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


|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_原题是:做外卖不赚钱 , 商家怎么办?
文/周继凤编辑/黎明
来源:深燃(ID:shenrancaijing)
越来越多的餐饮老板发现 , 自己离不开外卖了 。
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 , 人们被迫居家隔离 , 不少过去以堂食为主的餐饮商家被迫转型线上 , 餐饮行业也是在去年开始了线上大迁徙 。
外卖在商家的餐饮业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根据《2020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大数据报告》 , 2015年-2019年 , 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 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46% 。 截至2020年底 , 全国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已经高达8532亿元 , 新增的外卖相关企业超过67万家 。
随着玩家的大规模涌入 , 线上的竞争开始变得残酷 。
有数据显示 , 有一半的外卖商家平均存活率只有18个月 。 不少商家发现 , 即便开通了外卖业务 , 不仅不赚钱还往里面搭钱 。
相比于线下堂食业务 , 线上外卖业务似乎是另一套打法 。 如何吸引用户?如何设置活动?如何处理差评?如何提升店铺排名?无数的新老商家 , 运营线上外卖时依旧懵懵懂懂 , 不知所措 。
有平台发现了这些问题 , 试图整合行业里的代运营资源 , 向外卖商家提供专业运营服务 , 但商家对此反应不一 。 有商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匆忙上马 , 也有商家还有疑虑 , 想先观望观望再说 。
疫情之后 , 外卖商家仍然面临运营层面的难题 , 如何解决?
单量增长50倍 , 商家为何不赚钱?
一直以来 , 很多餐饮商家都有一个困惑:外卖业务做不起来 , 甚至越做越亏本 。
天津餐饮连锁品牌人民公社的创始人平原对此深有体会 。 平原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外卖业务 , 最初他并没有很花心思在上面 。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 , 平原发现自己的线下门店家家爆满 , 而外卖业务根本不起量 , 每天只能接到两三个订单 , 最多的时候也只突破了十单而已 。
后来 , 平原意识到 , 线上业务也需要认真经营 。 于是在此之后 , 平原改变策略 , 按照自己理解的外卖运营逻辑 , “一顿操作猛如虎” , 但是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
比如 , 有段时间 , 平原为了吸引线上的客户 , 加大了满减和折扣力度 , 一份鱼香肉丝平时店里卖26元左右 , 但是为了促销 , 直接降到了13元 , 相当于成本价出售 。 靠着这样的促销力度 , 那段时间店里每天的外卖订单量猛增 , 甚至达到了一天100单左右的业绩 。
但是后来一算账 , 发现“厨房累得够呛 , 也顾不上堂食 , 根本不赚钱还亏钱 。 ”平原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一策略 。

