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快围堵阿里大本营,不放过那个最吃香的电商人


|抖快围堵阿里大本营,不放过那个最吃香的电商人
文章图片
图1/3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桐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晚上10点半 , 618大促前夕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灯火依旧通明 。 邵东刚忙完下班 , 手机就响了起来 。 看到屏幕上的座机号码 , 他这才想起猎头中午和他约了电话 , 要给他介绍抖音电商的工作机会 。
早在2020年底 , 邵东就有同事陆续去了字节在杭州的新团队 。 运营团队里和他同为P6的人 , 过去之后总包涨薪都基本在30%-50% , 这让他有些心痒痒的 。 他想 , 若自己是被挖走的 , 兴许能谈到60%的涨幅 。
但字节跳动普遍实施的“大小周”加班 , 又让人有些犹豫 。 已经跳槽去了抖音电商的前同事里 , 一些人做得挺开心 , 一些人却“入职即巅峰 , 此后无成长” 。
招聘电话里 , 猎头这样和邵东介绍:传统电商快到天花板了 , 短视频电商还有发展红利 。 而且 , 电商的增量在更广阔的海外 , 而字节的国际化做风生水起 , 办公室开满全球 , 字节电商的长远机会就是海外……
来挖人的不止字节 , 还有快手、拼多多、滴滴、美团 , 甚至是从东南亚进军过来的Shopee 。
“上到P9 , 下至P6” , 一夜之间 , 阿里的电商业务仿佛变成了2018年的亚马逊中国区 , 成为各家公司进军电商的重点挖角对象 。 一场阿里电商人才的保卫战 , 拉开了序幕 。
曾经最热门的雇主
据多位猎头向Tech星球回忆 , 在2016年、2017年两年间 , 整个阿里集团都在大量引进猎头供应商 。 彼时 , 国内的猎头行业也刚进入蓬勃发展期 , 并伴随大量的初创猎头企业诞生 。 这些猎头公司在寻找着最有活力的行业 , 和该行业胃口最大的KA大客户 。
“阿里的合作条款相比字节的条款 , 在推荐机制和归属权上 , 要对猎头更友好一些” , 一位服务过阿里电商和字节跳动的招聘人士告诉Tech星球 , “阿里的业务主管和招聘HR , 也是BAT里我见过最愿意分享业务逻辑的 , 能帮猎头更好地理解岗位 。 ”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 , 中国电商当年就业总人数达4250万;而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的统计 , 同年阿里巴巴零售生态创造了3681万个就业机会 , 相当于贡献了行业总数的近87% 。
据Tech星球了解 , 阿里在电商板块的招聘可根据“国内与国际”、“B2B与B2C”两个维度 , 切分为四个战场 , 每个战场都有3至5名SG(即阿里的招聘HR)把关 。 而由于既要对内对接业务官、面试官、HRG , 又要对外对接应聘者和猎头 , 一个SG还要配1至3个外包的SA(招聘助理)才能完成招聘工作 。
“当时一个事业部的供应商池子 , 少说十来个 , 多则几十个 。 但对于一位SG而言 , 真正核心的供应商 , 同一时期不会超过5个 , 甚至只有1至2家 。 ”这种模式类似于淘金 , 流水过后 , 看哪些能沉淀留存在供应商池子的底部 。
每年 , 阿里的B2B和B2C两个事业群都分别会在杭州的滨江、西溪园区开猎头供应商大会 , 进行供应商的评级评奖 。 在这场挖人竞赛中 , “有些是以量取胜 , 有些是靠高级别关键人才的吸引取胜 , 还有一些是在技术、产品、国际人才这些‘难啃’职位上做出贡献 。 ”
招聘上的广撒网 , 无形中也为雇主品牌和形象做了大面积的公众广告 。 从2016开始 , 阿里连续三年被Universum评为“最受欢迎中国互联网企业” 。 在LinkedIn发布的2019年中国最具吸引力雇主榜单中 , 也高居首位 。
外有猎头、内推、内部“淘库”团队的日夜耕作 , 加上新收购的生态公司(如饿了么)内增 , 创造了2017-2019年间阿里爆发式的人员增长 , 根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 , 2017年阿里巴巴公司员工人数为5.01万人;短短两年时间后 , 2019年阿里巴巴公司员工总人数激增1倍 , 达到10.2万人 。

|抖快围堵阿里大本营,不放过那个最吃香的电商人
文章图片
图2/3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根据脉脉发布的《人才迁徙2019》报告 , 2018年BAT三家公司的流动趋势为:腾讯、百度的人才 , 集中向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流入 。
2018年底 , 国内的人才供应量已经到了不能满足阿里电商招聘需求的地步 , 一些产品和技术的岗位 , 开始瞄准海外大厂的回流人才 。
