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教老艺术家“做人” 老艺术家带货为何总被嘲?
新浪娱乐讯
最近 , 老戏骨演员张晨光现身某直播间带货 。 不过 , 却有网友爆料 , 张晨光这次直播带货的经历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 , 特别是在后半段时 , 张晨光还被网友所发的弹幕说哭了!而在之后 , 张晨光还情绪激动的把脸背过镜头 , 似乎并不愿意再面对镜头 。
据网友透露 , 张晨光这次直播从下午一直播到12点之后 , 数十个小时下来 , 身体本就吃不消 , 没想到还被网友质疑为什么不去拍戏 。 对此 , 张晨光也一边流泪一遍作出回应 。
(tungstar/视频)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吴娇颖
来源: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
_原题是:直播间教老艺术家“做人”
一位“老戏骨”因为带货 , 被直播间里的评论骂哭了 。
故事的主角是资深演员、近年来出演了多部影视剧的“老爸专业户”张晨光 。 在其6月18日进行的一场直播中 , 部分网友在评论区质问“为什么不好好拍戏 , 学网红带货”“缺钱吗” 。 最让张晨光伤心的 , 是有评论指责他“晚节不保” 。
这场直播快结束时 , 张晨光开始沉默 , 随后忍不住转过头去擦眼泪 。 他哽咽着向直播间的观众解释称 , “我一路走来三十几年 , 在演艺事业上兢兢业业 , 每一个角色都想扮演好 , 今天到直播间里来 , 也是想要把另外一个才能表现出来” 。
这一哭 , 事情闹大了 , 舆论开始发酵 。 大多数网友表示心疼张晨光 , 称指责老演员直播带货是“晚节不保”的说法 , 无异于一种道德绑架 。 但也有网友指出 , 直播间“恶评”的来源 , 是其直播间售卖的酒 , 与此前潘长江等老艺人带货的一样 , 属于“贴牌酒” 。
事实上 , 在张晨光之前 , 就有不少下场直播带货的“老艺术家” , 因为售卖争议产品或直播话术“翻车” , 被网友吐槽过 。 更关键的是 , 这些争议和翻车都未得到过“老艺术家”及团队的正式回应 。 这一次 , 当网友们看到又一位“老艺术家”徘徊在“翻车”边缘 , 同样的情绪又因类似的场景被点燃 。
问题似乎出在“老艺术家”向主播角色的转变上 。 由于过去的身份人设与新的职业特征存在较大差距 , “老艺术家”们很难快速适应直播生态 , 多数时候表现得更像是带货的“工具人” 。 同大多数明星艺人一样 , 这些“老艺术家们”直播频次不稳定 , 即便有团队协助 , 选品、带货、售后、危机公关方面的能力都多有不足 。
但不得不说 , 电商直播行业对明星主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 明星效应不再显灵 , 消费者要服务 , 品牌商家看销量 , 背后的MCN机构考量可持续性 。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播 , 很难 , 明星要重建职业规划转型主播 , 更难 。
老艺术家“晚节不保” , 还是网友太严格?
