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机制|“剁手”之后,请做好包装垃圾分类

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 , 又是一场“剁手”狂欢 。 消费越发达 , 说明经济越好 。 不过 , 这也意味着 , 又有大量的快递包装垃圾产生 。 这是个老问题了 , 但仍有说一说的必要 。
从自己的体验来讲 , 现在越来越依赖于线上购物 , 每天要在线上买菜、点外卖、购买家庭必备品 , 有时候不想出门 , 还会使用跑腿代购业务 , 让人帮忙买东西 。 其中有些购物行为会增加垃圾 , 比如外卖 , 价格便宜的可能简单包装 , 若贵一点 , 商家可能使用手提袋、保鲜膜、高档餐具 , 有一次点烤鱼 , 商家居然还送了一次性自燃锅具 。
这些看似贴心的服务 , 却有过度包装之嫌 。 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服务如此 , 整个行业产生的包装垃圾就很惊人了 。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11.76万亿元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800亿件 。 按业内每个快递包装为0.2公斤的标准计算 , 2020年我国快递共产生了1600多万吨固态垃圾 , 相当于约1.5亿个成年人的体重 。 网络购物包装垃圾处理问题 , 不能不正视 。
当然 , 这些包装垃圾中有部分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 。 据悉 , 纸质类的快递包装材料约80%可回收利用 , 塑料类快递包装废弃物则99%得不到有效利用 , 而塑料自然降解时间少说也要数十年 , 塑料瓶更是需要数百年 。 塑料包装得不到回收处理 , 会产生环境污染 , 危害自然界动物的安全 。
要遏制过度包装 , 减少快递垃圾 , 自然需要多管齐下 , 社会共同参与 。
从政策层面 , 202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邮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 。 《意见》提出 , 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 , 并提出届时要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 , 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 。
由此可见 , 形成法规约束机制 , 提高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的比例和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应用规模 , 是从源头上减少快递包装的重要措施 。 商家是减少快递包装、杜绝过度包装的责任主体 。 对此 , 应当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 并从平台治理的角度加以引导规范 。
想强调的是 , 每个人都应该为减少包装垃圾、提高包装垃圾循环利用率尽一份责任 。 其实 , 如果能把这些垃圾分类好 , 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 , 就能减少垃圾污染环境的程度 。 比如 , 扔包装垃圾前 , 把纸质包装归一类 , 将塑料填充物另外归类装袋 , 就能方便后续的垃圾处理 , 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
【约束机制|“剁手”之后,请做好包装垃圾分类】商家要减少快递包装垃圾 , 助力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 , 而买家在“剁手”后 , 做好垃圾分类以便回收利用 , 不要充当制造海量垃圾的“推手” 。 这样的环保意识 , 人人都应该有 。 评论员 魏英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