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你的手机可用北斗,只是你还不知道


卫星导航|你的手机可用北斗,只是你还不知道
5月26日 , 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召开之际 , 最新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 最新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情况 , 第二部分应用推广 , 第三部分国际合作 。 报告指出 , 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 , 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 , 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 ,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截至2020年底 , 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 报告正文如下——
第一部分:系统情况
目前在轨服务卫星共计45颗 , 包括北斗二号卫星15颗 , 北斗三号卫星30颗 , 健康状态良好 , 在轨运行稳定 。
截至今年3月 , 空间信号质量方面 , 北斗卫星实测信号功率谱谱包络保持一致 , 信号质量良好 , 符合接口控制文件要求 。 空间信号精度方面 , 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SRE)均值为0.42米 。
坐标基准与时间基准方面 , 北斗时与国际UTC时差偏差保持在26纳秒以内 , 北斗坐标框架与国际ITRF2014坐标参数精度一致性保持在3厘米以内 。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北斗系统运行管理协调机构和联动机制 , 确保北斗三号系统开通服务以来 , 连续稳定运行 , 性能稳中有升 。 北斗系统始终坚持以一流的指标、一流的服务 , 不断进行升级 , 满足全球用户需要 。
【卫星导航|你的手机可用北斗,只是你还不知道】目前 , 北斗系统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类、七种服务 。 包括:面向全球范围 , 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 , 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 。
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全球范围实测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5米 , 垂直方向优于5.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 , 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 。 系统连续性提升至99.996% , 可用性提升至99% 。
全球短报文服务 , 通过14颗MEO卫星 , 可为全球用户提供试用服务 , 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 , 约40个汉字 。
国际搜救服务 , 6颗MEO卫星及其搜救载荷在轨测试已经完成 。 在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 提供北斗特色B2b返向链路确认功能 , 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服务 。
区域短报文服务 , 目前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服务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 最大单次报文长度14000比特 , 约1000个汉字 。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 目前已通过3颗GEO卫星播发精密单点定位信号 , 提供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 定位精度实测值水平优于20厘米 , 高程优于35厘米 , 收敛时间15~20分钟 。
星基增强服务 , 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 , 支持单频及双频多星座两种增强服务模式 , 满足国际民航组织对于定位精度、告警时间、完好性风险等指标要求 。 目前星基增强系统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 , 正面向民航、海事、铁路等高完好性用户提供试运行服务 。
地基增强服务 , 利用在中国范围内建设的框架网基准站和区域网基准站 , 面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定位增强服务 。
我们还将按照聚焦核心、重塑结构、赋能融合的思路 , 在2035年前 , 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
在下一代综合PNT体系发展方面 , 将采用标准化解决方案综合利用多种手段 , 以满足用户最大共性需求 。 进一步提升卫星导航能力 , 实现分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以及全球完好性服务;利用通信系统资源实现新质PNT能力 , 通过相互赋能 , 实现通信可达区域即可导航;微自主PNT , 实现自主获取导航定位授时信息 。
同时 , 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步发力 , 打通PNT能力生成链条 , 让PNT真正好用又能用好 。
聚焦标准化解决方案、融合各项技术与系统、借力科技革命 , 为全球用户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PNT服务 , 为未来智能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
第二部分:应用推广
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 , 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 , 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 ,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增速继续加快 , 达到4033亿元人民币 , 较2019年增长约16.9% , 完成“十三五”目标 。
根据北斗应用实际情况 , 我们遴选发布基础产品名录和北斗典型应用案例等文件 。 今天 , 我们在这里正式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3.0版)》 , 详细介绍了各类服务的各项性能指标 , 均可在北斗系统政府网站(www.beidou.gov.cn)查询下载 。
基础产品方面, 截至2020年底 , 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达到亿级规模 , 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 , 突破100万片 。
大众应用 , 成效显著 。 系统开通以来 , 包括华为、苹果等国内外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均支持北斗 。 据统计 , 2021年第一季度申请入网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机款型达到79% 。 北斗地基增强信息已进入智能手机 , 可实现米级定位 。
交通运输领域 , 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 。 2020年度 , 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已安装使用北斗系统;3.63万辆邮政快递车辆安装北斗终端;约1600艘公务船舶安装使用北斗系统;约350架通用飞行器使用北斗系统 , 占比12% , 并首次应用于运输航空器 。
农林渔业领域 , 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4.5万台套 , 节约50%的用工成本;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和物联网平台为40万余台套农机设备提供服务 , 极大提高了作业管理效率;北斗系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森林自然调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 渔业方面 , 北斗为渔业管理部门和渔船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 。
