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 , 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 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 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文章图片
袁隆平的科研成就、教学成果以及对社会对世界的贡献 , 都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形容、概括 。 如今传来噩耗 , 让人痛惜!
文章图片
无数网友的朋友圈都在同一时间段 , 出现了同样的文字 , 深沉哀悼「科学巨星」袁隆平 。 关于袁隆平的后事安排 , 暂时没有任何确切通知 。 因为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 所以在网络上千万网友也是集体呼呼为袁隆平降半旗 。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 , 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 , 呼吁为科学家的袁隆平降半旗也是引发了热议 。 很快 , 此提议也得到了新华社的认可 , 并且直接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 。
文章图片
不过 , 人死不能复生 , 作为生者能够做的 , 那就是缅怀致敬伟人 。 袁老去世的消息就像一记重磅炸弹 , 所有的明星都在沉痛哀悼无心娱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央视电影频道早已开启了网上《袁隆平》的五遍联播 , 六公主再次彰显了她的应景责任担当 。
作为卫视的领头羊 , 湖南卫视这一次也是当仁不让 , 率先停播王牌综艺《快乐大本营》 , 播出电影《袁隆平》来缅怀致敬袁老 。
文章图片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 , 举国上下都在哀悼的时候 , 虞书欣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 , 突然闯进了公众的视线 , 制造了一个娱乐话题上了热搜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说「虞书欣不知道发新歌」 , 是粉丝帮忙刷的点击量 。 那么另一个是推荐位的「虞书欣暴走萝莉」 , 显然是虞书欣团队自己买的 。
文章图片
还有网友发现 , 虞书欣在短视频平台也是挂了四个热搜 , 而且都是她的名字在前 , 再仔细看看内容 , 其实都是在为虞书欣宣传 , 这样的词条总不至于是对家给买的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22日上午11点多袁隆平传出病危消息后 , 虞书欣还在12点左右发短视频宣传新歌 。
文章图片
更荒诞的是 , 虞书欣还有一个教粉丝摆pose的热搜在蓄势待发 , 将要上热搜 。 今天发生这么多大事 , 虞书欣还在忙着宣传教粉丝摆pose 。
文章图片
在这个节骨眼上 , 这些娱乐消息格外的讽刺 。 网友甚至愤怒地表示:「英雄枯骨无人问 , 戏子家事天下知 。 」其实 , 无论是发生地震又或是英雄与世长辞 , 此时此刻的每一件事应该都比娱乐更重要一些 。 因此 , 虞书欣的这个「抢热搜」行为也是遭到了网友们的唾骂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明知道要给社会事件「让路」的情况下硬挤上热搜 , 占用公共资源 , 虞书欣被网友集火也是情理之中 , 在这样社会事件频发的日子里 , 低调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
文章图片
事情发酵后 , 可能是迫于舆论的压力 , 虞书欣工作室做出道歉 , 并解释了其中缘由 。 但这样的说辞 , 似乎并不能平息众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绝非单方面的道德绑架 , 而是虞书欣作为公众人物 , 却不懂得讲究场合、时机 。 这种艺人还能火起来 , 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并且虞书欣的口碑向来也不太好 , 之前还一直背负着「无赖之女」的名号在娱乐圈中闯荡 。 多次引发争议事件 , 却一直活跃在公众视线中 , 令人有一种避之不及的厌恶感!如今 , 又在这么不合时宜的时候 , 居然还来买热搜 , 难道虞书欣就真的这么缺流量了吗?
文章图片
面对有艺人在袁隆平去世当天 , 拼命为个人宣传抢注意力;让人觉得真的很丢脸 。 儒爷也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著名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若唱后庭花 。 」或许这句诗词 , 就是专门用来形容眼里只有个人利益和金钱的「商女」 , 而不在乎家国责任的艺人吧!
文章图片
【宣传|袁隆平院士去世,虞书欣还在抢热搜,惹众怒后,工作室发声道歉】无论是做人做事 , 只有谨遵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 才可能在娱乐圈走得越来越远 , 否则也只能是寸步难行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针对这些明星 , 儒爷只会让一个字送给她 , 那就是「糊」 。 #袁隆平去世##虞书欣抢热搜##虞书欣工作室道歉#
推荐阅读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共建护平安 普法宣传暖人心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月球|院士曾称2030年登月有望!航天局确认研发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
- 国之|瞭望 | 为国之重器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 模式|樊建平院士:中国要有自己科技自立自强的模式,而不是紧跟西方
- 风险|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商业航天很火但风险也比较大
- 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空间互联网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