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艺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6月22日晚 , 满帮集团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 据悉 , 此次发行价19美元 , 市值达206亿美元 , 成为今年IPO规模最大中概股 。
两个月内 , 福佑卡车、满帮相继冲击二级市场 , 争夺数字货运第一股 , 低调的公路货运走入大众的视野 。
但同处于同一大赛道 , 但财务数据表现却差距甚远 。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文章图片
图2/5

在营收方面 , 两家企业“不约而同”保持收入增长 , 但却持续亏损 。 福佑卡车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约为 2.34 亿元、1.16 亿元 。 而根据满帮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 , 其2021年Q1 , 净亏损则达到 1.97 亿元 , 比去年同期的 6360 万元扩大了 211.2% 。
耐人寻味的是 , 2020年 , 满帮毛利率为49.01% , 福佑卡车毛利率却只有3% 。 同一赛道的玩家 , 两者毛利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此外 , 两者的成本机构差异亦非常明显 。 满帮的收入成本在2020年达到占总收入的51% , 2021年Q1 , 满帮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17.6% 。 有数据显示 , 我国物流企业一般毛利率为 4%-6% , 物流陆路运输行业的毛利率 20% 左右 。 与同是互联网平台的滴滴网约车的80%司机成本相比 , 满帮的生意也显得“暴利” 。
这种巨大的盈利空间在福佑卡车成本结构的对比下 , 更加令人诧异 。 2019年 , 福佑卡车的收入成本为34亿元 , 甚至超越了总营收额 , 占收入比重达到100.29%;2020年福佑卡车的收入成本为34.58亿元 , 占收入比重96.99% 。
这种差距究竟是由于企业经营能力导致 , 还是商业逻辑不同?
二者出发点相同 , 终点不同
福佑卡车为“纵向深耕“类型 , 除了将车和货物匹配 , 还做了全流程跟踪 , 直到最终交货;满帮则为“横向拓展” , 提供货源信息但不参与交易 , 属于更轻型的中介平台 。
玩法不同 , 财务数据自然有所差异 。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文章图片
图3/5

从数据上来看 ,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满帮的托运人和司机 , 以及订单量明显多于福佑卡车 , 但是后者的收入却远高前者 。
显然 , 福佑卡车的客单价更高 , 以披露数据计算 , 满帮平均客单价为28元 , 而福佑卡车这一数字达到1103元;满帮一个托运人产生的平均收入为1500元 , 福佑卡车为35.3万元 。
福佑卡车的大客户模式 , 而满帮更偏个人用户和小商户 。
福佑卡车覆盖了 “匹配+承运” 的全流程 , 其推出了经纪人竞价模式 , 切入交易 , 完成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闭环 , 成为行业内首个 “全履约交易平台” 。 这是典型的深度服务类型 , 对于头部客户的依赖度较高 。
其招股书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福佑卡车以德邦、长城汽车为代表的重点客户、大客户为主的 KA 托运人业务占公司收入绝大一部分 , 占比达到 95% 以上 ,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 SME 托运人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
大型客户需求是密集的 , 这可以为平台提供了稳定、大笔的收入来源 。 2020年 , 在福佑卡车总收入中 , 运输服务占比99% , 而大客户收入96.6% 。 而满帮尽管也是以运输服务为主 , 但其同期占比为75.5% , 相对来说 , 并没有“All in” 。 毫不夸张的说 , 福佑卡车的生存策略就是“抱大腿” 。
不过 , 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长城汽车都属于大B , 他们最终还需要交货物交付给自己的客户 , 所以需要通过平台跟进货物运输的细节情况 。 大客户就像是我们常说的"VIP" , 这不难理解福佑卡车推出一条龙全跟踪服务 。
当然 , 为例服务好这些"VIP" , 福佑卡车必须要打造一个稳定的服务团队 。 因为与中小客户相比 , 大客户的需求量一般较大 , 且更频繁 , 对于福佑卡车来说 , 平台上司机规模不用重点突破“量” , 而是要把控好“质” , 这样才能以及时满足托运人需求 , 防止大客户流失 。
