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欧盟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以及其他


科技|欧盟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以及其他
《人民日报》国际版今天报道:欧盟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 , 评估谷歌通过技术手段线上广告打压竞争对手 , 重点是谷歌是否限制第三方公司获取用户数据同时将数据留作己用扭曲市场竞争 。 “谷歌收集广告数据出售广告位又充当在线广告中介 , 业务覆盖在线广告供应链所有环节 。 其他企业难以公平竞争” 。 荷兰蒂尔堡大学竞争法和经济学教授杰拉丁表示 , 激烈市场竞争巨大现实利益面前 , 寄希望于巨头企业自身道德约束不可行 , 这些企业会利用其支配地位获取高额垄断收益 。 “政府不采取措施促进公平竞争 , 可能会错过下一波创新浪潮” 。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特征 , 一是内部相互牵制 , 二是不定期地进行风险评估 。 现代化制度的设置与运行是现代化领导的最高要求 。 单位的现代化管理 , 文化非常关键 , 主要负责人是灵魂 , 文化是环境问题 , 属于环境控制 , 文化是思想的体现(国内审计财会知识培训2008年3月) 。
谈到相互牵制:这国会够可恶的 , 啥事它都插一杠子 。 是谁闲着没事发明这玩意呢(袁阔成评书中袁世凯“感言”)?不仅如此:我都当总统了 , 还要受国会的管 , 那谁管国会呢?人民 。 人民 , 没听说过 , 只听说过人(《走向共和》袁世凯对话)!
关于风险评估 , “想起了‘无赖原则’”(黄丽华《计算机世界》1998年11月30日A3版“丽华专栏”):“无赖原则”是防范公共权力被滥用 。 自去年微软踩响了反垄断地雷以来 , IT界便与反垄断结下了不解之缘 。 微软的官司还没打完 , 英特尔又碰上了同类麻烦 。 就目前看 , 反垄断这个话题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
休谟首先假定 , 人性是恶的 , 因而每一个进入权力机构的人都可能是坏人(即“无赖”) 。 明乎于此 , 进行权力机构体制设计 , 必须紧紧盯着人性弱点 , 确保从制度上对“无赖”进行严格防范 。 乘飞机者不可能都携带凶器 , 但检查人员却必须假定每个人都可能是劫机犯 , 无一遗漏进行检查 , 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
有人把垄断性企业等同于特大型企业 , 担心反垄断会妨碍此类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 这是似是而非的观点 。 第一 , 垄断性企业未必就是特大型企业 , 小厂也可凭借地方保护而垄断当地市场;特大型企业未必就是垄断性企业 , 甚至于微软捆绑销售的行为算不算垄断都没定论 。 第二 , 反垄断当然会付出成本 , 但长痛不如短痛 , 计算机产业的繁荣是自由经济的胜利 。 第三 , 也是更重要的 , 垄断性企业当然有“办好事”实力 , 但在失掉制约的前提下 , 谁能保证它会把实力只用在做好事上呢?凭借垄断做不好或做不太好的事往往带来更大的利润 。
以比尔·盖茨为例 , 他所领导的微软如有垄断行为 , 当属于经济学家所指的“自然垄断”即由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所导致的垄断 , 这类垄断比之由政府限制竞争导致的“法定垄断”和由少数厂商合谋导致的“行为垄断” , 容易得到谅解甚至同情 。 但由无赖原则的角度看 , 这类垄断也不允许存在 。 这倒不是说比尔是个无赖 。 比尔的所作所为证明 , 他是全球产业界的英雄 , 其个人品质上也不乏君子之风 。 即使这样 , 无赖原则依然适用于他 。 因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宝不能押在个人品质上 , 何况君子也可能变成无赖 。 所以 , 即使拥有垄断权力的企业目前是由君子掌权 , 也还是按“无赖原则”行事 , 坚定不移地把垄断权力拿掉 。
【科技|欧盟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以及其他】(2021年6月25日马秀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