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青少年模式”能保护好未成年人吗?

临近六一 , 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又成了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 而近些年 ,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 , 从色情、暴力等内容会引发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 到诱导打赏、充值等问题频发 。 对此 , 网信办督促各App上线了“青少年保护模式” , 但是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了吗?对此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对时下热门的App进行了测试 。
测试
半数被测App青少年模式
“错过”后再找起来不容易
北青报采访人员测试了目前使用人数较多的抖音、快手、虎牙、斗鱼4款短视频直播App以及腾讯视频、bilibili、爱奇艺、优酷视频等4款视频App 。 还有微信、微博两款社交App 。
这些App均设有“青少年模式” , 且在App首次启动时设有“弹窗提示” 。 不过 , 被测试的微信、微博两款社交App在测试的版本中并没有在启动时出现提示弹窗 。
根据上述App的通报显示 , 其青少年保护模式大多限制了使用时长、夜间禁用、禁止打赏或充值 , 部分App还禁止观看直播或者只能观看固定板块的内容 。
上述可通过首次启动页面进入“青少年模式”的App , 如果错过了启动“弹窗” , 大部分用户想要在使用了一段App后再进入该模式 , 就必须在App中找到开启这一模式的按钮 。
通过测试 , 北青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只有bilibili、优酷视频、快手、抖音等4款App在“用户页面”中明示了“青少年模式”切换选项 , 其他App则需要进入用户界面中寻找“设置”选项 , 再从“设置”中找到这一模式的开启按钮 。 此外 , 北青报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部分App的“设置”按钮相对隐蔽 , 比如斗鱼和虎牙的“设置”按钮均为图标 , 没有中文标识 , 而其他选项则是图标配合中文名称 , 这让不常使用“设置”功能的人士 , 几乎很难找到 。
问题一
“青少年模式”下
微博可“曲线”追星
使用了“青少年模式”的App就一定避免了未成年人不适宜的视频和充值、打赏等行为吗?北青报采访人员也进行了测试 。
在开启了“青少年模式”后 , 斗鱼和虎牙只能看固定的视频节目 。 测试期间 , 斗鱼平台只有11个短视频可以观看 , 大部分是公益直播课堂;虎牙平台虽然有四个栏目可选 , 但整体只有30余个短视频可看 , 大多是纪录片片段、生活小妙招和科普等 。 抖音和快手相对可以刷到的短视频更多一些 , 但集中在科普、新闻、科教等内容 。
上述四个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均无法显示充值、打赏等涉及资金的界面 , 直播也无法观看 。
而在bilibili、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和爱奇艺等视频App上 , “青少年模式”可看的节目大多是低幼年龄段的动画和一些科普视频 , 不能看直播 , 也没有涉及资金的选项 。
但是 , 在社交App上 , “青少年模式”的“防护”则没有上述App严格 。
在微博上 , 虽然进入“青少年模式”后 , 没有任何涉及资金的功能可用 , 不过 , 微博通常被年轻人用来追星 , 北青报采访人员测试发现 , 在“青少年模式”下 , 搜索虽然不能直接搜索到明星本人的微博 , 但还可以搜索到相关明星的新闻内容 。 点击其的“@明星” , 仍旧可以进入明星本人的微博 , 且可以浏览其内容 。 用户也可以用这一方式进入明星“打榜”“超话”等板块 。 不过 , 在“青少年模式”下部分板块内容“不可见” 。
此前 , 在微信上 , 即使是在“青少年模式”下 , 一些已经关注的视频号、公众号和小程序也可继续浏览和使用 。 北青报采访人员测试发现 , 在这一模式下还可以完成小程序购物、阅读或观看一些适合成人的公众号和视频号 。 不仅如此 , 在微信的支付平台上 , 只要知道支付密码 , “青少年模式”下仍旧可以使用收付款功能 。 此外 , 其支付界面还有“微粒贷借钱”“手机充值”“Q币充值”等功能可用 。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 , Q币是由腾讯推出的一种虚拟货币 , 可以用来支付QQ的QQ行号码、QQ会员服务等服务 。
5月27日17点 , 北青报采访人员再次登录微信“青少年模式” , 发现支付界面已经改变 。 金融理财板块从原来的4个子项目只剩下“金融保险”一项 。 原本的“信用卡还款”“微粒贷借钱”“理财通”均不再显示 。 而生活服务板块 , “Q币充值”也已经不再显示 。
问题二
微信、虎牙、斗鱼
关闭“青少年模式”密码重置门槛低
为了增加“青少年模式”的有效性 , 不会被青少年轻易关闭 , 除了微信外 , 被测试的9款App都设置了启动和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 。 但是 , 因为青少年模式会对内容有诸多限制 , 因此许多未成年人也会设法将其关闭 。
北青报采访人员测试发现 , 除了部分App上“青少年模式”下的功能还存在“漏洞” , 一些App上关闭该模式的二级密码也并不“安全” 。
其中 , 微信使用其登录密码作为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 , 但是该密码重置也只需要给注册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 , 即可更换 。 也就是说 , 如果未成年人拿着注册手机 , 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也就形同虚设了 。
有这一问题的还有虎牙 。 其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 , 如果“忘记” , 只要向注册账号的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 , 输入正确即可解除该模式 。
对于“忘记”或重置解除“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 , 斗鱼需要“填写本人信息” , 也就是需要一个成人的身份证号码 。 填写完成后通过支付宝人脸识别 , 确认身份证与当事人匹配后即可解除“青少年保护模式” 。 不过 , 北青报采访人员测试发现 , 在这一环节对身份证并未“锁定” , 也就是说只要有成年人愿意“帮助”青少年 , 输入身份证号和完成人脸识别 , 即可解除“青少年模式” 。
此外 , 虽然bilibili、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等视频平台找回二级密码的验证严格 , 不仅大多需要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 , 还需要在邮件或上传图片中出现由账号注册人手持身份证和手写说明文件的图片 。 但是 , 北青报采访人员在测试中发现 , 上述App可以在电脑上实现原账号登录的同时 , 绕开“青少年模式” 。 因为电脑端的选择中根本没有该模式 。 即使是App上正在执行“青少年模式” , 只要用账号密码登录网页版 , 也可以看到普通模式下的视频网站的全部内容 , 包括付费和打赏 。
行动
网信办将对“青少年模式”
漏洞进行治理
“只要有心 , 青少年拿到家长身份证和手机并不是什么难事 。 更何况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一个成年人的配合 , 即可完成解绑 。 ”业内人士表示 , 斗鱼和虎牙平台以直播为主 , 在未成年人网络纠纷中 , 直播打赏是绕不开的话题 , 而上述平台对解除青少年模式的方式设置得如此“随意” , 可见对此事的防范并没有真的落到实处 。
不少网友认为 , 很多视频或直播App有青少年模式 , 只是为了合规和规避法律风险 , 并不是真能起到作用 。
新华社此前也撰文指出 , 一些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流于形式 , 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网络大开方便之门 , 诱使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和巨额打赏 。
【青少年|“青少年模式”能保护好未成年人吗?】今年5月8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 今年计划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其中就包括对各类服务端的“青少年模式”的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行治理 。 一方面 , 要坚持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并重 , 引导和支持网站平台提供适合青少年使用模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 , 在现有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设置 , 提高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 增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有效性 , 特别是要在有效性上下功夫 。 (采访人员 张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