张晨光直播间里的“恶评” , 一开始并不是针对其下场直播带货这件事情本身 , 而是在选品上 。
飞瓜数据显示 , 这是张晨光第8次在抖音进行直播 , 销售额超400万 , 带货的商品中接近77%为酒类 , 包括茅台、五粮液、杜康等多个知名白酒品牌 , 商品来自酒仙网旗舰店、也买酒酒水旗舰店以及一些酒类专营店 。 其中 , 一款售价为2599元的茅台飞天白酒 , 销售额达到133.4万 , 占全场GMV的30%以上 。
引发争议的正是这款曾在张晨光直播间多次上架的“53°贵州茅台飞天500ml白酒” 。 有网友指出 , 直播间里这款酒的包装左下角的长方形印章 , 与官网正品包装上的正方形红字印章不一致 , 质疑其带货的是“贴牌酒” , 即掺了水的挂牌勾兑酒 。
对此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直播间包装与官网展示包装是不同侧面 , 不能据此鉴别真伪 。 此外 , 还有网友称 , 收到货后发现这款酒为定制酒 , 称其“价格虚高” 。
面对相关质疑 , 张晨光及团队始终没有公开作出回应 , 网友们看到的只是张晨光本人的掩面而泣 , 这才让负面声音持续在直播间里发酵 。
有人把疑似“贴牌酒”直接等同于“假酒” , 质问张晨光“为什么不好好拍戏 , 出来卖假酒”、“缺钱吗” , 伴随着节奏被带偏 , 最后发展成有人嘲讽其“晚节不保”“卖货和演技结合” 。
一位自称是当时在场工作人员的知乎网友称 , “张老师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一个人 , 看到直播间有些恶意评论 , 虽然说可以置之不理 , 但想起来多多少少也会觉得有点委屈 , 毕竟(他)做演员真的是兢兢业业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 (在)直播间也很认真 , 但也有很多人不理解 。 ”
文章图片
图1/3
面对网友的指责 , 张晨光在直播间落泪
当然 , 指责一位在直播中并无出格行为的艺人主播“不该进行直播带货” , 无疑是一种道德绑架 。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主观认定其售假 , 更是有恶意诽谤的嫌疑 。
但事实上 , 在张晨光之前 , “晚节不保”这个词 , 早就在老一辈艺人投身直播带货的浪潮中 , 被玩坏了 。
老一辈喜剧艺人潘长江 , 曾经与因卖售“贴牌酒”深陷争议的谢孟伟(《小兵张嘎》中嘎子的扮演者)连麦 , 语重心长地劝其远离直播 , “这里的水很深 , 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 , 你把握不住” 。 没想到 , 今年4月 , 潘长江自己也带起了货 , 其直播间售卖的白酒 , 也被网友扒出来 , 疑似存在与“嘎子”同样的“贴牌”问题 。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还让谢孟伟“劝劝潘子” , 并因此诞生了“潘嘎之交”的梗 。
不过 , 面对网友的调侃乃至谩骂 , 直播镜头里的潘长江好像并不在意 , 反而在短视频平台玩起了“演技”带货、与网红连麦 , 甚至为了给连麦的网红带粉向粉丝磕头 。
文章图片
图2/3
潘长江为给网红带人气 , 在直播间向观众磕头
无独有偶 , 此前TVB“老戏骨”曾志伟在开启直播带货后 , 也曾被质疑直播售假 。 有用户在收到酒后到其账号评论中留言称“条码扫不出来”“赠品不对” , 还有用户直言曾志伟是被商家“套路”了 , “(商家)现场给你看真酒 , 卖给我们的是假酒” 。
老牌演员刘晓庆此前在直播中带货翡翠手镯 , 却因为对产品不熟悉 , 在与商家连线直播中插不上话甚至记错台词 , 让场面一度尴尬不已 。
知名导演张纪中与妻子也在今年5月做起直播带货 , 直播中 , 张纪中“赶鸭子上架”一般地配合妻子介绍和展示商品 , 被网友吐槽“把自己的段位玩低了 , 好好的导演不当 , 竟然学网红带货” 。
前不久 , 资深演员闫学晶在直播间坦言 , 自己因偶然的机会做起直播带货 , 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 “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车甚至晚节不保” , 但因为在卖货时和商家一唱一和 , 搞为粉丝砍价的“套路” , 也被网友吐槽“戏精” 。
面对种种争议、吐槽与指责 , 有人可以巧妙化解 , 有人可以一笑了之 , 也有人直接回怼 , 但这次 , “老戏骨”张晨光在直播中被“恶评”骂哭 , 或许才真正暴露了“老艺术家”们在直播带货中的窘境 。
老艺术家带货为何总被嘲?
