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雷科技汽车出行组
来源:锋出行(ID:fengchuxing2021)
特斯拉近年来可谓是负面不断 ,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因为“刹车失灵”、“突然意外加速”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 小雷认为很多人都对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存在一定的误解 , 而特斯拉的刹车也不应该为特斯拉背锅 , 因为真正应该背锅的是它的单踏板模式 。
【|单踏板模式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美国政府为特斯拉正名
早在今年 1 月份 , 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就公布了一份有关特斯拉“突然意外加速”的调查报告 。 这份评估了 246 例“突然意外加速”事故的报告不但洗清了特斯拉“意外加速”的清白 , 同时还驳回了一份对 66.2 万辆特斯拉汽车进行正式调查的请愿书 。
在小雷看来 , 任何证据都是站在值得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成立 ,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先决条件 , 那就是 NHTSA 的调查结果是公正的 。 事实上 NHTSA 既是美国政府负责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构 , 也是美国车辆安全监管的权威机构 , 它完全没有任何理由为特斯拉遮羞 。
对于 NHTSA 公布的这份明显有利于特斯拉的调查结果 ,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NHTSA 的调查结果基本上意味着 , 任何导致车祸的加速都是驾驶员误操作造成的”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份调查报告也正是陶女士后来“用户需要加强教育”言论的立论基础 。
那么 , 特斯拉的用户又为什么那么容易“误操作”呢?今天 , 小雷想从单踏板模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曾经几度将特斯拉推上舆论顶峰的“误操作” 。 既然是从驾驶模式的角度上来分析 , 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对所谓的单踏板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
什么是单踏板模式?
我们在传统汽车的驾驶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踩下加速踏板完成加速 , 以及踩下制动踏板完成减速这两个动作 , 而单踏板模式与传统汽车的驾驶模式不同 。 它就像是飞机上的油门推拉杆 , 将加速和制动集成在了一个装置上 , 也就是说单踏板模式仅凭一个踏板基本就能搞定加速和减速 。
单踏板模式充分利用了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变速箱 , 仅凭高转速、高扭矩的电机就能驱动车辆的特性 。 当驾驶者踩下电门踏板时 , 电机就会接收到指令 , 从而开始增强功率完成加速过程;而驾驶者松开电门踏板 , 电机则开始反转回收车辆动能 , 从而降低车速 。
如何提升汽车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是困扰新能源车企的难题 , 而单踏板模式不仅能够通过能量回收大幅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 , 还有效减少了制动触发的次数和力度 , 降低了液压制动的负担 ,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
值得一提的是 , 虽然单踏板模式在正常情况下足以完成大多数加速和减速的操作 ,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驾驶者依然需要踩下刹车踏板来完成紧急制动 。 由此可见 , 一个踏板就能够实现加速和减速 , 并不意味着汽车真的就只有一个踏板 。
那么 , 单踏板模式完美吗?如果小雷给予的是肯定的评价 , 相信评论区下面的朋友们很快就会按捺不住八米大刀 , 对小雷进行一轮口诛笔伐了 。 确实 , 从目前看来 , 单踏板模式也有它的致命缺陷 , 而这些缺陷正是小雷认为“特斯拉单踏板模式酿成众多事故”的主要依据 。
单踏板模式的反人类设计
众所周知 , 如今正处在一个传统燃油车演变到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节点 。 在这个节点上 , 有不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在此之前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燃油车驾驶经验 。 然而 , 它们此前接触的传统燃油车并没有“松踏板即刹车”的能量回收概念 。
从表面上来看 , 单踏板模式确实是大幅减少了驾驶者在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之间来回切换的次数 , 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单踏板模式的“新司机”而言 , 单踏板模式通过一块踏板来完成加速、减速以及滑行的度并不好把控 。 他们很难第一时间去判断 , 在什么样的路况应该用多大的踏板开度控制怎样的加减速 。
这些开习惯传统燃油车的“老司机”在刚刚开始接触新能源汽车时的一踩一停间 , 很容易形成让人感到不舒适的“风琴脚” , 而所谓的“风琴脚”带来的不舒适 , 还不是单踏板模式最严重的问题 。
想必考过驾照的朋友都知道开车的一条安全原则:驾驶者在不需要踩油门的情况下 , 右脚一定是放在刹车踏板上 。 这一原则不仅能够让驾驶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踩下刹车踏板 , 并且还能避免出现“油门当刹车”的误操作 。 单踏板模式就完全违背了这一条安全原则 , 这就会引发很多的安全问题 。
