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无人机时代“飞扑”而来,该如何迎接

以夜空为画布 , 无人机编队徐徐升空 , 展现绚烂的党旗、党徽、100年等图案和文字……这是七一前夕天津百姓献礼建党百年的活动之一 。
近年来 , 民用领域无人机应用发展迅速 。 除了在春晚、庆祝活动中频繁亮相的无人机灯光秀 , 在快递、农业、警务、地质勘探等领域 , 无人机也大展拳脚 。
在日前举办的2021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上 ,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靳兵表示 , 无人机在部分行业的海量应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 预计在5年内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
“无人机数量的增长是一个必然趋势 , 低空经济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上海特金董事长姜化京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当下无人机的售价已经低至几百元 , 其保有量会有持续攀升 , 无人机的应用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
既然无人机时代已经“飞扑”而来 , 那么该如何更好地接住它?
无人机成各行业“宠儿” , 健康发展需制衡之道
用“纯熟”来形容集群表演无人机的状态并不为过 。 对于集群无人机的精准控制 , 中国团队在上个月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 能同时飞行多达5164架的无人机编队 。
除了观赏性 , 在实用性方面 , 无人机也成为各行业的“宠儿” , 中大型无人机在地理测绘、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 原北京市消防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吴志强认为 ,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能够使救援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发展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中国民用无人机保有量约几百万台 , 未来会达到上亿台 。 姜化京认为 , 汽车的保有量从1989年的300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3亿辆 , 随着软硬件、法律规范等的完善 , 无人机保有量将有类似增长 。
业内专家认为 , 无人机黄金发展期已来 , 将广泛用于工农业领域作业、载人飞行等 。 但在催生新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 , 无人机也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
交警使用无人机协助执法 , “狗仔队”却使用无人机跟拍流量明星;有的无人机被用于巡逻守卫 , 也有的无人机被用于目标打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中科院无人机应用及管控中心主任廖小罕在报告中指出 , 无人机的低空运行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 , 其中管控网络和技术是重要组成部分 。
2018年 , 相关部门出台了无人机飞行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 , 在去年底国务院给出了督查意见 , 要求加快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 法律制定的同时也需要发展配套的监管系统 , 例如探测识别、定位、追踪系统 。
健康发展需要制衡之道 。 与汽车不同的是 , 无人机飞行在立体的空中 , 城市环境非常复杂 , 用传统雷达、光电等技术手段难以有效预警、识别、定位和跟踪 。
“利用到达时间差的原理 , 我们自主研发了网格化的无人机侦测装备 , 能够准确识别不同型号的无人机 。 ”在2021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上 , 姜化京展示的便携式无人机侦测装备能像搜索WiFi一样探测到周围的无人机 。 他介绍 , 固定式、车载式的侦测装备也装配在机场和特警部门 。
未来城市的低空监管系统与设备 , 可能达到执法摄像头的密集程度 , 以实现对整个低空的全面监管 。
对无人机进行“行踪画像”从技术上可行
2018年 , 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把无人机的探测反制技术列为十大技术需求 。 同一年 , 中国科协把城市复杂环境下轻小型无人机探测、识别与控制技术列为两用关键技术中的十大技术问题 。
理论上讲 , 每个无人机与地面都有联络 , 它的信号有自己的特点 , 如同每个手机有一个独特的IMEI码 。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在进行无人机身份识别的标准制定工作 。
“除了合作目标(遵守标准主动报告身份的无人机)之外 , 还有非合作目标 , 有些无人机把自己的身份识别ID去掉了或者伪装成另一架无人机 , 对这样的非合作目标进行监管也非常必要 。 ”姜化京说 。
为此 , 上海特金探索对海量无人机的信号特征进行提取 , 建立无人机的动态“指纹数据库” , 发现信号后与数据库里的特征信号进行快速匹配 , 进而精准识别 。 随着数据库的不断积累 , 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断训练 , 追踪技术科可实现更多无人机的历史行为的追踪和获得 , 如同利用网络大数据为一个人产生一张“个性画像” , 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有效、高效监管 。
【无人机|无人机时代“飞扑”而来,该如何迎接】[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