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自媒体|满帮集团上市:关于选择和忍耐


财经自媒体|满帮集团上市:关于选择和忍耐
文章图片
图1/2
满帮董事长兼CEO张晖(右二) , 红杉中国合伙人郭山汕(右一) , 红杉中国副总裁李张鲁(右三) , 以及红杉中国副总裁于瀚清(右四)在上市现场 。
来源:红杉会
6月22日 , 满帮集团正式上市 (NYSE: “YMM”) 。 以发行价19美元/ADS计算 , 市值近210亿美元 。 红杉中国自2015年投资满帮集团前身之一运满满开始 , 连续7轮加注 , 在IPO前持有7.2% , 是早期进入的最大外部股东 。 满帮集团是红杉中国投资的第五家上市物流企业 , 另外四家包括中通快递、京东物流、达达集团和德邦物流 。 满帮也由此成为中国第四家市值超过千亿人民币的物流企业 。
我们采访了红杉中国合伙人郭山汕 , 请他分享一些关于早期投资运满满和满帮的故事:
我们和满帮从2014年结缘 。 在那个O2O近似疯狂的创业年代 , 服务O2O迅速进入到出行、餐饮、美业、汽车、家政和旅游等各行各业 , 货运业虽然没有像快递一样搭上电商高速发展的东风 , 但这个充满江湖味道的传统行业这次借着O2O的风口开始接触上了互联网 。 说实话 , 我们自己也没准备好 , 项目组除了我 , 还有一位主看金融的同事和一位偏财务的同事 。
2014年我们去了全国各地的物流园、配货站和信息大厅 , 每个人都会被眼前混乱的情景触动 。 大多数园区封闭管理 , 司机和中介通过小黑板来交易不透明的信息 。 黑板上的粉笔字写得很潦草 , 甚至电话联系方式也没有 , 骗货炒货现象严重 。 有些信息大厅装了电子屏 , 但始终都是黑屏 , 对信息化的抵触和防备可见一斑 。
我们站在成都某物流园的大楼 , 透过窗户往远处的停车场看去 , 来自全国各地密密麻麻的空载货车停在那里 , 司机一大早就在信息大厅的小黑板上寻找货源信息 , 平均3-5天后才会得到线索 , 之后再开着空车去装货 , 一来一回空载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 这情境 , 使我们完全相信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大幅改变行业状况 , 但没有想到的是不到1年时间 , 车货匹配的创业企业大大小小有了50-60家 。 到了2015年年底 , 有报道说企业已经有200多家 , 如何从中找到最好的团队成了比相信趋势更难的事情 。
很多公司的团队阵容看起来很豪华 , BP(商业计划书)上写的都是“用互联网改变物流行业”、“中国的罗宾逊(美国的无车承运公司)”、”货运业的Uber” 。 但深入和这些创始人聊久一点 , 就能够感觉出其中的差别 。 同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查各家数据的质量 , 了解需求和补贴的关系 , 辨别刷单和虚假交易(比如女性用户占比、用户只停留0-3秒的比重、苹果终端数量的占比、购买司机号码的痕迹) , 这已经是我们当时看每一个O2O行业的基本工作 。
项目组长时间在物流园蹲守 , 观察和记录各家地推司机安装App和辅导的过程 。 当时除了个别年轻司机 , 大部分司机在40岁以上 , 接受起来很困难 , 他们没有使用过什么应用和网站 。 不同的团队执行力差别很大 , 有的团队装完App就离开 , 然后另一个团队来了就把它卸载掉 。 晚上我们住进小旅馆和住在上下铺的司机交流 , 了解他们的生活 。 经过一段时间工作 , 南京的运满满和当时主要在成都的货车帮从中间脱颖而出 , 凭借在意志力、组织力、技术手段上的优势 , 他们在各地信息网和物流园里坚持下来 。 他们的软件被封杀过 , 车辆和物料被毁坏过 , 地推人员受伤进了医院 , 第二天早上又重返现场 。
运满满在前线沿用了阿里政委的角色 , 给年轻的员工关怀打气鼓劲 , 讲案例 , 如何帮客户改变生活 , 减少不公平 。 红杉应该是最早同时见过这两个团队并深入接触的投资机构 。 2014年下半年 , 我们在内部的初次介绍会上 , 第一次推荐这两家企业作为唯二的考察重点 。
同年12月 , 我们向运满满发出TS (7500万美金投后估值 , 占20%) 。 之后 , 十余家机构找到运满满 , 不少机构纷纷匹配了类似条款甚至更高估值 。 幸运的是 , 张晖自始至终都把红杉作为第一选择 , 后来我们也支持公司少些稀释 , 按照17%占比成交 。

财经自媒体|满帮集团上市:关于选择和忍耐
文章图片
图2/2
早期运满满app , 月活货主1.4万 , 今天月活货主140万
O2O的热度到了2015年迅速降温 , 资本市场在下半年进入调整期 , “资本是否进入寒冬”的说法频频见诸报端 , 越来越多的O2O企业难以为继 。 车货匹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 融资变得艰难 。 运满满在2015和2016年的融资比想象的困难 , 每次市场给的估值都离我们期待的估值差了很多 , 融资拖半年时间很正常 , 新投资人希望能看清老投资人的态度 。 这也能够理解 , 那时候平台交易每月小几百万 , 没有抽佣 , 而且预测第二年第三年还是没有 。 那些年我和张晖沟通了上百次 。 他是个工作狂 , 白天似乎永远在开会 , 除了除夕到春节头几天能休息一下 。 我们除了讨论方向和业务 , 主要就是相互鼓劲 。 有一天晚上 , 张晖微信发来8个字:“战略忍耐 , 死磕交易” , 他经常这样自我鼓励 , 永远充满信心 。
2016年参加运满满的年会 , CEO张晖在给团队鼓劲 。 他在台上喊“满满” , 台下员工喊“兄弟” , 过去2年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 让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
2017年商战到了白热化 , 一方面我们专注在自己的业务 , 不补贴 , 不垫资 , 拒绝负毛利地去跑交易 , 一方面市场的各类消息通过不同渠道传来 。 我们从每季度看竞争格局变成了每周看周活、使用次数、使用时长和新增用户下载 。 除了市场、用户和融资 , 我们开始加大人才的竞争 , 那几年红杉累计推荐了20多位各岗位的候选人 , 并参与面试几十次 , 其中支持企业选拔的人才就包括今天集团的CFO和CTO 。 当年8月 , 运满满和货车帮的管理层和主要股东开始探讨合并可能 , 经过90天的谈判 , 两家近1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走到一起 。 为了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 双方管理层和股东都做了让步和牺牲 , 也保护了筹码、信任和团队的青春 。
最近几年 , 满帮的货运匹配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 2020年12? , 满帮平均运单匹配时间为13分钟 , 效率?2019年12?提?了44.3% 。 司机卡嫂在出发地装货的时候 , 就会在手机上把回程货找好 , 并且得到关于定金、运费和放空的平台全能保障 。 在物流园花几天时间找货的情形已经很少发生 。 此外 , 满帮还通过降低空驶率、减少燃料浪费 , 提升了环保表现 。 据估计 , 2020年 , 满帮通过更智能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减少了330,000公吨的碳排放 。
【财经自媒体|满帮集团上市:关于选择和忍耐】郭山汕说:“在陪伴运满满和满帮7年的时光里 ,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团队非比寻常的斗志、坚持和忍耐 。 也感谢运满满和货车帮的创始团队和股东经过多年共同努力 , 创造了全球领先的智能货运平台 。 祝贺张晖 , 祝贺满帮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