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年 , 25岁的林奈到瑞典和芬兰北部的拉普兰(Lapland)地区考察 , 那里的北极花就成了他的真爱(之一) , 大概因为两朵小花看上去非常对称 。
本文图片
北极花 | Walter Siegmund / Wikimedia Commons
1753年 , 林奈发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 正式把北极花命名为Linnaea borealis , 这本著作确立了“二名法”:用两个拉丁语单词组成物种学名 。 五年后他的第十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将动物命名也纳入了二名法体系 , 成为了生物分类学的里程碑 。 林奈把物种系统性地命名、归类的工作 , 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
套用《旧约》的句式说:“神说 , 要有物理学 , 于是就有了牛顿;神看科学是好的 , 又说 , 要有生物学 , 于是就有了林奈 。 ”
本文图片
林奈的书Flora Svecica上的北极花插图 | Wikimedia Commons
本文图片
会分身的灌木
别看北极花娇小 , 身高不足十厘米 , 它可是正经的灌木 , 只是喜欢躺着而已 。 北极花有木质化的匍匐茎 , 通常可达十来米长 , 破纪录者甚至可以绵延105米 。 在地面蔓长的主干上 , 北极花会逐节长出直立的花枝 , 配合对生的、小小的常绿叶片 , 开出两朵粉白色小花组成的花序 。 漏斗状的花冠五裂 , 里面长着四枚雄蕊 , 两长两短 。 生活在环境严酷的北方 , 北极花可以由同一个体克隆出许多分身 , 不会因为一两株花的损失而罹难 。
本文图片
北极花 | MikoFox ? Photography / Flickr
在整个北半球温带北部 , 包括林奈所在的北欧 , 还有北美、西伯利亚、东北亚、中国东北、新疆、内蒙古以及河北等地 , 都有可能看到北极花 。 北极花是典型的“全北界”分布物种 , 环绕着北极 , 生活在苔原以南的森林和凉爽山地 , 和大树们通过根部的共生真菌相连 。
既然北极花不是北极才长 , 老婆饼里也没有老婆 , 把一个特定的物种叫做“北极花”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 因此 , 我们需要特定的名称 , 作为准确研究客观世界的基础 。
本文图片
林奈花的名字从何而来
林奈认识到了物种命名的混乱 , 觉得需要在学名中加上“姓氏” , 把同姓宗亲们作为一个“属” , 表示物种之间真正的亲缘 。 另一方面 , 口语都会随着使用人群的变化发生语义的流变 , 例如在我的老家“地瓜”是指豆科的豆薯(Pachyrhizus erosus) , 而东北的“地瓜”是旋花科的番薯(Ipomoea batatas) 。 因此 , 机智的林奈就用了当时欧洲学界通用 , 但几乎没有人(除了梵蒂冈的神职人员)在日常使用的拉丁语 , 作为二名法的标准语言 ,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斜体字”学名 。
本文图片
林奈的雕像 , 位于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博物馆 | Daderot / Wikimedia Commons
在林奈的二名法中 , 物种学名头一个词为名词 , 是分类学上的属 , 称“属名” , 如Linnaea;而后面的词描述物种 , 通常为修饰属名的形容词或所有格(有一些卖萌的动物名例外) , 称“种加词” , 如borealis 。 这些学名的订立和修改都要基于正式发表的科学文献 , 因此在严肃的学术讨论中 , 还需要加上命名人 , 方才有据可查 , 出了错误也不能甩锅 。
今天的主角北极花的学名完全体是:
Linnaea borealis L.
末尾这个因为并不是拉丁语而没有斜体的“L.”当然是指林奈大人 , 在他自己建立的系统里 , 他只要用一个字母签名就够了 , 就是这么任性 。
本文图片
林奈的画像 | Look and Learn
顺便一提 , 林奈的姓氏其实也是一种植物:瑞典语的“椴树”(Lind)当时很多瑞典人还没有姓 , 林奈的爸爸用自己最喜欢的一棵椴树 , 以学界时髦的拉丁化方法 , 给自家取了一个姓Linnaeus 。
本文图片
北极花的单身烦恼
回到北极花 , 它可不是椴树家的 , 而是属于广义的忍冬科 , 在忍冬科中又有自己的一帮亲戚 , 狭义上称北极花科 。 它们的花香气有点像我们熟悉的忍冬科植物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 地质史上不久以前 , 北极花科的子孙们曾遍布北半球 , 随着冰期结束后的全球变暖 , 它们分散到亚欧美三大洲的特定区域各自发展 。
然后 , 我们的主角遇到了“找不到对象”的问题 。
北极花的科学插图 | SnappyGoat.com
为了适应寒冷气候 , 北极花发展出强壮的多倍体身躯和克隆分身的本领 , 然而傲娇的它是自交不亲和的 , 也就是说 , 遇到和自己基因型相同的花粉 , 北极花不会结出种子 。 在北半球到处都是北极花的时候 , 这并不是问题 , 而现在 , 生活在孤立森林中的北极花 , 发现周围都是克隆的兄弟姐妹 , 对象就很难找了 。
因此 , 被困孤岛的北极花种群出现了结实率低下而易危的局面 。 由于没有什么人对北极花的园艺价值感兴趣 , 也难得有人类干预北极花的对象问题 。 好在通过对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北极花抽样发现 , 至少目前 , 全球范围内的北极花还都保存着比较高的基因多样性 。 在找对象困难的局部地区 , 例如苏格兰北部 , 只要环境稳定且没有什么大的灾难 , 它们可以通过克隆生长坚持下去 , 直到望眼欲穿的花儿终于遇到合适的花粉的那一年 。
本文图片
北极花 | Ole Husby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谁知道将来会怎样呢?冰川退去以后 , 一个后起的优势物种人类 , 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 , 让北极花赖以为生的森林支离破碎 , 甚至让气候变得对北极花来说更不乐观 。 但愿林奈为他的物种Homo sapiens(智人)命名时 , 采用的种加词sapiens(智慧的) , 不是一个错误吧……
本文图片
植物学家的故事
林奈的拉普兰历险记
植物猎人与资源大佬
土豪植物学家的旅行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 , 欢迎转发
【北极|北极花:别说我矮,我竖起来有100米高】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推荐阅读
- 视觉|超高色准打破行业天花板,创维S82还原真实世界
- 纪录片|看!花湖机场来飞机啦!
- 无人驾驶飞机|跑道下埋5万多个传感器、无人车导航——鄂州花湖机场有多“智慧”?
- 货运|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迎来校验首飞,系我国首座专业性货运机场
- 消费者|华为、安踏、蜂花、鸿星尔克与曹县汉服:“新国货”的觉醒时代
- 空管|鄂州花湖机场迎来首降,湖北空管全力保障
- 花湖|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即将启航
- 电子商务|同花顺子公司因荐股软件管理等问题 被浙江证监局要求整改
- 未来|热搜第一!雷军官宣,要花掉1000亿
- 来源|北运河边的国家级非遗:穆氏花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