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本文图片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本文图片

今天
小布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本文图片

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
Attacus  atlas
乌桕大蚕蛾 , 隶属节肢动物 , 昆虫纲 , 鳞翅目 , 大蚕蛾科 , 主要栖息于亚洲干燥的热带森林、次生林和灌木丛 。 照片摄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乌桕大蚕蛾 , 又名三角大蚕蛾、皇蛾、蛇头蛾等 , 翅长可达30多厘米 , 为世界上最大的蛾子 。
顾名思义 , 这种蛾子具有三大特征:1. 皇蛾或超大号的大蚕蛾 , 肚子肥肥的 , 为大号的蚕蛾;2. 三角形的斑纹 。 这种蛾子翅膀上具有四个三角形的白色斑纹 , 异常显眼;3.蛇头蛾 , 意指这种蛾子翅膀尖端花纹有点像眼镜蛇的头 , 非常炫酷 。
今天就讲讲 , 这种世界第一大蛾子的有趣生存智慧 。
精妙的化茧成蝶与交配选择
1758年 , 著名的分类学家林奈第一次看到这种硕大的蛾子 , 将其命名为三角大蚕蛾Attacus atlasatlas就是三角的意思 。 三角大蚕蛾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 , 分布区域大概与大象类似 , 均为热带分布的物种 。
皇蛾由于个头巨大 , 幼虫也非常大 , 整天都在暴吃东西 , 主要以乌桕、桦木等植物叶片为食 。 等到吃到足够肥的时候 , 就会化茧成蝶 , 变成硕大无比的超级蛾子 。
通常毛毛虫会选择一个相对不易被雨水淋湿 , 而且阳光和空气对流较好的地方 , 然后选择一片树叶 , 将其咬断变成黄褐色 , 然后开始吐丝织茧 , 经历一段时间的蜕变之后 , 咬破蚕茧出来 。 破茧出来后不吃不喝 , 只为繁殖后代 。
一般说来 , 皇蛾的雄性较瘦 , 雌性较胖;雄性飞翔能力比雌性弱 。 雌性出茧之后 , 通过腹部释放荷尔蒙 , 雄性飞来之后 , 两蛾心仪之后 , 就开始交尾 , 时间可长达四五个小时 。
照片中的这一对刚好就是雌性出来后就找到了心仪对象 , 已经交尾了好几个小时 。 两蛾悬挂在一个伞状叶片下 , 非常美丽 。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本文图片

三角花纹的“隐忍”
正如林奈第一次看到的标本一样 , 这种蛾子艳丽的翅膀下 , 具有四个三角形的白色斑纹 。 一眼看去就非常醒目 。
为什么会有几个斑纹呢?据说这是皇蛾一种隐忍自保的策略 。 由于蛹化蛾之后 , 生命周期并不长 , 很快就会死去 , 因此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短期内完成交配和产卵 , 然后就可以死去了 。 所以它整个外形较大 , 花纹较为醒目 , 非常吸睛 。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由于大蚕蛾较为肥美 , 它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 , 能保住自己的肚子不被攻击 , 翅膀破了一点没关系 , 所以它演化出四个三角形的斑纹 , 让自己的肚子隐藏在醒目的斑纹中 , 以免被天敌一招致命 。
也有专家认为这四个斑纹其实是四个假眼睛 , 同样具有恐吓的作用 。 因此四个三角斑纹看似醒目 , 其实是三角大蚕蛾在恐吓对手的同时 , 隐藏自己肥肚的一种策略 。
蛇头纹:四条蛇保护交尾
除了三角纹的隐忍 , 皇蛾还有它主动出击的一面 。 若从侧面靠近它 , 你会发现它的翅膀看起来就像一条蛇 。
有科学家推测 , 乌桕大蚕蛾的蛇头翅膀 , 在遇到侧面天敌或者非正面进攻天敌的时候 , 蛇头恐怖的样子具有出击性的恐吓作用 。 单只蛾子的时候 , 左右各一条蛇头;交配的时候 , 左右各两条蛇 , 共四条蛇保护它们的交尾过程 。
在热带雨林中 , 大蚕蛾的主要天敌是来自空中的鸟类或地面的蜥蜴 , 鸟类最害怕的就是蛇类 。 因此很多鸟类钟爱的蛾子和蝴蝶 , 都纷纷演化出了蛇头假眼的策略 , 来保护自己或恐吓鸟类的攻击 。
乌桕大蚕蛾虽然笨拙 , 飞行能力弱 , 但演化赋予了它艳丽色彩中四个眼斑 , 以及翅膀两侧的两个蛇头纹 。 正面看 , 四只眼睛庇护肚子 , 达到隐忍的功效;侧面看 , 两只蛇头假眼 , 释放怒气与凶残 。
正面的隐忍与侧面的凶悍 , 雨林皇蛾精妙绝伦的翅膀 , 表现出了雨林生物的超高级智慧 。
 
热带大怪物
乌桕大蚕蛾幼虫宝宝也是超级大的恐怖生物 , 全身分泌蜜蜡 , 让天敌味同嚼蜡 , 难以下口 。 自保策略与成虫截然不同 。

蚕蛾|【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节肢动物·乌桕大蚕蛾:“隐忍与凶悍”——雨林皇蛾的生存智慧
本文图片

刘光裕 ,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事科普、环境教育、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同时也是植物、昆虫和蜘蛛爱好者 , 科普作家、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启明星”获得者 , 发现了“抑制甜味”神奇植物宽叶匙羹藤 。
 
 
打开生物多样性宝库 , 让云南走向世界 , 让世界了解云南!我们也热切期待您的参与 , 如果您在云南拍摄到了精彩的物种照片 , 欢迎投稿 , 一旦录用 , 稿费从优 。
投稿方式:发送照片至邮箱66102017@qq.com , 并留下作者联系方式 。
文/图:刘光裕
策划统筹:赵娟 连惠玲
海报设计:郑弼尹
编辑:普娅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