2019年 , 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淘系技术的汤兴(花名平畴)携多位手下的P9 , 前往美国旧金山湾区 , 针对“阿里新零售”的主题进行技术分享 。 汤兴曾在Google担任上海研发中心总监 , 加入阿里淘系前为爱奇艺CTO , 阿里电商团队期望他中资加外资公司的经验背景 , 能够填平“人才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
而这场活动的参会者 , 以从多个渠道邀请来的湾区华人工程师为主 。 “在座的不少人看到 , 国内商业与技术结合做得很前沿的地方” , 一位当时受邀的Google工程师告诉Tech星球 , “现场就有招聘团队 , 有些中层以上的工程师当时拿到offer , 给出的薪资甚至接近湾区的水平 。 ”
上海与杭州 , 新老对手们的围堵
在距离阿里大本营杭州170公里的上海 , 一匹“黑马”拼多多成了电商赛道的搅局者 。
拼多多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其活跃买家数达7.88亿 , 同比增长35% , 同期阿里巴巴买家活跃数为7.79亿 , 京东为4.72亿 。
“我们部门现在招聘 , 一律不会去看拼多多的人” , 阿里某电商业务团队的SG告诉Tech星球 。 这句话的背后 , 是竞业关系的敏感红线 。 “之前也遇到过不少没在拼多多待多久 , 就来阿里电商面试的人 , 大概是想靠这段经验给自己谈涨薪 , 总体印象并不好 。 ”
虽然是强竞业关系 , 但还是有一些阿里电商团队的人去了拼多多 。 一位拼多多员工告诉Tech星球 , 他所在的业务团队有一批老阿里人 , “最能让我们招人时提起兴趣的简历 , 也是阿里电商出来的员工 。 撬动点在于 , 一是 , 前两年江浙沪可选择的电商公司很少 , 二是 , 拼多多的待遇总包里 , 现金给的多 , 可流动性资产多 , 对于手握股票的阿里人是一个卖点 。 ”
若说在上海 , 阿里电商面临像拼多多、美团、得物、Shopee等公司的挖角 , 还因为有“要换工作城市”这一痛点 , 留出了不少身在阿里总部杭州的人 。 那么 , 到了2021年 , 地理位置的天然保护也已被打破:大举进军电商的快手和字节 , 都先后把办公职场开进了阿里的大本营杭州 。
早在2019年1月 , 字节就宣布在杭州“与未来科技城正式牵手” , 同时在官网放出技术业务在杭州的招聘需求 。
今年6月12日 , 位于未来科技城核心的“余杭组团77号地块”正式挂牌 , 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 , 该地段极有可能在下个月上旬出让给字节跳动 , 作为字节在杭州的研发中心 。 该地块商务建筑面积119840m2 , 约为字节跳动深圳大厦的两倍 。
2021年3月 , 快手也宣布租赁杭州EFC澳洲中心的整栋写字楼 , EFC金融城官方发文称 , “杭州这座‘站立的硅谷’动能澎湃” 。 据快手内部人介绍 , 新搬进EFC大楼的快手电商团队 , 会很快从几百人扩张至上千人 。
电商业务快马加鞭 , 电商人才从哪里来?答案不言而喻 。
一些阿里员工发现 , 公司往返于杭州上海两地员工大巴的下车点 , 已经被抖音、快手的招聘人员贴上了小广告 。 今天刚撕掉 , 明天又被锲而不舍地重新贴上 。
“如今 , 位于杭州的互联网大厂 , 字节、快手、甚至滴滴 , 只要是把电商团队放在杭州的部门 , 阿里都是头号的目标挖角公司” , 一位杭州的猎头向Tech星球介绍道 , 他们公司在杭州有上百名顾问 , 但却并不选择与阿里合作 , “因为合作了 , 就不能挖阿里的人 , 阿里现在是我们最大的人才库 。 ”
猎头挖人时 , 会用这样的话术游说来自阿里的候选人:现在电商赛道重新热闹起来了 , 是借阿里这块金字招牌往外跳的“第一波红利期” , 大家都抢着要 , 但再过半年 , 也许就不如现在这般抢手了 。
“被挖是能感觉得到的 , 公司最近的确有不少人跑出去面试 , 以至于我看到空着的工位就在好奇” , 一位电商业线的HR坦言 。 但与此同时 , 一些偏中台事业部的的HR也表示:“暂时没感觉有人走 , 可能偏电商前台的部门被挖角得更严重一点 。 ”
据Tech星球了解 , 出走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 , 是海外回国、在阿里电商落地不顺、文化气质融合不来的;第二类 , 是在阿里待了很多年的老员工 , 他们富有经验 , 但职业发展遇到瓶颈 , 想去外面看看新的机会;第三类 , 是阿里最不愿意看到的 , 是年轻人 。
年轻人的出走 , 才是阿里最为在意的 。
激励基层 , 解决内卷 , 让人才走得更长远
“我是一个P5 , 最近调薪给我月薪涨了6000” , 彭杨是电商技术里一个创新团队的基层员工 , 去年硕士毕业的他校招进入了阿里 。 这次涨薪 , 也印证了其他阿里员工对近期风向的解读:阿里要稳住和激励P5-P7的基层员工 , “6000不算什么 , 有些P6同事的月薪甚至直接加了1万 , 或者总包上调50% 。 ”
基层职级的员工容易妄自菲薄 , 也是最容易被挖走的对象 。 未曾想到 , 他们自己是公司最想保的“年轻高潜”的苗子 。
