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骄阳下乐享冰雪 云端上探索科学

本报讯(采访人员 雷嘉)用不会融化也不冰手的“仿真雪”堆个雪人 , 看看茅以升当年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图算器 , 走一回“物理时空隧道”……2021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暨第十一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昨天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幕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未来一周 , 北京市科协主办的这一科普品牌活动将为市民奉献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 , 集中推出“信仰的高光”——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科学工作坊、展线课程、首都科普剧团优秀剧目展演、科技冬奥主题展、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 科学嘉年华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 。
昨天来到北京科学中心的小观众 , 一进门就被院里的三块“冰雪场”牢牢锁住了目光 , 急忙拉着家长排队、换鞋 , 在骄阳下体验冰雪的乐趣 。
【冬奥|骄阳下乐享冰雪 云端上探索科学】据悉 , 三块“冰雪场”一块是能滑冰的仿真冰场 , 一块是冰壶场地 , 还有一块则是用“仿真雪”堆积出来的“欢乐雪地” , 其研发者是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张凯教授率领的团队 。 据一名团队成员介绍 , 这种人工雪具有和自然冰雪相似的视感和触感 , 在夏天也能体验冰雪的快乐 。 该团队还研发了凝胶冰雪 , 具有高温不失型、低温可冻结的特点 , 这种新型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 “踩上去咯吱咯吱的 , 像真的雪一样 , 又不冰手!”一个正在堆雪人的小女孩笑着说 。 三块“冰雪场”是冬奥主题展的一部分 , 这个展览展示了冬奥历史和北京冬奥的申办历程 , 以及冬奥竞技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亮点、比赛场地等信息 , 让观众深入了解冬奥项目和其中的科技亮点 。
为做好“双减”形势下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北京科学中心在本届科学嘉年华期间推出了抽象物理展、具象数学展、小球大世界主题展教活动、科学工作坊、展线课程、科学思维研究及应用活动、AI科学主题活动等一系列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 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出北京科学中心云课堂和北京云端科学嘉年华 。
在小球大世界主题展教活动中 , 同学们可以参加以火星为主题的探究课程、主题讲座等;在科学工作坊 , 同学们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实际现象或问题出发 , 体验科普表演、科学实验、亲子活动、科学制作 , 以培养实践的科学思维 , 学习探索的科学方法 。 此外 , 还有展示和传播多个学科思维的课程、“科学影像”“ 人工智能与创客”名师工作室活动、以“自主芯片”为主题的报告、创客动手做活动、中科院院士带来的“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科普讲座等多种活动 。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郝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