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双循环”带来发展新格局

◎采访人员 过国忠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溢出、电动自行车的3C强制认证管、新国标强制实施、海外需求激增等影响 , 智能化和数字化正成为重点发展新方向 , 特别随着技术应用迭代升级、大规模新旧替换、出口持续扩大等 , 企业迎来了多重机遇叠加的发展红利期 。 ”5月20日举行的2021中国(无锡)电动车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上 , 无锡市锡山区委书记周文栋说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认为 , 目前 , 电动车产业行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 , 特别是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 电动车产业对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出口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尤其是国家出台‘六保六稳’各项政策 , 提出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 这些都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 , 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 因此 , 电动车产业要抓住历史机遇 , 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 积极融入‘双碳’行动 , 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整体产业链的创新 , 推动产业不断创新、变革、开放、进步 ,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  
在中经公司研究部总经理邓学看来 , 乘用车减排国家规划和创新路径非常清晰 , 逐步从政策(补贴)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过渡 。 可以说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正在经历处于爆发增长的初期阶段 。  
“目前 , 行业已呈现出新势力先行、传统车企逐步发力、互联网企业入局的发展格局 。 今后 , 龙头竞争力更加凸显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 电动车制造技术门槛低、资产较轻 , 因此 , 行业格局比较分散 , 但基于消费需求升级 , 集中度提升已经能够看到趋势 。 ”邓学说 , 未来 , 有品牌、有规模 , 特别是有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 , 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  
高延敏提出 , 电动车产业要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 , 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 ,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 从而降低资源成本 , 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同时 , 要继续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 , 企业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个中心 , 通过深入挖掘和拓展细分市场 , 不断研发高端产品或高性价比产品 , 进一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  
值得一提的是 , 无锡市锡山区经过多年精深耕细作 , 已成为全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 目前 , 拥有整车制造企业190家、配套企业450家 , 形成控制器、减震器、车架、电机、轮毂、塑件等上下游协作配套产业链 , 整车年产量超1400万辆 , 占全国电动车产量的40% 。 今年一季度 , 全区电动车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78亿元 , 同比增长108.3% 。  
“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 , 大力引进先进高端项目 , 全力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 持续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 , 集聚一批具有创新实力品牌企业 , 打造出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 。 ”周文栋说 。  
【|电动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双循环”带来发展新格局】下一步 , 锡山将进一步抢抓发展新机遇 , 按照“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思路 , 配套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主要环节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推动 ,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引领力的“链主企业” , 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力 , 大力发展整车集成和电机、电池、电控系统等关键环节 , 打造链条完整、层次高端的产业图谱 , 培育“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产业群落 。 到“十四五”末 , 产业集群规模超1000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