截至今年一季度 , 福佑卡车累计货物交付量达到 320 万 , 其平台上的注册司机数量达90.55 万人 。 如果将年收入超过 5 万元的司机定义为忠诚司机 , 那么其忠诚司机运送了订单价值的由 2018 年的52.9%提升至2020年的69.8% 。
而这样的成果或许是由于福佑卡车压低毛利所换取 。 根据招股书解释 , 福佑卡车的营业成本构成中 , 包含了支付给货车承运人的报酬、需要缴纳的保险费、云服务成本以及其他成本 , 其中支付承运人的报酬占据了绝对比重 。
作为大客户和司机的中间平台 , 福佑卡车在议价权方面稍显尴尬 。 一方面 , 大客户是生存的大腿 , 平台无法在调价方面有大幅度的优势 。 另一方面 , 为了拉拢承运人 , 提高忠诚度 , 福佑卡车更不能轻易动司机的蛋糕 , 只有不断含泪让利于他人 。 所以 , 福佑不仅毛利低 , 甚至出现过2019毛利率分别为-0.3%的倒贴现象 。
尽管福佑卡车也尝试向平台上的运营商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 但是该领域所代表的其他收入仅在2020年占总收入的1% , 甚至与2019年的1.1%相比还有略微下降 。 全力奔赴运输业务 , 福佑卡车并没有其他业务线可以中和减缓低毛利的状况 。
相比之下 , 满帮更综合的商业模式在提升毛利率方面起到显著效果 。
与福佑卡车相比 , 满帮对于车货匹配则是浅尝辄止 , 并没有进行深度全流程跟踪 , 打的是典型的互联网牌:通过匹配平台连接托运人、承运人 , 基于这些核心群体辐射挖掘其周边的应用场景 , 如为托运人和卡车司机提供信贷解决方案 , 并为保险公司、高速公路管理局、加油站运营商、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 以帮助他们满足托运人和卡车司机的各种基本需求 。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文章图片
图4/5
(图片来源:满帮招股书—其商业模式)
根据招股书 , 满帮平台总交易额截止2020年12月底达到1738亿元、占据中国数字货运平台市场64%的份额 , 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 。 从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来看 , 其GTV同比增长108.0%至515亿元 。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满帮旨在横向发展策略 , 核心增长密码则是“广” , 包括平台用户数量大 , 应用场景广 。
因为对于匹配业务的轻度干预 , 满帮可以节省许多福佑面临的收入成本 , 从而实现高达49%的毛利率 。 如:减少匹配交易整个过程中的运营成本和对于司机忠诚度的维护成本 , 从而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 。 此外 , 在平台逐渐成熟后 , 增值业务起来后 , 也会提升客户终身价值 。 相当于满帮不仅仅只是赚中介费 , 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开发出不同的价值点 , 这也可以大大提升毛利率 。
不过 ,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满帮在成本上没有做太多让步 , 但是其以“买买买”扩大自身朋友圈阵营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圈地的方式也是极其烧钱 。
满帮在2020年宣布进入同城货运市场 。 去年8月 , 其收购了同城货运领域的省省回头车 , 11月 , 以新品牌 " 运满满 " 开展同城货运业务 。
2020年 , 满帮的一般与行政开支猛增 , 从2019年的12亿元增至39亿元 , 增幅达69% , 其中应该包含了收购同城货运业务的成本 。 因为通常在收购案列中 , 为了留住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 , 更偏向以类似期权的方式进行分期支付 。
“1+1大于2”的打法是满帮非常擅长的市场拓展策略 。 满帮实际上是由早期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成立 。
当年 , 两个公司是竞争对手 , 打的“头破血流” 。 直到一天 , 今日资本徐新给满帮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说:“你投资的运满满跟货车帮应该合并啊 , 两家烧钱下去没有意义 。 ”
于是 , 在网约车滴滴、快的合并的案例 , 再次出现在货运打车平台 。
从流量竞争到服务竞争
“从宏观来看 , 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3%-14%左右 , 但在一个比较发达的国家 , 物流成本可以通过效率的提升降到10%以下 。 所以 , 我们中长期还是很看好物流效率提升的空间 , 当然短期压力还是挺大的 。 ”货拉拉创始人兼CEO周胜馥曾直言 。
