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6·18”线上消费迎来新变化

6月初开始 , 多个电商平台的年中购物节活动持续进行 。 降低平台入驻费用、促销“玩法”更明晰……无论是京东、天猫、苏宁 , 还是抖音、快手都推出了各项举措 , 有力提升着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 同时在相关政策引导和监督下 , “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现象日趋减少 , 直播带货更加规范 。
【优惠券|“6·18”线上消费迎来新变化】有力提升购物热情
6月18日零时 , 各大电商打造的年中购物节活动迎来交易高峰 。 京东平台发布的成绩单显示 , 京东超市3分钟内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 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成交额1分钟内均破1亿元;苏宁易购开局1小时内全屋家装、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35%;天猫平台1小时内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
一些平台在购物节期间的总体销售数据也相继出炉 。 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 , 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 , 消费者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 , 下单金额最高的品类是手机、空调、笔记本电脑、冰箱、平板电视;该平台售出商品件数最多的品类是饼干、蛋糕、牛奶乳品、抽纸、调味品、休闲零食等 。 小米发布的数据显示 , 6月1日至18日 , 全平台支付金额突破190亿元 , 同比增长90% 。
近年来 , 线上线下同步参与、融合发展成为电商购物节的新趋势 。 “过去十几年 , 每年6月是电动车的高库存周期 , 我是坐在店里等客上门的‘坐商’;今年我学会了在线上搞促销 , 变成了‘行商’ , 一天能卖出去十几台电动车 。 ”杭州金禾街电动车店店主魏建芳与哈啰电动车合作后 , 今年首次参与年中购物节 , 来自线上平台引流的顾客明显增多 。 同时 , 依靠哈啰提供的终端数字化管理后台 , 门店进销存、财务、订单和用户服务响应等实现了一站式管理、敏捷销售 。
购物节期间 , 线下不同领域商家、品牌的参与热情高涨 。 据统计 , 京东平台有超过300万家线下实体门店参与 , 涵盖便利店、鲜花店、汽修店等多个业态 , 并承诺在1400个县市实现1小时配送 。 天猫平台上 , 有25万个品牌参加天猫年中购物节 , 是去年同期的2.5倍 。
今年以来 ,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 线上消费成为正向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 今年1至5月份 , 全国网上零售额48239亿元 , 同比增长24.7% , 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专家表示 , 年中网购节有助于提升消费热情 , 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贡献积极力量 , 同时也是观察消费市场变化、展现中国市场活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
“国潮”成为消费新风尚
今年的年中购物节 , 消费模式和结构发生变化 , 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明显 。 消费端、生产端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首先 , 细分类新品受青睐 。 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尝新” , 催生了大量新品类、新品牌的出现 。 美的推出的“轻食”电饭煲、集扫地吸地拖地于一体的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用于携带宠物出行的京萌智能新风宠物包……购物节期间 , 京东有1000个新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 100个新品类销售过亿元 。 根据天猫商城的统计 , 456个新品牌拿下购物节期间该平台细分行业的销售冠军 。 其中包括专注于男性护理领域的理然、汉服领域的十三余、宠物口腔清洁领域的小壳等新品牌 。
其次 , 品质化消费趋势明显 。 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上升 , 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 人们更加崇尚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 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 , 高品质、健康、节能的产品在购物节期间表现更抢眼 。 如产地农产品、新风空调、单价1万元以上的电视、中高价位的美妆等高品质产品成交额均显著增长 。 在采用“先鉴别 , 后发货”网购模式的得物平台 , 购物节期间 , 超过3万个国际品牌商品上新 。 其中销售较好的T恤、手表、女包、艺术版画、水下直播相机、智能设备等产品 , 反映了年轻消费群体追求正品、品质生活的新消费观 。
从品牌类别看 , 国货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 “国潮”成为消费新风尚 。 天猫首次为老字号设置了专属会场 , 整体成交额突破10亿元 。 抖音电商为非遗产品、老字号、农产品等提供销售新平台 。 过去一年 , 85名手艺人通过抖音电商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 , 200余个老字号在抖音打开了新销路 。 海外进口商品同样受捧 。 截至6月18日上午10时 , 京东进口超市成交额环比增长10倍 , 其中游戏机、洗护套装、猫干粮、净水器等成交额增长较快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 , 在发展多年后 , 电商打造的年中购物节如今已不单纯是消费者的狂欢 , 而是具备了消费、生产的双重属性 , 成为一个链接消费端和产业端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舞台 。
行业竞争更加有序
拼购、满减、红包、秒杀、优惠券……每逢电商购物节 , 商家的促销措施总是引发关注 。
随着国家加大对平台经济反垄断力度 , 今年的年中购物节期间 , “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现象总体减少 , 多个平台纷纷简化促销规则 , 将重心放到关注用户消费品质上 , 行业竞争更加聚焦关键技术、经营模式与效率的提升 。
京东推出了现金红包、优惠券、头号京贴、首购礼金等多种优惠活动 , 承诺九成热销商品享有保价服务 , 热门地区可达到小时级送货;同时支持线下实体店铺、供应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 提升运营效率 。 天猫平台降低了商家参与门槛 , 鼓励更多新品牌进入;推出的预售、超级红包、补贴金、星秀猫、会员满减优惠券等促销规则更加简明 。 苏宁易购打造“六一宝宝节” , 用一场“开心直播夜”引发共情消费 。 拼多多主推省钱月卡和无门槛通用券 , 活动期间商品价格在平时优惠基础上继续打折 , 其中农产品销售火爆 。
今年5月底 , 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 此次购物节 , 直播带货行业迎来“首考” , 多个平台企业采取了包括建立完善规则体系、全面管控入驻门槛、强化商品品质保障等措施 。 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除了继续邀请明星、商家负责人等走进直播间 , 还搭配多种优惠活动 。 抖音、快手正式入局 , 前者推出好物节 , 力推国潮好物和源头好货 , 通过兴趣电商形式 , 让更多消费者发现、购买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后者推出品质购物节 , 并上线“小店信任卡” , 内含消费者购物保障、平台优惠券和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系列体验保障 , 包含假一赔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权益 。
专家表示 , 随着对电商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 多个平台企业更加积极改善商家服务 。 在新发展格局下 , 平台应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 创新实现需求引领供给、供给促进消费 , 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发挥更大作用 。 采访人员  彭训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