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 经科技部批准 , 天津工业生物所正在牵头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 科研团队的下一步目标 , 一方面是继续攻克淀粉合成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调控等底层科学难题 , 另一方面要推动成果走向产业应用 , 未来让人工合成淀粉的经济可行性接近农业种植 。
新闻纵深
为“细胞工厂”打开一扇窗
从分子生物学到合成生物学 , 科技进步已经让酶的定向改造日益成熟 , 并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疫苗开发、农业病虫害防治等领域 。 理论上 , 大多数食品和石油化学品都可以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得 。
不依赖传统农业种植 , 人工“制造”粮食——瞄准“农业工业化”这一远景 , 多国科学家各显身手 , 展开攻关 。
“为未来的‘细胞工厂’打开了一扇窗 。 ”对于此次研究的应用前景 , 论文第一作者、天津工业生物所副研究员蔡韬打了一个比方:人工合成淀粉的新反应途径相当于汽车发动机 , 酵母细胞相当于汽车底盘 , 下一步要把发动机放到底盘上安装好 , 对酵母细胞进行系统设计与改造 , 搭建一个淀粉合成的“细胞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 。
不过 , “细胞工厂”生产粮食的希望实现之前 , 科学家还需先攻克多重难关 。
“我们目前对很多生命过程的理解还不到位 。 ”马延和说 , 未来搭建“细胞工厂”面临着人工生命设计、合成、调控等诸多基础科学挑战 , 需要化学、物理、工程等学科与生物学的长期交叉研究 。
此外 , 要让人工合成淀粉与农业种植相比具有经济可行性 , 也需要一个艰难、持续的科技攻关过程 。
中科院副院长周琪表示 , 这一成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 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 后续需尽快实现从“0到1”概念突破到“1到10”的转换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 合成生物被专门列入科技前沿领域攻关的范畴 。
“这是针对重大应用目标实现中的瓶颈科技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评价 。
在科学家眼里 , 人工合成淀粉未来如果进入实际应用 , 不仅能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 还将带来诸多想象空间 。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认为 , 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抓”住的二氧化碳 , 若能远多于排放的二氧化碳 , 就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力 , 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更大贡献 。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举例说 , 人工合成淀粉的中间产品 , 比如葡萄糖 , 可发酵生产醇、酸、酮等平台化合物 , 广泛用于生产塑料、纤维和橡胶 。
“在社会重大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 , 在回答科学问题中取得重要突破 ,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基础研究 。 ”周琪说 。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通信运营商|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生物化学|我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
- Samsung|三星生物技术:收购美生物技术公司渤健的消息不实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谢存|工信部谢存: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 国际主流|“妈祖”填补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
- 近亲繁殖|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