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严翠
22年前 , 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直言 , “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 。 其中的“芯”指芯片 , “魂”则是操作系统 。
如今 , 随着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的诞生与加速发展 , 中国“魂”来了 。
5月25日 , 华为官宣将于6月2日正式发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 。 这意味着 , 继2019年“官宣”鸿蒙操作系统后 , 万众期待的鸿蒙手机要来了 , 此前鸿蒙系统仅覆盖智慧屏、可穿戴等产品 。 受此刺激 , 近日国产软件板块集体以“涨”声相迎 , 多只个股一度涨停 。
鸿蒙手机驾到意味着什么?将给国产软件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鸿蒙前景几何?
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日前采访多位手机行业人士、互联网专家、电子领域专家等发现 ,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 , 短期来看 , 鸿蒙系统面临手机友商支持率低、开发者数量与巨头相比有差距、终端连接数量大规模提升存变数等现状 , 鸿蒙系统将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服务于华为内部手机、IOT、智能汽车等产业 , 但长期来看 , 鸿蒙作为全球首个定位于物联网时代的全场景国产自研操作系统 , 确实为国内软件行业未来崛起提供了一线生机 , 并有望成为统领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
手机友商支持概率低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 , 支持包括智慧大屏、穿戴、车机、音响、手表、手机、PC等多种设备 , 鸿蒙自2019年华为发布开发者大会首发便被国人寄予了改变全球操作系统格局的厚望 。
今年5月25日 , 华为“将于6月2日发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的最新官宣 , 再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
据了解 , 这意味着华为鸿蒙覆盖范围将从此前的大屏、手表、车机底层领域正式拓展至手机等刚需领域 。
消息发布后 , “鸿蒙手机来了”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 A股市场华为鸿蒙概念股、国产软件板块也集体大涨 。 但喧嚣背后 , 鸿蒙手机的“驾到”到底影响几何 , 鸿蒙未来前景如何?
“不好做吧 , 应该主要是为华为整个生态服务 , 不只是手机 。 ”面对证券时报采访人员如何评价鸿蒙系统的提问 , 国内某主流手机企业负责人林奇(化名)表示 ,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能否成功要看生态建设情况 , 而这需要产业链伙伴的支持 。
“目前国内其他主流手机企业不大可能放弃成熟的安卓系统 , 转投华为鸿蒙系统 。 ”在林奇看来 , 这主要由于第一华为本身还有手机业务 , 这相当于华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 容易对其他手机企业造成直接竞争冲击;第二 , 头部手机品牌都已有自己成熟的基于安卓的手机操作系统 , 如小米的MIUI、vivo的Funtouch OS、OPPO的color OS , 鸿蒙很多底层构架事实上都借鉴了安卓的思路 , 其他手机企业没有使用鸿蒙的必要 。
“只有两种可能情况下 , 国内其他手机品牌会改用鸿蒙 , 第一政策强制要求使用鸿蒙操作系统 , 第二其他手机品牌也和华为一样 , 遭到美国限制 , 与谷歌关系决裂 。 ”林奇直言 , 当然不排除一些市场小手机品牌转投华为鸿蒙生态圈 。
“新系统面世 , 在性能、体验等方面情况都是未知 , 若手机企业改用鸿蒙系统 , 除将给企业增加不少可见的技术投入成本外 , 还可能带来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 ”日前 , 互联网学者、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采访时也表示 , 很多手机企业用户已经习惯了本品牌系统和界面 , 换新系统很可能导致用户不习惯而流失 , 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新系统使用教育成本等 , 因此大品牌企业一般不会采用华为鸿蒙系统 。
“如果厂商加盟鸿蒙系统 , 很可能直接招来美国的制裁和谷歌的断供 , 阿里OS就是这样被其他厂商敬而远之的 。 ”通信专家马继华也指出 , 其他手机厂商短期内加盟鸿蒙系统的可能性不大 。
事实上 , 在覆盖手机终端方面 , 尽管华为高层早已向友商发出橄榄枝称:“欢迎三方的手机厂商使用HarmonyOS系统 , 一起开源共建” , 但实际上截至目前 , 小米、OPPO、vivo等主流品牌都保持了沉默 , 没有哪家手机厂商表示愿意接受 , 而此前国内包括小米在内的十余家中国手机公司都已经宣布了会响应Android系统的升级 。
另外 , 脱胎于华为系统的新荣耀CEO赵明近日也称 , 当下安卓依然是荣耀首选 , 但未来不排除使用鸿蒙 。
“第三方手机是哪家厂商以及具体什么时候能上HarmonyOS系统 , 完全取决于厂商的自己商业考量”华为方面如此表示 。
不过 , 除手机合作伙伴外 , 鸿蒙操作系统若想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 还可以拓展更多其他合作伙伴 , 共同建立生态 。
