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 。 图/新京报网
文 | 褚劲寿 有人声称自己推翻了爱因斯坦相对论 。近日 , 河北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研究项目宣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 , 该项目日前被推荐入选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 , 项目公示后受到公众普遍关注和讨论 。李子丰的这个项目名称为“坚持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 , 发展牛顿物理学” , 他称这项研究“为科学的健康发展扫清了一个巨大障碍” , 不过很多网友质疑李子丰是哗众取宠 。面对质疑 , 李子丰在知乎回应 , 该项目还未立项 , 报奖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真理 , 获奖是小概率事件 。 河北省教育厅相关人员则表示 , 对此事并不了解 , 还需请示领导再做回应 。
6月22日 , 河北省科技厅相关人员表示 , 现在只是申报 , 评审还没有进行 。
文章图片
▲李子丰的项目声称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图/河北省教育厅官网截图
李子丰的项目不是严肃的学术研究项目还未立项 , 就开始申报评奖 。 如此荒唐的做法 , 摆明了就是一场蓄意的炒作 。李子丰从事的是石油专业研究 , 并无物理学科班背景 , 就连李子丰在某网络社区的介绍也注明自己是业余研究基础物理问题 。 可以说 , 李子丰驳斥相对论的论文 , 没有任何公式和逻辑推导 , 只有空洞的结论 , 不仅体现出李子丰物理知识水平的匮乏 , 还表现出他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隔行如隔山 , 研究石油出身的李子丰有何能耐去打爱因斯坦的“脸”?在石油研究领域 , 李子丰是教授 , 可在物理学领域 , 李子丰只是一个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民科” 。实际上 , 李子丰“民科”的称呼由来已久 。 2007年 , 李子丰就曾参加燕山大学召开的2007年相对论时空观问题讨论与决议会 。 会议中 , 李子丰提到 , 在物理学研究中 , 要坚持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 , 批评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假设和洛伦兹变换皆为谬误 。 但是 , 在网上流传的一张讨论会决议中 , 李子丰并没能呈现像样的证据与推导 。十几年过去 , 李子丰再次将“坚持唯物主义质能观 , 反对狭义相对论”拿出来哗众取宠 , 而其内容一如既往的缺乏根据 。面对质疑 , 要拿出合理的证据回应事实上 , 李子丰2018年6月的一个会议PPT显示过他的研究“成果” 。 他在会议中不仅批判狭义相对论存在四大谬误 , 还认为狭义相对论之所以不容易被否定 , 全是因为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对爱因斯坦的盲目崇拜和部分利益集团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李子丰称那些批评他的专家是挥舞“政治大棒” , 厚着脸皮永不认输 , 称他们一直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
可见 , 李子丰并未正视批评他的言论 , 也未做出任何有效的回复 , 他将科学上的争论意气化 , 以扣帽子的方式掩盖自己缺乏专业背景的事实 。
文章图片
▲李子丰在PPT中将狭义相对论不被否定的原因归结为唯心主义思维方式 。 图/李子丰PPT截图
相对于李子丰缺乏专业背景本身 , 这种回应质疑的态度才是他真正的硬伤 。学术研究并没有不能跨学科研究的规定 , 不说是高校学者 , 哪怕是一个普通人 , 都完全有权进行物理研究 , 但学术研究讲究的是规范 , 即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 甚至有十分证据说一分话 。 科学研究 , 还是要有真凭实据 , 不能信口开河 。如果李子丰真的做出了有力的推导 , 即使未能得出新结论 , 也算是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科学本就是在不断争论中进步 , 但争论的前提是双方都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 遵照学术规范 ,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去争辩 。希望今后能少看到些“相对论是假的”、“鸡蛋返生”、“水变油”式的闹剧 。 大家有能力、有精力就尊重科学 , 多搞一些货真价实的研究 。同时 ,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 , 也应严肃对待这种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 加强对学术规范、学风师德的管理 , 防止出现名目各异的学术炒作行为 , 维护学术研究的清正风气 。□褚劲寿(媒体人)
【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称“推翻相对论”,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 | 沸腾】编辑:徐秋颖 校对:翟永军
推荐阅读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安全|复旦教授发现400多个Android漏洞 谷“鸽”16个月后才修复
- 大学|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太原一老年大学特色课程越来越火
- 文件|日本惠普公司误删京都大学超算系统77TB重要数据
- 误删除|日本惠普公司闯大祸,京都大学超算系统 77TB 重要数据被误删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
- HP|日本惠普公司误删京都大学超算系统77TB重要数据
- 警告!|一大学生骂外卖员是狗 校方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
- IT|牛津大学科学家:omicron造成的疾病跟一年前新冠病毒“不一样”
- 人工智能|正片来了!五期「AI大咖说」第一期,探秘清华大学AI&机器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