|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
文章图片
图2/4
来源/Unsplash
这也是饭饭的苦恼 。 饭饭在深圳经营一家港式甜品店“老表叹茶” , 她告诉深燃 , 一般来说 , 堂食业务的主要成本是房租、水电、人力和食材成本 , 如果算好这笔帐 , 其实是能赚到钱的 。 但是 , 到了外卖这边则是另一回事了 。 首先会有佣金支出 , 其次为了吸引顾客 , 需要做一些满减活动 , 或者提供一些优惠福利 。 “如何平衡好商家的利益与顾客的利益 , 一直是我们的老大难 。 ”
“很多时候不知道劲儿往哪里使 , 不懂这里面的运营逻辑” 。 她感慨 。
事实上 , 饭饭和平原遇到的问题 , 某种程度上是整个餐饮行业的一个缩影 。 很多商家并没有意识到 , 线下的堂食业务 , 与线上的外卖业务是两个体系 。 而线上的外卖业务 , 与数据、流量相关 , 要想运营好外卖业务 , 对于运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个消费者从点外卖到下单 , 到成功吃上外卖并且不给差评 , 中间涉及了店铺装修、餐品设计、活动策划、推广营销、运营优化方方面面的内容 。 但这些内容对于常年和线下业务打交道的店主来说 , 有可能不知从何下手 。
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 。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中国餐饮商户数字化调研报告》 , 现阶段餐饮行业数字化服务的渗透率不高 , 其中 , 外卖成为餐饮商户数字化的主要形式 , 但其渗透率也仅为14% 。 而诸如订单分析、会员管理、线上装修、线上收银、线上进货等数字化服务的渗透率更是低于10% , 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有很大空间 。
做了这点改动 , 营收增长翻倍
在外卖运营这条路上 , 大部分的中小商家用“不懂、不会、不知道该找谁帮忙”来总结 。
平原一开始想找一些专业的外卖运营专员 , 但是又有点担心自家门店的业务数据外泄 , 而且如果请了一两位专员 , 效果不达标 , 反而得不偿失 。
饭饭则接触了很多的代运营公司 。 但是如何筛选这些公司 , 依然没有头绪 。 在和不少同行交流时 , 饭饭发现代运营行业的坑太多了 , 一度想打退堂鼓 。 比如 , 有些不够规范的代运营公司只会搞活动、打折、送饮料、做满减 。 单量上来了 , 商家却亏得更多了 。
这又是困扰不少餐饮商家的另一大难题——不知道从哪儿去找靠谱的专业代运营人员和机构 , 也没有机构或者平台愿意提供背书 , 让商家愿意迈出数字化的第一步 。
今年3月份 , 有美团外卖的工作人员联系到饭饭 , 表示可以帮助她提供一些优质代运营公司的名单 , 这些代运营公司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 确保能够为商家提供专业运营服务 。
这一服务也叫做“外卖管家服务” 。 美团筛选一些优质代运营公司 , 携手数千名专业外卖运营师 , 给商家提供三个月免费服务 , 这三个月的费用由平台帮助商家支付 。
饭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报名参加了这个试点项目 。 “至少有平台背书比较靠谱 , 而且免费试运营三个月 , 又不用花钱 , 就算没什么效果也没什么损失 。 ”

|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
文章图片
图3/4
来源/Unsplash
试运营期间 , 外卖运营师一上来就开始重新规划菜单 , 拆分了一些餐品又重新调整了很多点餐规则 。
观察这些外卖运营师的举动 , 饭饭意识到 , 把业务搬到线上是一个非常系统且专业的工作 , 需要一定的方法论 。 在一家外卖店铺中 , 店铺页面的风格如何、每类菜品和价格如何设置、搭配什么样的满减活动 , 以及起送价定多少、需不需要推广、如何保障出餐速度 , 如何用全城送、预点单功能获取流量最大化 , 这一系列的细节都需要商家一一打磨 。
没想到 , 试用两个多月 , 饭饭的门店冲到了区域同品类商家好评榜的第2名 , 还吸引了不少网红到线下打卡 。 目前 , 饭饭的门店月订单量从676单翻倍增长到了1300单 , 月营收也增长了96% 。
这一次尝试 , 饭饭感受到了所谓“专业的力量” , “果然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干 。 ”
“很多人会觉得 , 有些业务如果自己能做 , 为什么要交给他人呢?”饭饭说 ,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 , 自己一个人不够专业 , 打比方说 , 我的门店外卖每天可能最多做到400单 , 但是有了专业的团队之后 , 可以把单量提高很多 , 同时还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 ”
平原也参加了这个试点项目 。 专业团队接手后的运营效果相当惊人 , 第一个月 , 外卖单量提升了211% , 三个月下来收益提升188% 。
饭饭和平原都发现 , 在这三个月的试运营体验中 , 学到了很多外卖运营的知识和技能 。 比如说有些代运营会设置一些规则 , 如果用户收藏店铺就送一些零食甜品 , 从而能够让用户随时想起自己的店面;可以把一些原本是两份的量拆分开 , 降低用户的购买门槛 , 也为用户提供了尝鲜的机会;又或者可以把一些套餐重新拆分再组合 , 这样一来 ,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 重新组合起来的套餐比单点更划算 , 而商家能有更多单量 。
外卖商家拼什么?
今年年初以来 , 平台针对外卖业务有了多番调整 。
5月份 , 美团和饿了么调整了外卖配送规则 , 将技术服务费(佣金)和履约服务费完全拆分 , 履约服务费将按照距离、价格、时段进行阶梯计费 。 调整的最大亮点是更加透明化 , 如今外卖商家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佣金比例是多少 , 以及每笔费用的计价规则和具体支出细则 。
随后 , 美团6月23日正式发布“外卖管家服务” , 今年首期将投入1.5亿元专项补贴 , 为3万中小商家免费提供3个月的线上运营服务 。 目前 , 全国已有25个试点城市的6000个商家参与 , 餐饮门店平均外卖交易额提升超过50% 。