要知道 , 在还没有完全熟悉单踏板模式的情况下 , 一个长期将脚放在一个踏板上的驾驶者 , 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直接踩下踏板 , 酿成“油门当刹车”的事故 。
另外 , 繁琐的刹车步骤与人类在紧张状态下的自然反应不符 , 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当我们在驾驶传统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 , 我们会潜意识地踩下刹车踏板 , 这样的反应与其说是驾驶者驾驶技术高超 , 小雷更愿意将其称之为人类本能的紧急避险 。
这种紧急避险是传统驾驶思维培养了我们在紧急情况下 , 要第一时间踩刹车的潜意识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驾校时 , 教练“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不踩油门就将右脚放在刹车踏板上的根本原因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这种潜意识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 而单踏板模式却将这个紧急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的动作复杂化了 。
虽然单踏板模式也有刹车踏板 , 但是驾驶者并没有每天进行“事故演习”的机会 , 所以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潜意识里依然会认为“松踏板即可刹车” , 很难再想起刹车踏板的存在 , 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制动时间 , 最终酿成“刹车失灵”的事故 。
对于单踏板模式 , 特斯拉做错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 , 单踏板模式确实有它独到的优势 。 站在驾驶者的角度上来看 , 一旦驾驶者真正适应了这种驾驶模式 , 那么他在驾驶汽车时将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 “松踏板即刹车”的特性也可以让刹车更早介入 , 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
站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角度上来看 , 单踏板模式能够在 NEDC 工况下贡献 15%-20% 的续航里程 , 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小的帮助 。 这种不需要额外增加电池容量就能够提升续航能力的“空手套白狼” , 显然也是备受重视成本控制的新能源车企所喜爱的 , 所以很多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单踏板模式 。
既然单踏板模式并非特斯拉独有 , 那么为什么独独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最具争议呢?小雷认为这跟特斯拉祖传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
确实 , 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提供了单踏板模式 , 但是它们只是在具备传统驾驶模式的前提下 , 同时给用户提供了单踏板模式 。 它们的单踏板模式更多是为消费者多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的驾驶模式选项 , 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用或者不用 。
特斯拉不同 , 在它的产品中只有单踏板模式这一种选项 。 由此可见 , 它正在企图强制改变消费者的驾驶习惯 , 并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权利以及适应的时间 。 要知道 , 在驾驶过程中 , 加速和制动与用户的安全息息相关 , 而用户在还没有习惯单踏板模式 , 就将特斯拉开上路会导致什么后果已经不言而喻 , 相信陶女士自己也心知肚明了 。
其实特斯拉只提供单踏板模式的操作和它“割韭菜”的思路很像 。 特斯拉接二连三地降价是为了赶在其他新能源车企还不具备与特斯拉正面硬刚实力之前 , 通过控制成本、大幅降价 , 尽可能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特斯拉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感受 。
特斯拉之所以只提供单踏板模式 , 是因为它认准了只有单踏板模式才是最适合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模式 。 在这个模式量产之前 , 特斯拉同样没有考虑到用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 因为在特斯拉看来 , 如何让某一件事情达到最极致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 其它的都不重要 。
总结
最后 , 小雷还想为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女士辩解几句 。 小雷认为 , 陶女士所说的:“在车辆的使用环节 , 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这句话的原意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 因为想要安全地开上只有单踏板模式的特斯拉 , 消费者确实还缺乏“教育” 。
只是在如何尊重用户这件事情上 , 特斯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更加需要及时反省 。 否则 , 受够了特斯拉各种“教育”的消费者 , 总有一天会亲自教育特斯拉 , 让它知道什么叫做“客户是上帝”这个道理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