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 西安航天基地近20家优秀科技企业携30余件参会展品组团亮相 , 彰显了西安航天基地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承载区的实力和使命 。
文章图片
西安航天基地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 从嫦娥五号、嫦娥五号和天和核心舱 , 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 , 均有航天“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企业的身影 。 2021年 , 西安航天基地秉承“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 ,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双重使命 , 加快构建航天基地现代产业体系 , 大力发展“科创航天” , 建设“产业航天”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科创航天”引领带动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在航天基地 , 众多航天及军工院所集聚了深厚的科技创新资源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也扎根于此 , 如今叫“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 它的前身——航天504所先后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一号”等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任务 , 为我国近300颗卫星提供了关键技术产品 。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西安分院为国家重要科研任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与支持 , 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等28星船发射任务 , 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以及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提供的关键设备保证了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进行 。
在探月工程研制任务中 , 西安分院为嫦娥系列卫星提供的测控数传子系统保证了月面图像的快速下传 , 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和交会对接雷达助力成功降落月球表面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 ,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 探月工程三期圆满收官 。
“开年以来 , 分院已参与了14星发射任务 , 承担这些卫星最为核心的有效载荷 , 目前在轨表现优良 。 ”西安分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 在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中 , 分院再次参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 , 2021年全年载人航天共5次发射任务 , 西安分院承担中继终端、仪表软件、天线网络等重要产品 。
【西安分院|产业航天!解码西安航天基地“科创+产业”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除了国家重大项目 , 西安分院还一直致力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 努力将航天科技进行转化 , 推动融合发展 , 努力构建以“技术共生、能力共用、资源共享、产业共融”为特色 , 具有“航天基因”的融合发展示范院所 。 在民用产品方面 , 已开发出“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终端产品 , 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及市场应用价值 。
此外 , 西安航天基地计划建设占地约1200亩的“两城十园”共12个科技产业园区 , 实现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双创载体从2020年的12家达到2025年的50家 , 努力打造大西安科创高地 。
“产业航天”注入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砥砺前行的2021年 , 西安航天基地实现了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多个经济指标领跑西安市的优异成绩 , 保持了经济指标的高位运行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通报中 , 航天基地作为“高技术转化应用(航天)陕西西安市”产业示范基地 , 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获得五星级评价的产业基地 。
西安航天基地在“产业航天”规划中 , 要实现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五强”目标 , 巩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优势 。 其中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隆基股份”)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年产3GW高效单晶电池技术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航天 , 成为代表企业 。
文章图片
隆基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 , 多年来专注单晶技术路线 , 专注技术研发和产品领先 , 凭着坚守和创新 , 从硅片、组件再到电站建设 , 发展壮大成为引领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龙头 。 2020年 , 隆基股份发布了首款BIPV产品“隆顶” , 让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绿色建筑成为新风尚 。
“航天基地营商环境优越 , 科技资源优势明显 , 产业龙头聚集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完备 , 对企业支持力度大 。 ”隆基股份硅片事业部技术设备部总监周国平表示 , “隆顶”实现了工商业建筑屋顶与光伏发电的高效融合 , 兼具优异建材性能和稳定发电特性 , 有利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为工业绿色转型带来机遇 。
未来 , 按照“产业航天”工作实施方案 , 航天基地将聚力做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 , 做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应用3大新兴产业 , 做专研发设计、软件及信息服务2大生产性服务业 , 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 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硬件|西安疫情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 美光三星英伟达都受牵连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
- 硬件|松和产业开发出耐热可弯曲的透明印刷电路板
- 最新消息|美光西安DRAM工厂遭受影响:预计将出现供货延误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