|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
文章图片
图4/4

一直以来 , 众多的餐饮商家在做外卖业务时有两大需求 , 一是“算清账” , 二是“开好店” 。
算清账意味着商家得知道每一笔支出是多少 。 但是长期以来 , 外卖平台的费率不透明 , 平台到底抽成多少、商家到底需要支付多少配送费、究竟哪些环节可以省钱?这些问题 , 很多商家一直都不清楚 。
“透明费率让我知道钱花在了哪儿 , 未来哪些地方的钱可以省下来 。 ”饭饭说 。
在费率透明化之后 , 商家能看到详细的计价规则以及每笔订单的支出明细 , 这对商家自身的经营规划能力和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也就是说 , 账可以算明白了 ,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做好外卖运营 。
对于很多商家而言 , 外卖运营的难点在于 , 没有专业的运营人员 , 不知道去哪儿找合适的代运营团队 。 “外卖管家服务” ,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
从目前试点推广的效果来看 , “外卖管家服务”帮助了不少商家 。 饭饭和平原表示 , 使用了比较靠谱的代运营后 , 感觉自己省心不少 , 可以当甩手掌柜 。
事实上 , 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本身具有一定平台优势 , 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整合餐饮产业链前后端的资源 , 进一步赋能中小商家 。 如今 , 美团算是为平台型公司开了一个头 。
当然 , 在这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中 , 很多商家依旧有疑问和不解 。 比如 , 不少商家表示疑惑 , 既然大家诟病外卖平台费率高 , 那么直接降低费率不就好了 。
美团的观点是 , 直接降佣金虽然简单 , 但无法持续 , 结构性的收费调整才能让整个外卖生态往更多赢、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
从本质上来看 , 外卖生意是一个连接用户、商家、骑手三方的业务 , 主要靠佣金支撑运转 , 成本大头是骑手工资 。 以美团为例 , 2020年 , 美团骑手成本占佣金收入的83.1% 。 美团外卖(包括商家使用美团骑手配送的订单、商家使用其他骑手或者自己配送的订单)每笔订单利润是0.28元 。 其中 , 美团配送的订单单均配送成本是7.38元 , 每笔亏损0.03元 。 这么算下来 , 外卖业务真的是一个微利业务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就发文指出 , 每笔外卖订单的利润较少 , 只有较高的匹配效率和运营效率 , 才能保证平台商业模式持续 。 同时 , 也只有平台运营效率改善 , 才能使包括商户、骑手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福利改善 , 而不至于产生商户与骑手在利益分配上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 。
这也就意味着 , 外卖平台涉及骑手、商户、消费者等多方利益 , 这是一个巨大的生态 , 只有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则 , 才能保证整个生态正向且健康地运转 , 才能保障每一个群体都能获益 。
从透明费率、调整收费模式 , 再到提供外卖管家服务 , 这一系列的举措 , 都是在试图打破“零和游戏” , 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 。
“费率透明化能让商家感觉到平台和商家是平等的关系 , 外卖管家服务则帮助商家解决具体的痛点 。 这是个好事 。 ”平原说 。
*题图及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饭饭为化名 。
【|越做越亏本的外卖业务,商家为何赚不到钱?】(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