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热评丨感奋航天精神 香江激荡爱国情

“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 , 是爱国家 。 你爱这个国家 , 才能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国家 。 ”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在香港理工大学演讲时的一席话 , 饱含了他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 。
“中国航天取得成就的法宝是航天精神 , 最精髓的就是爱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在香港大学演讲时也提到 , 爱国对于他而言 , 就是天经地义的 。

嫦娥|热评丨感奋航天精神 香江激荡爱国情
文章图片

【嫦娥|热评丨感奋航天精神 香江激荡爱国情】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近日抵港 , 受到了香港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 这支被香港媒体口中的“宇宙级天团”不仅为香港带去了航天科技知识 , 也激发了香港青年的爱国心和自豪感 , 从科学家们演讲现场爆发出的热烈而长久的掌声中 , 从直播间刷屏的留言“清澈的爱 , 只为中国”“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星”里 , 都可以看出反响之热烈 。
通过科学家们的介绍 , 香港市民更深刻地领略到了国家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既艰辛又辉煌 , 也深刻体会到了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精神” , 这对香港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 对于鼓励香港青年以航天英雄为榜样 , 发奋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 同样意义重大 。
一段时间 , 在“黑暴”“揽炒”的压力下 , 很多爱国爱港青年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爱国主张 , 但随着这两年香港政治生态和社会氛围逐渐向好 , 不仅从制度层面确保了“爱国者治港” , 而且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明确了爱国是一件光荣的事 , “爱国”这层香港的底色 , 也因此更加亮丽 。
认同 , 是爱国的前提 。 对祖国认识得越深刻 , 越容易产生认同感 , 带来归属感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立体展现了中国发展成就 , 让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每一位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 “宇宙级天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国家的发展进步告诉香港市民 , 这种消除隔阂的方式亲切、自然 , 令人振奋 , 引发共鸣 。
其实 , 国家航天进步也有香港科学家的贡献 。 嫦娥五号机械臂采样器、近摄相机装置、天问一号火星相机等 , 就是内地科学家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 , 有关设备还将在嫦娥六号上执行任务 。 就像有港媒说的 , “一国两制”下香港科技界获益良多 , 有更多机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 “在科创道路上 , 香港年轻人一定大有可为” 。
自2003年我国第一位航天英雄杨利伟访问香港 , 航天员赴港交流已成惯例 。 此次国家航天科学家团队访港 , 备受香港各界高度期待 。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 , 在国家的航天成就、航天精神、科学思维的启发下 , 树立远大理想 , 增强爱国情怀 , 勇敢追求梦想 , 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 (文丨赵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