减灾救灾方面 , 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及短报文通信功能 , 提供实时救灾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灾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务 , 显著提高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指挥能力 。 江苏、贵州、四川等地利用北斗高精度技术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 多次成功预警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在新兴应用领域 , “北斗+大健康”正成为当下应用新热点 , 全面向防疫监控、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方面拓展应用 , 推动实现服务人人的智能化大健康服务 。
在数字施工方面 , 北斗卫星定位联合多传感器及互联网等技术 , 广泛应用于矿山、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基础设施等施工过程中 , 显著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 降低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投入 , 有效提高了安全水平 。
随着北斗+5G两大基础设施的彼此增强、相互赋能 , 促进融技术、融终端、融平台、融数据、融服务发展 , 北斗系统应用模式将更加丰富 。
在海外推广方面 , 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 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港口等 , 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成功应用 , 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共享卫星导航建设发展成果 。
在政策法规方面 , 持续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出台 。 截至2021年4月 , 与卫星导航相关政策法规已出台1000余件 。 本届年会北斗法治论坛上将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法治建设报告》 , 全面系统总结北斗法治建设成效与经验 , 为北斗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
在标准化方面 , 完成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委会换届工作 , 累计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 , 北斗专项标准56项 , 有力支撑了北斗工程建设 , 运行维护 , 以及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 完成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修订 , 即将发布 , 为未来五年北斗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 。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 北斗产业化发展成为“十四五”发展的重点 , 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了北斗专项发展规划 , 明确北斗系统的五年发展计划 , 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
预计到“十四五”末期 , 我国卫星导航位置与服务总体产值翻一番 , 突破万亿元大关 , 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 , 北斗产业化向更宽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
第三部分:国际合作
北斗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秉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助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 。
中俄将按照已经生效的政府间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协定 , 正在联合拟制《2021至2025年中俄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路线图》 , 为未来五年中俄卫星导航合作提供规划指导 。 在项委会框架下持续推进联合测试、建站协调、精准农业、跨境运输等合作项目 。
中美持续开展北斗与GPS的兼容与互操作沟通协调 , 星基增强系统及民用服务领域的合作 , 促进两系统建设发展 , 共同服务世界人民 。
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这是北斗首次与南美地区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 标志着双方在卫星导航领域正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 根据合作协议 , 中阿双方将在卫星导航联合应用 , 测试评估 , 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 , 加快推动北斗系统服务阿根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
召开第三届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 , 论坛以“产业新发展、融合新生态”为主题 , 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 促进“北斗+”产业生态构建 , 推动与东盟国家深入合作共赢 。
今年 , 我国还将举办第三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第二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第一届中非北斗合作论坛、迪拜世界博览会北斗日活动等大型国际活动 , 分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 , 造福人类 。
多边合作方面 ,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外空司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多边机制框架下的国际活动 , 参加纪念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活动 。 在线参加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第58次会议 , 介绍北斗最新进展;成功组织北斗“一带一路”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创建《Satellite Navigation》成为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领域权威期刊 , 促进卫星导航科技领域发展 , 积极为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持续推进北斗系统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电工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标准体系;2020年11月 , 在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第六次全体会上 ,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189项性能指标技术验证全部通过 , 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工作的最核心和最主要任务圆满完成 。
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 年度参会人数逾3000人 , 已成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卫星导航领域综合性交流平台 , 正在为世界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展望未来 , 在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 , 北斗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 , 我们将继续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 , 践行“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 不断推动北斗系统升级发展 , 为服务人类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来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网站
编辑/ 刘喆
审核/ 李淑姮
监制/ 索阿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