一些并非在做风口业务的组 , 时常一个月都招不进一个新人 。 在彭杨看来 , 他们若出走 , 带来的影响甚至比一个P9离职的影响大 , “之前有些P9没空降过来的时候 , 靠我们自己做 , 也能正常迭代和交付 , 有些高P过来感觉就是收割果实的 。 ”
基层岗位的人手紧缺 , 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同事的离职 。 据彭杨回忆 , 去年有位P7同事离职了三次:第一次 , 已经去了新公司 , 公司派了一个关系好的同事把他劝回来了;第二次辞职 , 公司又劝他再等一段时间;直到今年春节后才离职 。
而在同一个奖金池里 , P8及以上的员工 , 更大概率会感觉今年的绩效奖金平平 。 “奖金池的权重 , 感觉多放了一些在P5-P7的总包上 , 身边好多P6升到了P7 。 ”
一位阿里电商业务线的HR向Tech星球表示 , “如何满足基层员工对薪酬回报和升职路线的期望 , 方法有很多 , 但不会去降低晋升的标准和难度 。 我们也没有开会专门讨论 , 要怎样具体去做这样的‘人才保卫战’ 。 ”
在阿里内部HR看来 , 所谓“人才保卫战”的核心 , 并不是单纯防着眼下被挖角 , 而是保证企业人才梯队往更健康的一种“耗散结构”去迭代 。 耗散是一个热力学概念 , 指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为维持新的有序结构 , 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 , 如一条流动的河 。
在阿里电商业务团队 , 一些HR似乎已经定位到了解决现存问题的两个切入口 。
其一 , 是解决“肩部”的内卷 。 像彭杨所在的团队 , P10下面有五六个P9 , 其中四个是技术 , 多个高P挤在同一个业务下 , 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互相较劲中 , 产品功能的过分冗余 。 而通常在阿里多年的P8 , 结合早期积累的股票 , 年薪总包至少在200万以上 , P9可突破500万 , 就连字节现在出的offer都难接住 。 “所以你看 , 其实用竞业协议去‘追杀’离职老员工的案例 , 在阿里这儿很少见 。 阿里有这样的人才自信和公司胸怀 , 希望日后和他们都还是‘同学’ 。 ”
与老阿里出走不设拦截相对应的 , 是校招规模的增加 。 不仅频率增加到全年每个月 , 校招的岗位类型也从过去仅有的技术岗 , 扩展到产品、市场等业务岗 。
其二 , 是需要撕掉年轻人脑海中 , 被贴上的“PUA大厂”“996福报公司”的标签 。 在招聘热度鼎盛的2019年 , 拿到大厂offer的年轻人还会优先选阿里 , “现在他们可能会优先选字节 , 这才是真正让阿里担心的 。 ”
“要接受已经不再是最受应届生欢迎雇主的事实 , 才能积极做出改变” , 提出解决方法的HR坦承 , 以前有不少老阿里面试官 , 在面试中也表现得比较傲气 , 招聘侧也经常面临两头的投诉压力:应聘者不服面试不通过 , 面试官来challenge简历质量 。
“现在 , 整个外招的重心从高P转向P5-P7的群体 , 也不再特意看海外背景 , 中途加入阿里的海归中的确有看长远发展的人 , 但不少还是把阿里当做了短期跳板 , 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在落地期就会开始觉得煎熬 。 ”

|抖快围堵阿里大本营,不放过那个最吃香的电商人
文章图片
图3/3
图片来源:脉脉数据研究院《人才流动与迁徙2021》(统计口径:净流入=流入人才-流出人才)
从数据上看 , 阿里依然保持“高流出、更高流入”的人才吞吐量 , 以保证人才的净流入依然能排在行业前二 。
【|抖快围堵阿里大本营,不放过那个最吃香的电商人】对人才长远发展的培养 , 可能是在这场电商人才争夺战中阿里最核心的法宝 。 彭杨告诉Tech星球 , 在面试阿里之前 , 他也曾面过字节的岗位 , “当时 , 我问终面的总监级面试官 , 字节对我的培养计划是什么样的 , 他跟我介绍了一下子节的职级晋升 , 但当我追问‘再然后呢’ , 他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 ”
对此 , 阿里的HR在跟同行交流时也有同感 。 在阿里 , HR需要理解业务 , 并能驱动业务 。 “但在字节的HR朋友告诉我 , 他们每天的工作更多只是在单调地捞库、面试、打电话 , 机械化的劳作占比较大 , 无法看到整个闭环 。 这和公司圈定的职责有关 , 不是个体的能力所能改变的 。 ”在体系化的积累、方法论的抽丝剥茧上 , 阿里让他们都看到了更深厚的积淀 。
面对其他几家互联网大厂来杭州的行动 , 字节、快手在电商赛道的大举进军 , 阿里保持着乐观 。 对阿里而言 , 现在出现了更多的竞争对手 , 内部就有更多的紧迫感做创新 。
正如一位阿里的HR所说 , “换个思维想想:玩家越多 , 才越有人愿意考虑杭州这座城市 。 被人盯着挖 , 才说明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是真的好 。 ”
(备注:应为受访者要求 , 文中邵东、彭杨均为化名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