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Soul今日发布声明 , 宣布暂停美股IPO流程 。 声明称管理层慎重思考后 , 决定先暂停IPO的定价流程 , 大股东腾讯也支持这一决定 。 目前Soul运营一切正常 。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林晓晨
来源/阿尔法工场研究院(ID:alpworks)
行业竞争、无法变现、定位尴尬是阻碍在Soul面前的三座大山 。
6月23日 , 正处于招股过程中的Soul突然单方面宣布 , 出于其他资本运作可能的考虑 , 管理层决定中止IPO的定价流程 , 并声称得到了大股东腾讯的支持 。
关于招股情况 , Soul明确表示进展顺利 。 按照官方说法 , 不仅收获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 而且还吸引了《原神》开发商米哈游的投资 , 后者原计划出资8900万美元参与配售 。
虽然Soul官方声称是出于其他资本运作可能的考虑 , 但在招股进展顺利的情况下突然中止 , 这显然不符合常规逻辑 。 部分投资者猜测可能是定价未及预期 , 还有的投资者分析Soul可能想要改道港交所上市 。
刨除市场的情绪因素 , 其实Soul本身的基本面并非无懈可击 , 投资者仍需正视其存在的潜在风险 。 具体而言 , 行业竞争、无法变现、定位尴尬是挡在Soul面前的三座大山 , 上市只是第一步 , Soul想在资本市场走下去 , 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
模式新颖 , 护城河有限
行业内部的惨烈竞争是Soul目前面对的首要问题 。
在Soul招股前夕 , 突然遭到竞争对手Uki的起诉 , 控诉Soul运营方上海任意门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其他不正当竞争纠纷” 。 因为Uki的控诉 , Soul近2700万元资产遭到冻结 , 虽然这起诉讼并不会阻碍Soul的上市进程 , 但无形中向市场披露了行业中残酷的事实 。
2019年7月底 , 国家网信办对网络音频乱象启动专项整治 , 而Soul正在整改之列 , 这直接导致在此后近3个多月的时间中 , 用户无法在应用商店中搜到这款应用 。
在Soul被下架的间隙 , 同样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软件Uki趁势杀出 , 一度大有赶超Soul的势头 。 但就在几个月之后 , Uki也被举报存在“涉黄”问题 , 于2019年11月起被迫下家约3个月的时间 。
文章图片
图2/7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据《北京商报》报道 , Uki控诉Soul的不正当竞争发生在发生在2019年11月 , 当时Uki因内容问题 , 惨遭各大应用商店下架 , 而Uki却发现发布有害信息的用户正是Soul员工 。 后来Uki将Soul告上法庭 , 法院在去年底一审宣判 , 认定Soul员工存在违法行为 。
通过与Soul之间的诉讼 , Uki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 在iOS免费下载中其也回到了较为靠前的位置 。 究竟Soul的员工最终有无违法行为 , 自有法院去评判 , 但从这个时间背后 , 我们看到了兴趣社交缺乏护城河的事实 。
纵观Soul和Uki两款产品 , Soul存在明显的优势 , 截至2020年底 , Soul累计用户已突破1亿 , 月活跃用户数量则达到了3320万 , 有着Uki无法比拟的体量优势;同时Soul在2016年上线 , 而Uki则在2018年才姗姗来迟 , Soul也存在先发优势 。
尽管Soul的优势如此之大 , 但依然对行业后辈Uki心存忌惮 , 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兴趣社交让人惊艳的是模式 , 而非品牌 。
Soul确实是第一个强调灵魂概念的社交软件 , 同时这一模式也很快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 但从本质而言 , 这种模式复制难度并不大 , 很容易被其他软件效仿 。 很多时候 , 用户对于Soul的认可更多来自于模式 , 而非品牌本身 。 Soul被下架的时候 , Uki的快速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 。
从本质而言 , Soul虽然是一款好产品 , 但这种模式并不足以建立起宽厚的护城河 , 除Uki外 , 积目、探探等产品其实都与Soul有着同样的目标用户 , 如果Soul仅依靠新颖的模式 , 那么他是很难获得长期成功的 。
如何迅速的建立产品护城河 , 迅速与竞争对手拉开身位 , 管理层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 。
运营五年仍无法变现
除可能面对残酷的行业竞争外 , 摆在Soul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盈利遥遥无期 , 大量的亏损甚至让Soul存在流血上市之嫌 。
从招股书中 , 我们很惊讶的发现 , Soul去年的总营收规模仅为4.98亿元 , 甚至无法覆盖营销费用的6.21亿元 。 这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于一款产品打广告的钱比赚的钱还要多 , 在没有考虑运营成本、技术研发费用、行政费用的情况下 , Soul就已经出现了亏损 。
文章图片
图3/7
从Soul的这份招股书中 , 投资者丝毫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 坦白而言 , 这种过度依赖营销费用的增长能够持续多久 , 依然值得商榷 。 在没有绝对护城河的情况下 , 谁又能保证陌生人社交不会掀起一轮烧钱大战?
