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 , 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解释也不同 。 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 , 受限于人类的观察和科学技术条件 , 注定了人类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 但是富有想象力的人们编造了一个答案 , 他们认为人类是由更高等级生物所创造 , 比如:我国认为女娲伏羲创造了人类 , 圣经则提出人类是由上帝所创造 , 这种思想被称之为“神创论” 。
【科学|人都是父母生得,在人类出现之前,第一对男女是怎么来的?】但是神创论有一个明显的瑕疵 , 如果人类是由神创造的 , 那神又是怎么来的?如此往复地追查下去 , 必定要有一个最终的解释 , 所以在之后 , 人们逐渐抛弃了神创论 , 开始探索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 。
第一个人的由来
根据现代进化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进化版) , 第一个人是由其他生物演化而来 。 大约在1亿年前 , 恐龙还称霸地球时 , 人类的远古祖先就已经出现 , 只是因为恐龙体型庞大 , 而且演化得过于成功 , 霸占了许多生态位 , 导致人类的远古祖先只能在恐龙的阴影下苟且偷生 。
大约在6500万年前 , 一颗直径10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地球 , 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引发的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 , 使得地球环境骤变 , 原先肥沃的土地一下子变成了焦土 , 原先生机盎然的生态链一下子变成了红莲地狱 。
骤然变化的环境 , 使得对食物需求量大的恐龙逐渐消失 , 而体型较小 , 对食物较小的哺乳动物却逃过了一劫 , 并且在地球生态恢复之后 , 开始抢占原本属于恐龙的生态位 。
人类远古祖先抢占了树上的生态位 , 以树栖的形式生存在非洲地区 。 但是好景不长 , 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 , 非洲地区的森林逐渐褪去 , 高大的树木变得越来越少 , 以至于人类远古祖先不得不下地生存;在当时人类祖先也有一些小分支 , 它们不愿意放弃树上的生活 , 追随着森林的脚步跑到了非洲西部 , 并在演化的过程中演化成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 。
人类下地生存之后 , 因为生存恶劣 , 而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不强 , 既没有演化出足够强大的身体迎击敌人 , 也没有演化出敏捷的速度逃过食肉动物的追捕 , 但幸运的是 , 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火 , 并将火作为工具击退猎物 , 烤制食物 , 以及改造周围的环境 。
火的使用 , 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演化 , 使得人类有充足的能量用于发展其他身体器官 , 在这种条件下 , 人类的大脑逐渐膨大 , 当脑容量突破了650毫升时(也有其他的说法) , 古人类学家就认为“人”诞生了 , 而地球上第一个人种是“能人” , 能人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直立人 , 海森堡人 , 尼安德特人 , 智人等 。
现如今所有的人类都是智人 , 而智人出现在大约20万年前 , 只是第一个智人是谁 , 以及它诞生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了 , 不过生物学家们也不关心第一个人是谁 , 他们关心的是种群的进化 , 而不是个体的基因差异 。
第一个生命的诞生
可能会有人说 , 既然人类是由其他生物演化而来的 , 那其他生物又是从何而来?第一个生命究竟从何而来 。
其实 , 如果不解决第一个生物是怎么来的 , 进化论就不算完整 , 原因是因为神创论就是无法解释第一个神是怎么来的 。
关于第一个生命是怎么来的 , 现如今已经有了答案 , 第一个生命很可能诞生于海底热泉口 , 这也被称之为“海底热泉口假说” 。
科学家们发现 , 海底热泉口附近持续会喷薄出300-400℃的高温物质 , 并且这里还伴随着强酸强碱环境 , 原本这里应该不适宜生物生存 , 但科学家们却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生物 , 而在没有海底热泉口的海底 , 生物数量却稀少地可怜 。
原因是因为深海海底无法接收到阳光的照射 , 浮游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 以至于深海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只能接受海洋上层的有机质沉降 , 导致能量来源稀少 , 所以海底生物数量却非常稀少 。
而海底热泉口附近 , 热泉持续喷发的高温物质 , 使得它就像是持续往水杯里注入牛奶 , 在注入水流的地方 , 牛奶与水之间形成了能量差 , 而能量差就可以催动着ATP的合成 , 从而为生物提供能量 。
地球早期海洋之中因为雷电等作用 , 已经生成了许多有机质 , 这些有机质就像是砖头瓦块 , 但还没有形成生命 。
而在海底热泉口附近 , 两侧的浓度差使得这些有机质能够组装成房子 , 虽然非常简陋 , 没有细胞膜 , 没有细胞核 , 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等 , 但是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却诞生了 。
原始生命非常简陋 , 但是在持续的演化过程中 , 它们不断武装自己 , 让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 , 最终演化成为了如今地球上的生物 , 人类也是这些远古生命的后代 。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