从张晨光和闫学晶在直播间的自我剖析来看 , 不排除“老艺术家们”有一颗想做好“另一份事业”的心 , 但“想不想做好”与“做不做得好” , 是两码事 。
或许从走进直播间的那一刻起 , 他们就应该做好重新被审视的准备 。
与流量明星或年轻一代演员相比 , 老一辈演艺明星与观众的距离更远 。 他们较少活跃在电视荧幕或互联网平台上 , 更多是以影视剧中塑造的角色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 大多数网友眼里的他们带着一层时光滤镜 , 在这层滤镜的后面 , 他们是神秘、低调乃至崇高的 。
但直播带货是一种更“赤裸”的商业行为 , 主播扮演的是导购员的角色 , 需要亲民、接地气乃至为观众服务 。 当“老戏骨”也走下神坛 , 在美颜开满的直播间里 , 卖力推销手边琳琅满目的商品 , 对着屏幕一口一个“宝宝”时 , 这样的直播第一印象与荧幕中的经典深刻一对比 , 就容易在部分观众心里形成巨大落差 。
“因为演员和受众是有一定距离的 , 给人的感觉更‘高高在上’ , 而不像是相对比较亲民的网红主播 , 而且演员塑造的角色并不一定就代表他的人设 。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所长崔丽丽向开菠萝财经分析 , 从这个角度讲 , 演员的人气要转换为带货的流量 , 既考验演员的观众缘与亲和度 , 也考验演员自身与角色的人设一致性 , 以及带货产品与演员人设的匹配度 。
更尴尬的是 , 像张晨光一样的“老戏骨” , 很难仅凭几场直播就完成从演员到主播的身份转变 。 多数时候 , 他们更像是直播间的“工具人” , 按照脚本走流程 , 时不时在主播进行产品讲解时配合地表示赞同 , 轮到自己讲解 , 也显得有些磕磕绊绊 , 还要时不时瞟一眼旁边的提示 。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陈涛看来 , 无论是演员还是普通人 , 作为主播的选品专业性、话术组织、临场反应等 , 从不熟悉到熟悉、从入门到精通 , 都是一个逐渐适应和熟练的过程 。 “一上来就要求他有非常专业的特质 , 这明显是苛求于人 。 ”
“传统方式的演员明星接代言、做广告 , 是不需要为销量做保证的 , 但在直播间 , 判断主播优秀与否 , 就是非常简单粗暴地看带货量 , 挑战性太大 。 ”崔丽丽也坦言 。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 , 大多数明星艺人不可能像职业主播一样按时出现在直播间 , 也很难时刻配合团队进行选品、预热、粉丝运维、售后等一系列工作 。 因此导致的直播频次不稳定、选品品控不专业、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等问题 , 让品牌商家、运营机构和消费者都开始对“明星主播”的带货能力打上问号 。
而有明星主播因直播售假、带货效果不佳等频频“翻车”的案例在先 , 直播间里的观众和消费者耐心越来越有限 , 留给“老艺术家们”完成身份转变的时间 , 无形中变少了 。
【|直播间教老艺术家“做人” 老艺术家带货为何总被嘲?】更严重的问题在于 , 在这次张晨光事件之前 , 就已经有潘长江、于震、曾志伟等多名“老戏骨”或实力派演员 , 陷入疑似卖“贴牌酒”的争议 , 但并未有任何一位明星主播作出回应或澄清说明 , 这就让不少网友对明星主播的风评每况愈下 。 “除了那些每月直播场次比较固定、选品质量也比较稳定的 , 其他明星直播带货 , 总是给人一种玩票、跑通告、捞一笔的感觉 。 ”长期通过直播间购物的用户优优向开菠萝财经表示 。
至于“老艺术家”和团队处理不好危机公关的原因 , 我们不得而知 。 但结果是 , 无论后来的“老艺术家”如何强调自己是在“搞事业” , 观众买账的意愿明显下降了 。
主播职业化 , 明星主播该洗牌了?
