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 , 有理论曾预测银河系自转速度在减慢 , 但并没有实证 。 而据每日科技网21日报道称 , 银河系有一个由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棒旋结构 , 数据和分析发现 , 自这个棒旋结构诞生以来 , 它的自转速度下降了四分之一 。 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测量对银河系“踩刹车”加以证实 , 天文学家认为 , 该测量结果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 , 且很可能正是暗物质使得银河系自转速度减慢 。
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盖亚空间望远镜 , 对银河系棒旋结构的一组恒星——赫拉克勒斯星流进行了数据分析 。 这组恒星的运动与棒旋结构产生共振 , 保持和棒旋结构相同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 。 由于赫拉克勒斯星流处在拉格朗日点 , 它也被棒旋结构的引力所影响 , 这种情况下 , 如果棒状结构的自转速度下降 , 这些恒星便会逐渐远离银河系中心 , 以此才能和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相配合 。
研究人员发现 , 赫拉克勒斯星流所富含的重元素(天文学所称的“金属”)可以表明它们正远离银河系中心 , 由于棒旋结构不断减速 , 它们在向外围移动 , 进一步数据及推断表明:这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相当于数万亿个太阳质量的棒旋结构 , 自诞生以来它的自转速度变慢了至少24% 。
团队认为 , 减速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暗物质“踩下了刹车” 。 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科学家称:“天体物理学家长期以来怀疑银河系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在不断变慢 , 现在终于掌握了相关证据 。 使棒状结构自转减速的原因是暗物质 , 此前科学家通过测量星系的引力和可见物质引力的差值 , 去推测暗物质的存在 , 但此次研究则为未来提供了全新手段——通过质量去了解暗物质 。 ”
【赫拉克勒斯|科学家首次证实银河系在踩刹车:暗物质或使其自转速度减慢】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大量存在星系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 , 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疑似违反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 , 可以在假设暗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解释 。
该论文合著者亦表示:“我们的发现为暗物质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 。 ”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期《皇家天文学月刊》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张梦然)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未来|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公开道路全无人测试
- 大脑|ALS患者首次通过脑机接口发推
- 木乃伊|埃及首次以数字方式“解封”阿蒙霍特普一世木乃伊
- 方面|OPPO Find X5渲染图首次曝光:一脉相承的环形山后置设计
- IT|TuSimple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卡车在公共道路上的运行
- IT|搭载激光雷达的蔚来ES7首次曝光 2022年将正式亮相
- the|五年来首次,纳斯达克或将跑输标普500
- 华为|华为授予日企巴法络 Wi-Fi 6 专利,为首次对国外企业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