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硬核科技为建筑施工插上智慧翅膀

建筑工人通过人脸识别入场、无人机智能自动巡查、5G智能巡检眼镜远程视频“专家会诊”……在中新天津生态城 , 这些硬核科技手段正在为传统建筑工地带来一场“智慧变革” 。
【进行|硬核科技为建筑施工插上智慧翅膀】在位于生态城华五路与中天大道交口的50#地块中学项目施工现场 ,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了对人员的精准管理 。 入场人员通过实名制验证通道时 , LED大屏上会显示其个人信息、施工现场人数变化和工种情况 。
“您好 , 进入施工场地请佩戴安全帽 。 ”入场通道内的智能摄像头发出语音提醒 。 在这里 , 所有管理人员佩戴的智能安全帽都具有定位功能 , 项目经理通过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可实时查看管理人员的具体位置 , 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时 , 可通过对讲机指挥管理人员迅速前往事发点位处置 。
项目入口处还有一个带有LED显示屏的小型装置 , 屏幕上的红色字体滚动显示着工地的现场固体颗粒物指标 , 可实时对工地现场扬尘进行监测 , 当固体颗粒物指标超标时 , 装置会自动喷淋降尘(上图) 。 同时 , 生态城的无人机智能自动巡查系统实时查看工地进度及裸土苫盖情况 , 对违规现象进行喊话提示并拍照取证 。
工地还配备了一款可穿戴设备——5G智能巡检眼镜 。 这款特殊的眼镜只有右眼部位 , 外观是一块狭长形状的显示屏 , 镜腿处安装有摄像头 。 巡查人员戴上眼镜后 , 依托5G的高速特性和AI算法 , 可实现远程高清无延时视频连线 , 与场外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
智慧工地还充分利用塔吊黑匣子、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手段 , 对塔吊额定吊重、额定幅度、力矩、高度、回转角度等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 在临近额定限值时塔吊驾驶室会发出声光预警 , 确保安全作业 。 该系统每0.5秒对数据进行一次记录 , 为塔检查、维修、事故判定提供依据 。
生态城的智慧工地围绕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四方面 , 创新搭建智慧工地4S管理平台 。 借助实时数据 , 该平台可实现施工现场监管的扁平化、快速化 , 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 还可实现24小时全方位监管 , 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干扰 。 据悉 , 生态城不断拓展智慧工地应用场景 , 推动提升工地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 让施工现场更文明、建筑品质更可控、行业管理更高效 。
本报采访人员 岳珊文 周伟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