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5 年增长 30 多倍 “一路狂奔”的马拉松赛乱象透视
21 条生命猝然逝去——甘肃省景泰县的一场马拉松越野赛惨剧,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 。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 2014 年的 51 场增长到 2019 年的 1828 场 ,5 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 30 倍 。
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赛乱象频发,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
文章图片
赛事井喷 :5 年增长 30 多倍
中国田径协会 2020 年 4 月发布的 《2019 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显示 ,2011 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的数量仅为 22 场 ,2014 年增长到 51 场 。
【视点·观察|5 年增长 30 多倍 “一路狂奔”的马拉松赛乱象透视】2014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家体育总局也取消了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 。此后,马拉松赛事数量进入“井喷期”——全国马拉松 2015 年 134 场 ,2016 年 993 场,到 2019 年达到 1828 场 。
文章图片
《2019 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截图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马拉松赛事停办 。但从 2020 年底开始逐渐恢复办赛,到 2021 年 5 月,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已基本达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
赛事数量增长后,“内卷”在所难免——无论主办方还是参赛者,都有追求长距离和高难度的倾向 。近年来,长距离越野跑这个小众运动也渐渐走进大众视野 。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 年,越野跑赛事数量为 312 场 ,2019 年增长到 481 场 。
在网络上搜索 100 公里越野跑,会发现一串长得看不到头的名字——北京 100、 广州 100、 深圳 100、 大连 100、 黄山 100、 阳朔 100、 大理 100…… 甚至还有不少 100 英里的赛事 。
业内人士介绍,越野跑虽然也经常被冠以“马拉松”的名头,但与公路马拉松比,越野跑在比赛场地、难度特点、危险系数、赛事组织和对选手身体心理要求等方面差异非常大,是一个小众运动 。
文章图片
参赛选手在 2020 幽州古道超级越野赛中经过水头长城
一位越野跑赛事运营从业者说,美国越野跑协会注册的比赛大约 1500 场,其中百公里和百英里的比赛不到总数量的 5% 。
“越野运动最发达的国家尚且如此,但我们的长距离越野跑赛事,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比例 。”他说 。
为何各方趋之若鹜
山东某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用 4 到 5 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马拉松 50 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对马拉松运动缺乏理性认知 。
广州一家马拉松运营公司的创始人梁先生说,现在国内马拉松办赛市场已经“一片红海”,每当有新的马拉松开办或者此前的运营合同到期,“十几家公司去抢项目都算少的”,价格压得很低 。
由于需要协调安保、交通、医疗等多方面的公共资源,“地头蛇”现象也成为不少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的一个普遍特点 。
“很多赛事,你要拿就必须和当地熟门熟路的公司合作,有的‘地头蛇’很强势,也就借用下你的资质,中标以后就没你啥事儿了 。”梁先生说 。
马拉松比赛为何引得各方趋之若鹜?
文章图片
2021 西安马拉松赛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一博 摄
山东某市已经连续多年举办马拉松,该市一位副市长说,对于举办城市来说,马拉松赛事可以展现城市风貌,塑造城市形象;赛事办得好就有品牌效应,就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与国际影响力 。
而一场越野马拉松,对于一些自然景区的品牌营销,亦是“四两拨千斤” 。除了传统媒体,很多地方也很看中网络“大 V” 等 “KOL”( 关键意见领袖) 。
“很多跑圈‘大神’跑小比赛,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组委会全包,全程 VIP 接待,只需要动动手指发发微博 。”一位资深跑友说 。
此外,承接、承办马拉松赛事,也有不错的利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推动、运营“跑马” 。
“野鸡比赛”乱象频发
赛事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运营机构的运营能力和参赛者的观念意识并没有跟上,导致近年来一些马拉松赛事组织乱象层出不穷 。
赛事越办越多,但得到官方认证赛事的比例却逐年下降 。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6 年,马拉松赛事总量为 993 场,其中田协认证的赛事为 328 场,占比略超三成;到了 2019 年,赛事总量增长到 1828 场,认证赛事仅为 357 场,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二成 。
“田协或者登协认证的比赛,会派出专业的监督人员和裁判,对赛事筹备整个流程进行监管和把控,因此基本的安全还是有保证的,一些‘野鸡比赛’就不好说了 。”广州一位资深跑友说 。
被很多人戏称为“野鸡比赛”的,就是没有田协、登协、体育局等官方和专业组织认证的赛事 。这些赛事处在“监管真空”下 。不少赛事背后的运营公司,可能仅仅是一两个专业人士带着几个大学毕业生搭的“草台班子”,“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
云南省路跑协会副秘书长饶利群说,我国越野赛起步较晚,很多组委会的运营方经验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尽如人意,赛事医疗救援和现场应急救治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有些仅是临时招募,仅仅进行一次赛前培训就拉上赛场;对于多层医疗救护力量的布控,没有实现闭环高效管理 。”
作为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的运营方,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16 年成立,在 2018 年以 150 万元的价格中标“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2018 首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暨首届黄河石林国际马拉松赛运营服务项目”,其在工商系统登记的 2020 年报显示 ,2020 年该公司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0 人 。
文章图片
年报截图
生命至上,警钟长鸣
这次甘肃景泰越野赛重大事故给野蛮生长的各种跑步赛事敲响了警钟 。
国家体育总局 23 日晚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提到要进一步压实体育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 。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说,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审批激活了体育市场,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审批权下放后,一些地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没跟上,造成了监管真空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个别地方招标还存在依靠人情关系的情况 。一些运营机构缺乏法律责任意识,导致办赛中安全和应急措施不到位 。
文章图片
5 月 22 日,参赛选手在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比赛中 。新华社采访人员 范培珅 摄
上海市银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婉说,取消赛事审批只是从行政层面简化了赛事申办流程,但依然有《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等规定;而且,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参赛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要承担侵权责任 。
饶利群说,每一场赛事都要以人为本,要秉持“生命第一,赛事第二”的赛事宗旨 。马拉松和越野赛事都是户外极限运动,存在一定的危险 。主办方要高度重视赛事医疗保障,将生命元素置于赛事活动的金字塔之上;参赛者要放下“跑咖”心态,珍惜生命,学习急救常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树立“回家,才是赛事终点”的根本理念 。(执笔采访人员王浩明,参与采访人员吉哲鹏、王阳、朱翃)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