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城市生活已成为快节奏的代名词 ,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 , 我们更多会选择网上生活方式 。 但当我们适应了互联网速度 , 再回到需要排长队 , 并且一趟趟跑现场提交资料办事的场景时 , 显然会感到不适 。 现代商业系统和城市服务系统之间 , 却偏偏存在着这样的差异 。
中国系统——中国电子旗下现代数字城市运营服务商 , 于近日正式推出信创数字大脑 , 致力于填平政务服务与数字商业之间的差异 。 在用户的强烈需求和种种实际困难之间 , 中国系统的胜算到底有多大呢?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智慧城市的蜕变
近年来 , 医药分家是医疗政策主推的方向 , 院外市场(主要是药店)渐渐成为药品营销的次主战场 。 武汉市民王平(化名)多方调研 ,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开一家药店 。 说干就干 , 各项准备工作都顺利进行 , 店面选址也基本落定 。 但在与已开药店多年的朋友交流时 , 王平得知要开药店 , 办理相关审批流程涉及4个环节 , 至少需要跑4趟 , 花费90个工作日 , 所需材料最多需要45份 。 这让王平犯了难:其他开销且不说 , 这店面租下来 , 要空置4~5个月吗?在向相关部门咨询后 , 王平发现 ,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开药店的整个办理时间已经缩短为15个工作日 , 办理材料也由原来的45份降为26份 。 这也就意味着王平的药店经过三周的装修和进货准备 , 就能开张营业了 。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效率的提升 , 能够让王平们感受到 。 而效率提升的动能 , 王平们可能不会想到——得益于中国系统基于信创数字大脑承建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中心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技术进行数据和系统的全面整合 , 实现了业务拉通和办事流程的简化 。 王平们可能更不会想到 , 一场智慧城市的新风潮已经在国内兴起 。
截至目前 , 智慧城市在国内的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 。
最早 , 智慧城市起源于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 。 这一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政府部门纵向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主 , 并不注重数据的横向打通和共享 , 解决的问题也缺乏整体设计 。
中国系统副总裁常慧锋将此概括为:“如果把这个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比做农场种菜 , 那么当时就是各路厂商给智慧城市的主管方‘卖铲子’的阶段 。 当时各家比的是铲子的参数 , 谁家的带宽更大、计算能力更强 , 谁家中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 但设备出售方并不懂如何为城市政务服务 。 ”
时间进入到2015年 , 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 成熟的新兴技术让数据得以汇聚 , 各地新成立的大数据局也从机制上保证了多个委办局的业务数据得到聚集 , 多个业务部门负责的事务可以集合到一个场景中进行解决 。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 举例来说 , 虽然城市里遍布摄像头 , 但真要用它们追捕坏人时 , 往往因为这些摄像头的归属不同 , 数据无法拉通使用 。
海量的政务数据、社会数据被实时的汇聚、共享和在线计算 , 催生了大量智慧应用 , 也进一步推进了智能应用创新和业务融合 , 同时 , 各类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 由此 , 智慧城市开始走向第三个智能化阶段 。 应对这种需求 , 中国系统给出了应对之策——信创数字大脑 , 通过数智赋能让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中国系统信创数字大脑发布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信创大风潮
今天 , 信创已成为了一项国家战略 。 自主安全作为信创产业的核心要求 , 其实现途径就是把信息技术转变成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 , 并且通过构建自己的IT产业标准和生态 , 使得IT产品和技术安全可信 。
中国电子现代数字城市战略坚持“安全为先 , 需求牵引 , 数据赋能 , 迭代发展”理念 , 把“安全”放在首位 。 同时 , 中国系统也自然而然地将“信创”作为城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保障的基石 。
作为中国系统的母公司 , 中国电子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 , 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产品研发 , 中国电子云更是为信创数字大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 这些技术积累让中国系统的技术和产品 , 实现了全套自主可信 , 从而有能力用创新应对已进深水区的智慧城市挑战 。
当下 , 数据已经如同工业社会中的石油一般 , 但更重要的是把数据金库中如金子一般的数据用起来 , 转化成政府部门和行业客户所需要的数据价值 。 为此 , 就要通过解决用户的业务难题 , 来体现数据的价值 。 而这正是信创数字大脑中“需求牵引 , 数据赋能”的精华所在 。
对此 , 常慧锋概括为:“信创数字大脑除了融合大量先进数字技术进行技术赋能之外 , 最重要的就是把数据要素流程化 , 实现数智赋能 。 信创数字大脑的核心就是与产业相结合 , 帮助用户解决实际的业务难题 , 实现产业赋能 。 ”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中国系统信创数字大脑示意图
所谓数智赋能 , 就是用数和智对千行百业的业务赋能——通过数据金库 , 建立数据要素 , 使用数据要素和业务流程结合 , 形成先进的管理服务经验 , 沉淀下来的业务流程 , 实施到其他地方 , 对当地进行业务赋能 。
目前 , 信创数字大脑的数智赋能平台已经有了600多个成型的流程 , 通过这些流程让自主可信、安全的基础设施快速赋能给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关键领域 。
在天津 , 依托信创数字大脑构建的天津红桥区社会治理平台 , 通过搭建区、街道、社区和基础网格四级网格化服务平台 , 实现了社会治理网格化全区覆盖 。
在德阳 , 市域社会治理资源调度中心利用信创数字大脑构建“城市一张图”和领导驾驶舱 , 实现了城市运行态势全掌握、数据资源全调度、城市决策全辅助 。
