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核心舱
运行的轨道高度
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
大约每90分钟
绕飞地球一圈
如何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
监测空间站的动态?
如何确保高质量的天地通话?
这都要依靠
天基测控系统科研团队的工作
文章图片
受地球曲率遮挡
和视线视场问题影响
在大部分时间里
航天器无法和国内陆基站、测量船等
地海测控系统取得联系
载人航天任务中的飞船或空间站
只有在
飞临控制中心或地面测控站附近时
才能取得双向联系
其他都是非受控区域
盲区极大 , 风险极高
文章图片
2003年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顺利进入太空
期间
他数次与地面控制站进行“天地通话”
但每一次
都有着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
文章图片
天链中继卫星
可对中低轨航天器全球覆盖
中继卫星
是主要服务于航天器的卫星
通俗地讲
中继卫星就是一个
位于3.6万公里上空的数据中转站
可以居高临下观测
在中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
将获得的数据回传至地面站
具有覆盖率高、实时性等特征
文章图片
2008~2012年
中国先后发射天链一号01~03星
3颗卫星组网运行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
拥有对中低轨航天器全球覆盖能力的
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
文章图片
2016年
天链一号04星
成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
与01~03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
2019年
天链二号01星发射升空
这标志着
中国第二代
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首颗星
正式开启征程
文章图片
二代中继卫星
并不是去替代第一代中继卫星
而是两者的数颗星相互配合
共同发力
更好地发挥数据中转站的作用
文章图片
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综合计划部工程师马超:如果说天链一号卫星是两车道的天地高速公路 , 那么天链二号就相当于四车道以上的天地高速公路 , 这意味着可以跑更多的车 , 车速也可以更快 。 目前这个空间站在300多公里的高空 , 就相当于航天员在你的身边一样 。
如何实现
天地间的高速率通迅?
据相关专家介绍
空间站舱内舱外安装了十余个摄像头
拍到的都是高清的影像
包括从舱外看地球、
天和看天舟、
天舟看天和、
舱内的航天员等画面
文章图片
为了实现天地间的高速率通讯
空间站上
安装了一个测控通信终端
该终端由1.2米的天线组成
天和上的终端
包括中继卫星系统
天链二号、天链一号中继卫星
地面终端站
以及地面中心
这一套系统组合到一起
才能完成高速数据的实时回传
文章图片
据了解
天链一号的05星
天链二号的02星和03星
也同时在研制中
未来
一代和二代同存 , 相互配合
将共同发挥更大作用
【中继|架设天地信息桥!航天员就在你身边→】内容综合自CCTV-13《新闻直播间》
推荐阅读
- 贺长林|为科创人才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 阵容|“中继卫星天团”阵容再升级 架天地测控通信“星桥”
- 成功|又一颗天链卫星成功发射!天地通话、太空授课信息传输都靠它
- 中继|【科创之声】梦想之花在天宫绽放
- 课堂|“天宫课堂”开讲 乌鲁木齐中小学生同步感悟天地奥秘
- 信息|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搭建“信息天路”确保太空授课清晰流畅
- 航天员|天地互动的太空授课怎样做到
- 卫星通信|超长待机的天地通话如何实现
- 音视频|高清不卡顿!“天宫课堂”如何实现“天地对话”?
- China|中国电信发布天通卫星物联网:网络天地一体 可服务陆海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