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科院物理所举办2021年公众科学日

【实验|中科院物理所举办2021年公众科学日】5月22日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 这场关于物理、关于科学的大型“狂欢” , 吸引了数百万公众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参与 。

实验|中科院物理所举办2021年公众科学日
文章图片

本次公众科学日由中科院物理所与bilibili联合主办 ,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协办 , 主题是“中二所的奇妙冒险” , 旨在打破物理与科学的次元壁 , 呈现妙趣横生的科学冒险故事 。 全天包含院士报告、雁栖湖畔科学游、户外大型实验秀、UP主小课堂、科学互动真人秀、bilibili主题科普展、实验室巡礼、科学实验一起嗨、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等13项主题活动 。 受疫情影响 , 线下活动在采取严格防疫措施的基础上 , 对公众分批次限流开放 , 更多观众通过线上观看直播的形式参与其中 。 物理所中关村园区、物理所怀柔园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bilibili跨界联合 , 全天12个小时不间断的精彩内容给公众最佳的沉浸式科学体验 。
作为科学日的开场 , 院士报告为整个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调 。 在《加强基础研究 助推电动中国》报告中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立泉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现状 , 介绍了“什么是电动中国”和“什么是能源互联网” , 并以锂(钠)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发展 , 再到推动我国电动汽车的世界领先地位为例 , 说明了基础研究对于助推电动中国、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意义 。
在了解了基础研究的重要价值之后 , 精彩纷呈的科学实验紧接着吸引了现场公众的注意力 。 在UP主豆豆子ex的介绍下 , 户外大型实验秀拉开帷幕 , 首先由科普达人杨帆(真·凤舞九天)上演《疯狂化学》 , 为大家呈现了干冰气泡、大象牙膏、银镜反应、碘钟连续、羟胺烟雾弹等震撼的科学实验 。 接着 , 在《生活何处不物理》实验秀中 ,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陈征给大家带来了气球水母、变音钟、莱顿瓶+维氏起电机、特斯拉线圈等惊奇物理实验 , 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 啧啧称奇 。 除此之外 , 现场还为公众准备了几十种互动科学实验 , 从VR体验原子世界到光学隐身装置 , 从摩尔条纹到魔角石墨烯 , 斯特林发动机、电磁加速器、悬浮的灯泡、彩色碳纳米管电子墨水等;大家可以同中国天气的虚拟主播“天气阿淮Official”进行现场连麦互动;同时 , 还邀请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倾情加入 , 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吸引在场观众积极互动 , 踊跃参与 。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纷纷表示“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
展览区域汇聚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家精神 , 不少公众驻足观看 。 科学互动真人秀《奔跑吧 科学》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为基地 , 联合韩小沐等UP主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秘之旅 。 该环节依托展区内的成果分为四轮关卡 , 通过嘉宾们的分组对抗形式进行多项比拼 , 用通俗的方式引出科学知识 , 趣味介绍科技成果 。 活动形式新颖 , 呈现方式观众喜闻乐见 , 为观众立体打造成果展形象 , 直播间观众们好评不断 。
在物理所中关村园区活动如火如荼的同时 , 怀柔园区也是热火朝天 。 今年科学日首次揭秘怀柔“冒险岛”模式 , 也是物理所怀柔园区“一装置两平台”首次对公众开放 , 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 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 。 在寻宝环节中 , 观众们根据“藏宝图”探索实验室隐藏的小惊喜;在物理问题咨询区 , 针对“老师不教 , 爸妈不会”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 此外 , 非晶材料、超导磁悬浮、激光炮、量子调控、超快电镜、单晶薄膜等一一呈现在公众面前 。
据了解 , 中科院本届公众科学日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就是走进了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 , 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 , 也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支点 。 因此 , 物理所怀柔园区积极助力对怀柔青少年的科普工作 , 将怀柔科学城建设的内涵及物理所大科学装置及科研平台设施的建设意义向社会公众传播 , 也是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沈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