在广西 , 中国系统承建的广西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已接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95家 , 实现对全区重大危险源(罐区)和涉及18种重点工艺装置重大危险源装置、设施区域的监测预警全覆盖 , 大大提高了全区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
在南昌新建 , 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以应用需求为牵引 , 围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经济运行、营商环境五大方向 , 完成了24个部门、31个系统的数据整合 , 利用数据驾驶舱呈现城市实时运行态势 , 实现新建区城市治理智能和精细、城市服务便捷和普惠 。
如今 , 信创数字大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掀起一股新的风潮 。 关于它的未来 , 常慧锋表示:“我们的愿景是‘中国架构 , 创建安全智慧之城’ 。 一方面 , 让信创技术在应用中得到长足发展 , 促进信息产业创新 。 另一方面 , 利用信创技术 , 更安全、可靠、有效地促进城市和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 ”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
文章图片

火水未济
《易经》以未济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压轴 。 此卦比喻事情尚未完结 , 还要向前发展 。 在不少人看来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近尾声 , 但中国系统人显然不这么看 。
数字城市的第一步是在线化 , 之后在线的各种系统就产生了系统间协同的需求 , 在线化开始向协同化演进 , 同时这个过程还会伴随着数据的沉淀 。 由此产生的创新为数字城市向智能化演进奠定了基础 , 智能化又会反哺于数字城市的在线化和业务协同 。 从这个演进过程来看 , 数字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广阔 。
在这样广阔的空间里 , 中国系统正借助中国电子的力量 , 和合作伙伴一起 , 提炼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和行业理念 , 加上先进的数字产业技术 , 建设一网统管 , 实现一个平台管全区 , 节约了大量社会治理相关的人力成本支出、重复建设开支和群众服务开支 , 让“老城区”实现“新治理”;建设一网通办 , 实现“一证通办、全城通办、智能办” , 构建“智能引导、 智能审查” 的一体化智能政务服务体系 。
火水未济还表现出一种状态 , 就是不断进入更完善的新循环 。 当下 , 智慧城市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建设 , 轻运营” 。 对此 , 中国系统从“迭代发展”策略出发 , 用城市数字化产业平台进行支撑 。 具体来说 , 中国系统跟政府携手成立合资公司 , 一起做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设计 , 同时也一起系统化的为智慧城市提供持续运营服务 。
更进一步 , 这个新循环也就表现为中国系统携手数字化合作伙伴 , 以国有化平台带动当地的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发展 。 比如在武汉参与当地长江云通的混改 , 运营数字化产业 , 并逐渐成立以数据要素为基础的一系列数据运营公司 。 这些公司不仅带动了当地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 , 也为当地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决条件 。 另一方面 , 这些合资公司在“企业主建 , 政府主用 , 社会共享”的思路之下运作 , 通过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新功能 , 赋能地方政府用数字化变革规范城市的治理秩序 , 提升城市服务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
从长远来看 , 当前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为核心资本原始积累的人头红利已过去 , 城市的增长正从“资本”驱动切换到“运营”驱动 。 如何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资源 , 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 成了地方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
淘金的时代过去了 , 未来炼金时代正在到来 。 与传统IT公司不同 , 中国系统作为实体化运营与IT融合驱动的国企 , 具有多年的产业运营经验 , 利用丰富的管理优化、数智赋能经验去盘活地方优势资源 , 完全有能力帮助各地特色传统产业从淘金时代过渡到炼金时代 。
拐点面前 , 城市数字化建设显然需要更长远的布局 。 对此 , 常慧锋表示:中国系统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 将采用阵地战式打法 , 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保持足够的耐心 , 不断深耕下去 。
事实上 , 中国系统正在不断细化自己的“百城千亿万企计划” , 面向100个城市进行深度合作 , 投资1000亿以上资金 , 为城市合作伙伴培育超过10000家的数字合作企业 , 构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力量 。 显然 , 中国系统通过技术赋能、数智赋能和产业赋能 , 在智慧城市领域所掀起的风潮 , 才刚刚起步 。
【结束语】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 , 可以让城市真正成为应用创新和产业聚集的中心 , 数字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也越来越能感受到技术的智慧、创新的温度 。
【智慧|信创数字大脑,让城市发展充满智慧和温度】从这个角度看 , 通过信创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中国系统 , 其坚持的“安全为先 , 需求牵引 , 数据赋能 , 迭代发展”的现代数字城市建设理念 , 将是未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必然趋势 。 另一方面 , 智慧城市变革同时还是人财物等权利体制的变革 , 而伴随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 , 要逐步构建起跨部门的协同和千行百业的赋能 , 中国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冷眼旁观 麻辣点评 深入分析
???? 真诚推荐你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