各企业都获得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 如何在这块地上种出成果?互联网货运平台已经从货源流量竞争过渡到服务竞争 , 具体到两家企业的下一阶段 , 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
对于福佑卡车来说 , 大客户模式是喜也是忧 。 截至 2021 年Q1 , 其前 30 名 KA 托运人分别贡献了总收入的 96.4%、90.7% 和 81.8% , 大客户可以带来大笔订单 , 但是与小额订单相比 , 大额订单的支付周期较长 , 且平台为了吸引大客户 , 也需要在帐期上给予一定的让步 。 托运方资金可能无法实时间到账 , 但对承运人的分成却需要按时支付 。 所以 , 福佑卡车容易在资金上遇到短暂的“入不敷出”情况 。

|互联网货运众生相:横向满帮,纵向福佑
文章图片
图5/5
图片来源:福佑卡车招股书:其部分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
开辟新的现金流业务应该是福佑卡车的重要需求 ,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 SME 托运人业务是一个客户多样化的方向 。
在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提出 , 物流业呈现越来越“融合”的趋势 。 中国物流业过去这些年的飞速发展 , 正源于整个生态的同频共振 。 一方面 , 电商C2C和B2C正全面走向M2C , 最终会走向C2M , 被快速设计和生产出来的商品 , 得以更快地到达消费者 。 另一方面 , 随着“移动互联网让所有人变成了网民 , 疫情让所有商店变成了网店” , 整个商业设施的末端也越来越融合 , 越来越数字化 。
张勇的观点中透露一个关键的信息 , 当电商及中小企业或个人品牌涌现 , 势必出现了更多的零散的物流需求 。
“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在未来几年会非常明显 , 未来 , 全球70%~80%的品牌可能都是中国的 。 ”谦谦汇创始人、百度前高级副总裁向海龙也曾如是预测 。
福佑卡车在2021 年 3 月 , 其SME 托运人贡献了订单总数的 22.8% 。 未来 , 这个订单量占比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
福佑卡车也可以在大客户群体中挖掘更多的增值服务空间 。 2020 年 , 其拥有约 230 名 KA 托运人 , 基于交易全流程跟踪的特点 , 福佑卡车可以通过对技术进行优化并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 在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寻找新的价值点 。
当然 , 无论是技术驱动的增值服务 , 还是要从满帮嘴里争夺更多的中小企业 , 福佑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 这或许是其上市的理由之一 。
对于满帮来说 , 则是流量的转化问题以及锦上添花的服务体验升级 。
作为连接属性的平台 , 互联网的作用不仅限于仅仅是中介匹配 , 平台上的资源都可以进行合理挖掘 。 满帮的策略则是迎合物流价值链中的每个活动部分 , 包括扩大运输地位 , 入局同城货运 , 扩大我们的增值服务 。
在运输业务的精细化运营中 , 企业主要基于互联网的基因 ,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基于各种因素 , 例如距离、货物重量、托运人需求和卡车司机供应等进行动态定价;根据司机和用户需求优化路线等 。 显然 , 具有成熟的新技术优势的平台 , 在行业发展中将更具潜力 。
满帮涉足同城货运的决定让很多人并不看好 , 因为满帮以重型和中型卡车的货运为主 , 在同城货运中优势并不明显 。 况且市场上玩家众多 , 货拉拉、滴滴等虎视眈眈 。 目前看了 , 满帮的同城货运业务也尚未在行业中杀出血路 。
从满帮招股书中可以看出 , 其野心并非是在同城货运争夺一二名 , 而是仅把其作为“物流大网络”重的一环 。 “我们计划建立专门的团队 , 为零担和同城服务设计和开发专业的用户体验和运营 , 更好地满足这些垂直领域的独特用户需求 。 ”招股书中说道 , 零担物流也将是其发力方向 。
无论是从整车物流到零担物流的筹谋 , 还是从车货匹配到围绕人的生态服务 , 满帮想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物流科技生态 , 慢慢将该领域的不同环节都纳入到自己的领地 。
两家企业路线不同 , 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也正说明公路货运市场潜力并不单一 , 挖掘空间非常大 。 两家公司的上市也将进一步刺激该市场 , 或许还会出现更多的模式创新 。
截止发稿前 , 此前备受争议的货拉拉也秘密提交了IPO申请 , 货运行业又将掀起一场资本的腥风血雨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