按照营收来源划分 , Soul的业务依然以传统增值服务为主 , 广告业务在2020年刚刚起步 , 营收占比依然很小 。
文章图片
图4/7
众所周知 , 广告业务背后的核心商业逻辑还是流量 。 Soul之所以大肆烧钱推广 , 其还是希望快速积攒用户 , 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投放 。 虽然Soul的愿景很好 , 但陌生人社交与生俱来的低频模式却很难获得相应的广告增长 。
陌生人社交一直都存在着商业模式不清晰的难题 。 除以相亲为目的的部分婚恋平台外 , 大部分的陌生人社交平台自身都没有很好的变现手段 。
以陌生人社交龙头陌陌为例 , 其之所以业绩爆发 , 也是因为准确把握住直播红利 。 在2016年推出直播业务之前 , 陌陌整体营收增长很慢 , 公司整体也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 但在布局直播业务后 , 这项业务迅速增长 , 同时也带动陌陌整体营收不断上行 。
文章图片
图5/7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其实在全面布局直播业务之前 , 陌陌的营收构成就已经包括增值服务、广告、游戏等多个类别 , 但从最终的结果看 , 能够跑赢的只有处于红利期的直播业务 。
回到Soul本身 , 在直播业务风口已过的情况下 , 适合Soul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呢?显然Soul没有效仿的对象 , 未来能否找到合适的变现手段 , 这才是Soul目前面临的核心危机 。
尴尬的定位
“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这是Soul一直强调的 。
Soul主打的兴趣社交 , 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 。 互联网最早期的兴趣论坛、贴吧 , 其实就是兴趣社交的初始雏形 , 但这种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
其实兴趣论坛存在着与Soul同样的问题 , 那就是变现手段有限 , 过多广告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 而想要从用户身上赚取增值服务费又是难上加难 。 一款产品在当下想要获得成功 , 就需要准确抓住用户的需求 , 也就是增长黑客中的“aha时刻” 。
虽然标榜兴趣社交平台 , 但Soul本质还是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 。 用户在什么时候能够体验到眼前一亮的感觉呢?当然是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的时候 , 但也仅限于此 。
与熟人社交不同 , 陌生人社交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或许用户之间可能是通过Soul平台相识 , 但当他们逐渐熟络后 , 势必会逐渐转投到微信、QQ等熟人社交平台 。
这就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 如果用户在Soul找不到朋友 , 那么他们很快就感到厌倦 , 从而卸载远离平台;与之相反 , 如果用户找到了朋友 , 他们也可能在熟络后转移到其他更为成熟的社交软件 。 也就是说 , 无论用户成功与否 , 都存在着离开平台的风险 。
当然 , 有一部分用户始终热衷于网络的神秘感 , 因此他们或将Soul当成是日常娱乐 , 或将Soul当成是抒发现实情绪的博客 。 但仅凭这少部分群体 , 是很难带动业绩的本质变化的 。
除广告外 , 电商也有望成为Soul未来的营收重点 。 通过 Giftmoji 业务拓展社交电商 , 用户可以用神秘礼盒的方式 , 送出可以兑换成为实物商品的Giftmoji , 收礼者则在打开礼盒后 , 通过填写地址等方式完成交易 , 再由供应商进行发货 。
但这种繁杂的送礼方式能够收获怎样的效果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 再加上后续可能存在的产品问题、换货问题 , Soul想把电商业务做大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
Soul给用户的最优体验就是匹配到合适的朋友 , 但如何将这些用户留在平台 , Soul其实并没有想清楚 。
矛与盾如何兼得?
Soul发展本身 , 其实就是一个极为矛盾的抉择 。
作为近些年关注度很高的产品 , Soul具备成功的潜力 。 但从商业模式来看 , 我们并未在Soul身上看到太多闪光点 , 这一平台想要持续增长 , 除需要吸引更多客户外 , 更重要的是提升现有用户的粘性 。
很多投资者分析互联网平台时 , 喜欢参考MAU、ARPU等数据 。 但在我看来 , 这两项数据其实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Soul的核心竞争力 。
文章图片
图6/7
招股书中 , Soul公布目前用户的前台平均使用时长约为40分钟 , 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打开24次APP , 这两项数据虽然与业绩无关但却直接反映出平台整体的用户粘性 。
据QuestMobile发布的报告 , 抖音及快手月人均使用时长均在1000分钟以上 , 月人均使用次数均超250次 。 而如果我们将Soul数据换成月度 , 那么他的数据甚至比抖音和快手还要好看 。
文章图片
图7/7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当然由于用户基数不同 , 尚未破圈的Soul能够保持较高的数据并不意外 。 但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加 , Soul用户的平均活跃度下降将成为大势所趋 , 如何将这一数据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 才是管理层需要思考的 。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 , 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仅将Soul当成是一个联系方式获取的渠道 , 那么即使月活数据很高 , 它也并不具有太高的商业价值 。 而只有大量用户能够长期在平台留存 , Soul才能获得更多的变现可能 。
一言蔽之 , 目前Soul需要做的 , 除解决掉阻碍自身发展的三座大山外 , 还需要尽量的争取用户在APP所停留的时间 , 维持现有的用户粘度 。 从历史经验看 , 由小众社区向大众平台过渡 , 几乎是所有爆款互联网产品必须渡的一次劫 。
只有当Soul这个平台的生态真正的活跃起来 , 用户才不会仅仅将他当成是一个信息获取的渠道 , 才会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在他上面 。
【|IPO中止,Soul魂归何处?】扩张的同时还要迅速沉淀 , 用户增长又延续社区风格一致 , 能否迅速解决用户增长与用户教育的矛盾 , 这才是Soul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 。
推荐阅读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最新消息|中金公司被证监会监管谈话:联想科创板IPO保荐未尽责
- Waymo|科技早报 | 商汤香港IPO发行价定为每股3.85港元 小米发布12系列手机
- China|中国移动被弃购超7亿创纪录,近10年最大IPO会破发吗?
- 国家|【产品周报】好未来告别K9学科类业务,商汤科技重启IPO
- Linux|冲刺科创板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 麒麟信安IPO文件解读
- log|售价8988元起,华为首款纵向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发布;阿里云回应漏洞风波;Python 3.6生命周期中止|极客头条
- Apple|iPod Shuffle推出十几年后被发掘出新用途:做发夹
- 高赞|年轻人把苹果 iPod Shuffle 当成发夹,视频走红网络
- China|中国移动A股IPO战投名单揭晓 19家投资者认购2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