换个角度看 , 与其说是“老艺术家”难以适应带货主播的角色 , 不如说 , 是越跑越快的电商直播行业对主播的要求变高了 。
当直播带货走过蛮荒生长的阶段 , 直播间的消费模式逐渐稳固 , 那些想着“露个脸就能赚一笔”的明星 , 再难长期吃到流量的红利 。
消费者不买单 , 品牌也开始对明星直播带货迟疑 。 “品牌选择与明星主播还是网红主播合作 , 基本还是以ROI(投资回报率)为导向 , 但明星带货‘翻车’的案例实在太多 , 坑位费还不低 , 自然不算最优先级别 。 ”某品牌电商负责人池旭告诉开菠萝财经 。
“被‘坑’多了以后 , 商家们也学‘聪明’了 。 ”据池旭介绍 , 以前 , 明星带货的坑位费都是开播前就到账的 , 不管最终卖得如何 , 这笔钱他们都能收入囊中 。 但现在 , 品牌都要求根据销量来给明星主播结算坑位费 , “避免再出现以前那种坑位费花了几十万 , 产品却只卖出去几万的悲剧” 。
在直播带货最火的时候 , 许多明星纷纷涌入直播间 , 找到负责运营的MCN机构谈合作 。 但MCN机构们发现 , 有些明星不够了解直播生态、也不懂得直播话术 , 甚至都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产品和学习直播技巧 , 自然带货效果也不好 。
据腾讯新闻旗下深网报道 , 交个朋友联合创始人童伟曾谈到 , 主动找来合作的明星不少 , “但只要明星经纪人提出要保底或者自己不想好好研究产品的要求 , 我们都不会签约 。 ”
反观那些在直播间找到“事业第二春”的明星主播 , 实际上都作出了新的职业规划 , 具备了作为一个主播需要的专业素质 , 乃至完成了从“跨界主播”到“专业主播”的转变 。
“做直播带货成功的明星 , 一定是非常亲民且有群众基础 , 受众群体相对比较稳定 , 而且带货周期相对固定 , 更专业于选品和产品介绍的 。 ”崔丽丽认为 , 明星要转型当主播 , 首先得让观众了解自己的真实个性 , 获得大众认可之后 , 再提升选品和产品推广的专业度 , 才能让流量转变成购买力 。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 这些成功转型的明星主播 , 都已经签约了专业的直播电商MCN机构 , 在选品、供应链、售后等方面有稳定的团队支持配合 , 同时直播频次和销量都比较稳定 , 带货口碑也不错 。
文章图片
图3/3
林依轮、刘涛、朱梓骁等明星主播
据小葫芦大数据显示 , 2021年4-6月 , 签约愿景娱乐的朱梓骁每月保持10-20场的直播频次 , 每月GMV平均能达到1亿以上;谦寻文化旗下的林依轮 , 开播频次稳定在每月20场左右 , 月平均GMV在1亿到2亿之间;签约坚尼传媒的曹颖 , 每月直播10-20场 , 最高月GMV近1亿 。
陈涛指出 , 在如今的电商直播行业 , 明星与MCN机构的双向选择 , 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 “任何一个主播要想做成功 , 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配合和支持 , 单靠明星的号召力或影响力 , 最多能够撑起一两场直播的流量 。 因此 , 明星主播的成败 , 除了其自身的职业意识与规划 , 也考验其背后团队或者MCN机构的能力 。 ”
例如 , 团队是否能贴合明星的目标消费人群去选择最适合他们带的货 , 能不能选择靠谱的品牌做好品控 , 出现问题时危机公关能否及时介入并妥善处理 。
归根结底 , 直播带货进入下半场 , 单纯的明星效应已经很难行得通了 。 但近半年来 , 可能是冲着流量利益而来 , 也可能是想开辟另一番事业天地 , 依然不断有“老艺术家”进入这个名利场 。 而此时 , 即便是明星主播 , 入场门槛也在变高 , “老艺术家们”要想不失体面地带货 , 与强调自己多么敬业或者请求观众多点宽容相比 , 更有用的 , 或许是磨练一身像闯荡演艺圈时那样过硬的真本领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大学|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太原一老年大学特色课程越来越火
- 冥想|今年,你「自我内耗」了吗?周三直播间专业导师带练“用冥想降低内耗”
- 人物|薇娅被封杀后李佳琦直播间粉丝数大涨:已突破6000万
- 人物|薇娅多个平台账号被封 李佳琦直播间当晚异常火爆
- 手游|双芯性能旗舰iQOO Neo5S发布在即,薇娅直播间享惊喜豪礼
- 广东美术馆|以艺术反思数据化生存:青年艺术家郑龙一海的视觉实验
- 艺术|Rocky Byun:韩国平衡艺术家
- 媒体播放器|解封直播间 百万粉丝UP主LexBurner被判赔偿B站2000万
- 文化|“灵境”集结青年艺术家,郑志刚助力提升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