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高考填志愿,不该过度纠结“不浪费每一分”

科技观察家
6月下旬 , 各地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各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陆续公布 。 填志愿 , 成了考生和家长目前的头等大事 。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 , 志愿可选余地也越来越广 。 在众多个人或社会机构开展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服务中 , 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宣传口号——“不浪费每一分” 。 言下之意 , 就是考生要利用好高考分数奋力一搏 , 才对得起这十年的寒窗苦读 。
乍一看 , “不浪费每一分”颇有道理 。 高中时期 , 学生常能听到的念叨就是“差一分能站一操场的人” 。 每一分来的都不容易 , 每一分都是通往理想高校的阶梯 。 但是 , 如果在志愿填报中过于看重志愿填报的“性价比” , 一味纠结分数应该匹配怎样的学校或专业 , 其实是舍本逐末 , 把填志愿这样的人生大事 , 变成了一场短视的功利计算 。
“不浪费每一分” , 就是要追求分数价值最大化 。 考了600分 , 上了“价值”610的学校或专业 , 这叫“赚”了;上了“价值”590的学校或专业 , 这就叫亏了 。 但填志愿 , 考虑的不只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 所谓“不买对的 , 只买贵的” 。 尽管不能说“一报定终身” , 但志愿填报确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未来至少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哪座城市 , 遇到什么样的人 , 书写怎样的故事……如果考生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就不必过多考虑何为“不浪费每一分”——考生想去且能去的那所学校 , 就是他们的满分高校 。 如果考生还没有清晰的想法 , 此刻也该和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 , 思考未来的人生路径 , 而不是花时间纠结 , 究竟怎样报志愿才叫最“划算” 。
特别是对考得还不错的考生来说 , 哪所学校分高报哪所 , 哪个专业热门去哪个 , 并非明智选择 。 填志愿 , 更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在这个时候 , 如果还分分计较 , 琢磨“赚”还是“亏” , 是轻视了自己的人生 。
而且 , 大学的好坏 , 专业的冷热 , 并不完全取决于分数线的高低 。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有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 。 大学各有特色 , 也各有优势 。 很多时候 , 分数线一把尺子 , 比不出大学的高低 。
【分数线|高考填志愿,不该过度纠结“不浪费每一分”】怎样填志愿叫“对得起分数”?那就是综合考虑 , 慎重选择 , 尊重自己的内心 , 为未来的人生负责 。 ◎张盖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