对此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近日表示 , 目前 , 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已经发展了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 , 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 包括家居、出行、教育、办公、运动健康、政企、影音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 。 目前华为与全球TOP 200的APP厂商也在沟通合作 , 希望为他们带来全新的跨终端设备的体验 。
生态建设决定系统成败
鸿蒙操作系统能否成功与鸿蒙系统连接的终端数量、鸿蒙系统上的开发者数量也息息相关 。
从终端连接数量来看 ,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提出一个“16%市占率”的说法 。
“对于操作系统这类底层平台而言 , 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 , 而16%的市占率则是一个生死线 。 ”杨海松透露 , 为了迈过这16%市占率的生死线 , 华为今年需要完成的目标是——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需达到3亿 , 其中自有设备占2亿 , 生态合作伙伴的设备数量为1亿 。
但华为定下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 仍是未知数 。
“目前来看 , 实现这一目标较难 。 ”前述接受采访的刘兴亮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尽管华为有较多存量手机用户 , 但是鸿蒙系统覆盖手机后 , 并不是所有手机机型覆盖 , 有些“老手机”可能无法覆盖 , 另外 , 也可能有较多用户不会选择更新到鸿蒙系统 , 这主要因用户担心新系统稳定性、使用习惯等问题 。
另外,刘兴亮认为 , 在新增用户方面 , 华为大幅下滑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鸿蒙生态的快速发展 。
据了解 , 由于缺芯等问题影响 , 2021年第一季度 , 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18% , 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仅剩4% , 从曾经的全球第二直接掉到了全球第六 , 今年一季度华为中国市场出货量也同比下滑50% 。 此外 , 业内预计 , 今年华为在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只能达6000万部 。
不过 , 对于鸿蒙操作系统而言 , 它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其是一款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 这意味着 , 它将不再仅仅依托手机作为核心体验 , 当手机产量下滑的时候 , 华为还可以通过支持可穿戴设备、电视 , 乃至新增的车机等设备 , 来实现16%的市占率目标 。
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 , 目前华为已售出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 , 其中在网手机超过7亿台 , 大约90%的华为存量和在售手机 , 都可以升级鸿蒙操作系统 。
另据杨海松介绍 , 虽然HarmonyOS 还没有进行规模推送 , 但当前已有超过1亿台华为设备支持HarmonyOS Connect 。 “目前已有1.2亿华为用户升级到了EMUI 11 , 包括37款华为手机 , 这些用户都能够支持HarmonyOS Connect 。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未来即使鸿蒙成功达到16%的市占率目标 , 也只能说是成功跨越了生死线 , 后续发展情况仍未知 。
据了解 , 目前全球主流操作系统有三个 , 一是苹果的iOS、Mac(跨平台操作系统);二是谷歌的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三是微软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 。 其中 , 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领域 , 目前Android和苹果iOS占据绝对优势 。 根据StatCounter数据 , 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 , 移动端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上 , 谷歌Android系统占比达72.2% , 苹果iOS占比为26.99% , 其他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
“一个操作系统成功与否 , 不在于平台、软件多么好 , 关键还在于能否吸引多少开发者开发APP , 从我个人曾经的互联网创业经历来看 , 面对一个新系统 , 大型软件企业较快加入诸如鸿蒙这样的生态问题不大 , 但很多小型APP开发企业就不一定会愿意加盟鸿蒙针对鸿蒙开发鸿蒙版APP , 因为这意味着将增加巨大的开发成本 , 小企业可能难以承受 , 所以可能直接放弃那少数份额的市场 。 ”刘兴亮向采访人员表示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王成录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 , “做操作系统 , 挑战不在于技术 , 而在于生态” 。
据了解 , 目前安卓有约2000万开发者 , iOS有约2400万开发者 , 而鸿蒙系统现在的开发者数量则只有数百万规模 , 差距依然明显 , 不过在业界看来 , 作为一个仍处发展初期的新生事物 , 鸿蒙当下的情况无法媲美于安卓或苹果IOS也属正常 。
