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客户端5月26日消息 ,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 , 根据遥测数据判断 , 5月22日10时40分 ,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 , 到达火星表面 , 开始巡视探测 。
数日前 , 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 , 5月15日7时18分 ,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
据了解 ,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 , 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 , 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 , 获取科学数据 。
火面工作期间 , 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 , 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 , 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 。 同时 , 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 , 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 , 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
在“探火”行程中担任重要职责的火星车 , 关于它背后的故事您了解吗?近日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贾阳讲述了火星车车标的“诞生记” 。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贾阳
火星车研制出来之后 , 设计师看着火星车的桅杆 , 感觉有点不对劲 。 桅杆上面有三台相机 , 还安装了气象测量、磁场测量的设备 , 设计师们一直关注桅杆的承载能力、电缆是否会影响桅杆的运行 , 以及把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 避免桅杆干扰火星大气流动 , 导致风速、风向测量结果不准确等技术问题 , 现在忽然发现桅杆头部不够漂亮 。
为了保证相机在寒冷的火星夜晚不被冻坏 , 设计师为相机设计了隔热罩 , 罩子内部填充了一种叫做气凝胶的隔热物质 , 罩子外部包裹了一层亮银色的镀铝膜 , 为了不遮挡相机的视场 , 罩子的正面开了三个圆孔 。 远远看去 , 漂亮的火星车最引人注意的地方 , 是一个A4纸大小的白色平面 , 上面有三个相机的光孔 。
文章图片
火星的火(受访者供图)
【中国|揭秘“祝融号”火星车车标背后的故事】虽然距离把火星车运往文昌发射场只有几个月时间了 , 但是设计师们还是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 开始讨论美化方案 。
团队在设计第二辆月球车的时候 , 为了在外观上把两辆车区分开来 , 曾经在车体的前方增加CE-4这样的型号代字 ,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桅杆头部增加这次火星任务的型号代字 。 可是当时天问一号这个名称还在酝酿中 , 没有对外公布 , 设计师们只能另想办法 。
设想用中国文化的元素把火星车打扮得更漂亮一些 , 曾经想采用红色的中国结 , 讨论后感觉把中国结放在火星车额头的位置有点怪怪的 , 考虑很多其它能代表中国文化特征的元素 , 逐渐聚焦到了书法……
开始没有人接这个活 , 本着有事找专家的工程思路 , 赶紧联系以沙画闻名的苏大宝先生 。 苏先生是湖南人 , 年轻、热情 。 说他热情 , 是因为知道他会把这件事当个事情去做 , 不会好久杳无音信 , 说他年轻 , 意思是说这件事万一最后没做成 , 不至于被埋怨 。 果然 , 苏先生慨然应允 , 答应一周之后回复 。
文章图片
火字稿(受访者供图)
“能有机会给火星车书写‘火’字 , 这是令人无不激动、无上荣幸的事情 , 尤其是对于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 。 接到任务的那一刻 , 我决心尽全力来对待这件事情 。 首先 , 我尽可能的搜集了古往今来关于‘火’字的各种字体和写法来做创作的参考 。 然后 , 我分别用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字体书写了估计有上千个火字 , 最后从中挑选了十几个作为备选方案 。 ”——苏大宝先生
收到苏先生的文稿后 , 设计师们讨论时犯了难 ,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大小 。 前面已经说过 , 在桅杆前面有三台相机的镜头 , 如果为了到达火面之后 , 在照片之中看得清楚些 , 字应该尽可能大 , 那就要把字形图案与其中的一个相机镜头联合设计 。 苏先生已经考虑了这一点 , 设计了前两排 , 至少8个方案 , 但是实际上镜头的尺寸比图片中的尺寸大得多 , 想要和谐地结合起来并不容易 。
如果把图缩小一点 , 躲避开镜头 , 设计倒是容易些 , 但是在照片里面能不能很好成像呢?设计师们赶紧把火字打印出来 , 模拟在火星工作时候的相机成像距离拍摄 , 发现只要线条不是太细 , 在图片中分辨出来没有问题 。 因此决定避开镜头位置 , 采用小方案 。
第二个问题是工艺 。 书法中虚实、笔法走向严格 , 在火星车上实现时 , 采用的是把膜划开凹版粘回去的方法 , 精确地实现笔划走势很困难 , 所以大家倾向于右下角的甲骨文方案 。 这个方案笔划可以粗壮些 , 有利于成像 , 即使有些变形 , 也不影响效果 , 而且甲骨文代表着文字之初 , 寓意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 意境充沛 。
文章图片
桓术火仓之记(受访者供图)
可是问题来了 。 在征求意见的时候 , 很多人都把这个字读成了“山” 。 毕竟大家都不是古文字学者 , 不知道甲骨文的“山”字底下不是弧线 , 而是一条水平线 。 为了避免误会 , 开始与苏先生讨论其它方案的完善 。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 我发现一枚宋代篆体官印‘桓术火仓之记’ , 其中火字的造型很有意思 , 为了规避汉字笔划数量差异悬殊的问题 , 制作印章时 , 对笔划较少的字采取了曲折复杂化的处理方法 , 以求字间的均衡 , 这种处理被称为九叠篆 , 这个方案图案饱满、装饰性强 。 我进一步把书法、篆刻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 , 形成了一款新的建议 。 这个图案稍加想象 , 包括了中国火星四个字的意象 , 印信图案的意义不言而喻 , 具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特征 。 ”——苏大宝先生
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寓意很好 , 工人师傅们也觉得笔画平直 , 实现起来更容易控制 , 大家达成了共识 。
文章图片
九叠篆火字(受访者供图)
在文昌发射场 , 师傅们精心制作了这个图案 , 小心翼翼地安装到火星车上 , 大家感觉这就是火星车的车标 。 期盼一切顺利 , 等到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时 , 大家应该能够看到它 。
当然火星车的师傅们也做了一个副本 , 并签名留作纪念 , 纪念为火星车忙碌的日日夜夜……
文章图片
留在地球的火星车车标(受访者供图)
(原题为《“祝融号”火星车设计者为封面新闻撰文 揭秘火星车车标背后的故事》)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