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设想一下 , 和家人一起做做瑜伽 , 享受亲子时光 , AI识别从一个人到三个人 , 看似只是系统升级的一小步 , 实际却是用户体验的一大步 。
最后 , 更加丰富的生态供给 。
再阐述越用越增值的概念时 , 华为智慧屏给出的实现路径之一是借助生态内容的持续更新 , 达成影音娱乐、学习等体验的“常用常新” 。 此次升级便能看到对应的动作 , 即新增的三款AI游戏和四款HarmonyOS的定制应用 。
与业界传统的堆砌硬件取胜的道路不同 , 对定制应用、软件生态的重视折射出华为智慧屏在走的另一条路——软硬并举 。
在保证硬件不过时的基础之上 , 华为通过软件+生态构建智慧屏的护城河 , 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会因为应用的不断丰富得到进一步延长 。 此次更新的四款定制应用 , 就分别从影音娱乐、电视购物、儿童教育、办公四个场景为用户创造了体验增量 。
综上 , 依托全系升级HarmonyOS 2 , 华为智慧屏兑现了常用常新的承诺 。 之于用户而言 , 产品价值凸显 。 之于华为而言 , 改写价值衰减曲线、持续性的体验升级让智慧屏这一“新物种”得以站稳脚跟 , 也成了其差异化卖点所在 。
用户思维 , 找回“消失”的大屏 处在进化前夜的大屏产业 , 亟需厂商切换到用户思维进行产品创新 。
2019年 , eMarketer发布了一组引人深省的数据 , 当年美国成年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平均达到3小时43分钟 , 比看电视的3小时35分钟多出8分钟 。 大众看电视的时间少于使用移动设备 ,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
对应的 , 国内行业报告显示 , 2017年-2020年三年间 , 家庭电视机日均开机率已经由70%下降到了30% 。 奥维云网分析称 , 智能手机的交互优势和便捷性 , 对传统的电视产品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 。
小屏 , 似乎成了夺走用户注意力 , 迫使大屏“消失”的元凶 。
但华为智慧屏就是在上述周期内成长起来 , 并以产品的实际表现验证了大屏与小屏可以融洽相处 , 发挥各自所长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 。
问题的关键 , 其实在于思维的转变 。
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之后 , 用户并非不再需要电视 , 恰恰相反 , 市场在呼吁全新大屏产品的到来 。 目前来看 , 扛起这面大旗的产品 , 就是智慧屏 。
“智慧屏正在成为新的产业机会点”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商会主编的《2020智慧屏白皮书》显示 , 除了华为之外 , 荣耀、长虹、海尔、苏宁等众多厂商均推出了“智慧屏”产品 , 市场在售型号已经达到百量级 。 与传统电视相比 , 智慧屏要求厂商在影音娱乐的基础需求之上 , 为用户提供自然的智能交互 , 打破各种设备之间物理界线 , 并自在掌控其他物联设备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