华为:绝不会
再做一个安卓或IOS
“手机鸿蒙的意义 , 在于倒逼华为改变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 , 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 , 通过鸿蒙OS来实现业务的延续 。 ”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如此认为 。
方正证券认为 , 鸿蒙操作系统对华为的意义是 , 短期决定了华为能否通过鸿蒙实现硬件业务残缺的软件延续 , 中期决定了华为能否建立横跨人车、人居跨场景的AIoT生态 , 长期决定了华为能否在异构计算时代中取得第四张操作系统入场券 。
5月16日 , 申港证券发表研报表示 , 从鸿蒙OS目前的底层架构来看 , 其中仍有不少安卓开源项目的影子 。 在几轮更新中 , 鸿蒙也在逐步向其中添加例如分布式任务调度、分布式数据共享等自研特征能力 , 但距离脱离安卓架构仍有1-2年时间 。 目前鸿蒙生态中仍兼容了大量的安卓应用 , 目的是在现有软硬件生态中扎稳根基 , 未来鸿蒙将会与软硬件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开发者一道进行架构替换 , 逐步完成生态架构的转化与脱钩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鸿蒙操作系统首发时 , 华为称鸿蒙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OS , 基于开源框架 , 关键模块自研 。
尽管前途仍存未知 , 但在华为的构想中 , 华为所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之未来却非常清晰 。
5月24日 ,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参与了华为鸿蒙开发者创新大赛颁奖典礼 , 王成录在会上详细阐述了鸿蒙设立的初衷及未来 。
王成录表示 , 华为2016年5月份正式立项做鸿蒙系统 , 当时目标非常清晰 。 第一 , 华为绝不会再做一个安卓或者再做一个IOS , 如果再做一个一样的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 , 没有价值 。 第二 , 未来一定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小型化、智能化 , 人们身边的智能化设备会越来越多 , 华为所做鸿蒙系统一定是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网 , 并且希望用一套系统解决未来所有大小硬件设备装载系统的问题 , 不同设备间语言一致 。
另外 , 王成录表示 , 今天所有的设备之间连接都是简单连接 , 连接一个简单的指令 , 华为希望鸿蒙不但能够进行简单的连接 , 还能够做到数据的一体化 , 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 , 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 , 并且希望将来的信息开发不再受限于今天的APP , 因为APP只适合手机 , 不适合其他终端 。
“换句话说 , 我们回想一下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智能手机 , 那时候的智能手机就是把电话功能、浏览器功能加MP3功能合为一体 , 从那天起智能手机就不仅仅是一台电话了 。 ”王成录说 , 今天的智能手机它就是一个超级终端 , 它是一个照相机、一个录像机、一个卡包、一个阅读器、一个浏览器、一个MP3、一个收音机、一个钥匙包 , 所有东西都在智能手机里 。
“这个过程 , 我相信仍然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 但是在单个物理设备上 , 毕竟空间有限 , 不能塞那么多东西在里面 。 如果能打破这个约束 , 这个超级终端的边界就会非常大 , 会有更多的想象 。 ”王成录表示 。
王成录表示 , 消费者将来不再面对的是一台一台孤立的设备 , 消费者需要的是服务 。 华为希望更多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后 , 无感知地方便地给消费者提供各个场景上他所需要的服务 。
“比如我在健身时 , 是需要一个健身教练在我边上 , 我在家里时需要一个管家 , 能够实时看着我的家 , 办公时也需要一个实时助手 。 我相信这样的梦想、理想 , 在鸿蒙所有设备连结在一起时 , 将会非常接近于实现 。 ”王成录说 。
事实上 , 针对鸿蒙系统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前也有过公开表态 , 他表示 , 鸿蒙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手机系统打造 , 鸿蒙系统的诞生原本是为了物联网 。 比如自动驾驶以及工业自动化 , 这些依赖于5G的一些现代技术 , 如果搭配鸿蒙系统的话 , 它能够精确地控制延时五毫秒以下 , 甚至更少 。
“华为的野心是很大的 , 想下一盘很大的棋 , 着眼于全场景、物联网、智能汽车等 , 目前5G还未催生杀手级应用 , 如若杀手级应用出现了或者物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了 , 那时候华为鸿蒙系统的优势可能会比较明显 。 ”一位手机行业人士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品牌|鸿蒙手机下周上市 国产操作系统崛起任重道远】根据调研机构预测 , 2025年全球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 这为鸿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舞台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