合理的路线规划 , 不会走回头路 。 这样新人短暂培训下也能很快上手 , 能极大程度上避免对熟练工的依赖 。
问:在用人工和用河图系统上有成本的比较吗?
梦燕王春建:这种事要看长远 。短期用人工还是便宜的 ,但做智慧工厂后我们的效率和准确率能有提升 , 这意味着很多销售的关键节点我们能抓住 。 如果只依赖人工 , 人也会出错 , 比如本该2天完成的拣货4天才完成 , 那就失去了两天的销售窗口 。 所以 , 这并不是减少或增加几个人来决定的 , 影响的是整个链条 。
仓储就像一个枢纽 , 连接着门店、物流等很多个环节 , 在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卡死 , 都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 就像高速公路被堵死一样 。
问:为什么选择旷视这种集成的解决方案 , 没有去寻找传统物流公司的合作?
梦燕王春建:旷视相当于一个集成商的角色 , 可以把整个数据、系统和硬件整体集成下来 。 如果让我们自己做集成去接触各家设备公司 , 我们在这方面没那么专业 , 虽然可以处理数据 , 但我们处理不了这些硬件 , 这样反而事倍功半了 。
传统的物流公司关注设备的运作和稳定性 。 而AI公司的强项在于数据和算法 , 重视大数据在高并发下怎么去合理分配 。 我认为对现在的物流行业而言 , 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
比如我们和旷视合作的电子标签 , 做成了全动态的且有算法植入 , 这样我们可以去均分所有的工作量 。 传统的是按照流水线来做 , 可能有人没活干有人很忙碌 , 需要不停加减人员 。 但我们现在想用处理数据的能力去纠正这些工作 , 让流水线上工人的工作量是均等合理的 。
这需要集成商有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 需要能够总控设备去做合理的调度 。 比如检测到楼下的循环线繁忙 , 楼上的机器就不会再往下派任务 , 这样就可以合理调度设备以及人员 。
问:有数据能佐证AI及河图系统提升了工厂效率吗?
旷视白建宏:从数据来看 , 以前产品入库需要工人去找货 , 现在只要一个叉车司机就可以完成 , 效率提升了不止2倍 。 同时 , 工厂改造后也能减少搬运次数 , 优化存储方式 。 以前仓库的日出货量最多三四万件 , 现在已经能支撑日出货六千箱 , 即18万件的水平 。
问:有些企业会对转型有顾虑 , 只愿意先试水一条生产线 , 这对旷视做智慧物流而言有压力吗?
【巨头|AI巨头新战场:旷视的物流故事怎么讲?】旷视白建宏:这其实是一种行业普遍现象 。 我们在接触客户时发现 , 工厂对转型智慧物流会有顾虑 , 往往是由点及面 , 先试水改造一条生产线 , 然后综合考量投资收益、人员成本节约等方面后 , 再逐项进行转型 , 这总是需要一个时间过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